1849年,莫尼埃在钢筋上浇上小石子和水泥的
混合物,发明了经济耐用的钢筋混凝土建筑材料。1861年,他成功地采用水泥、钢筋和砂石筑起了一座水坝,并取名为“混凝土”水坝,标志着“混凝土”正式进入人类舞台并被广泛使用。1867年,莫尼埃用铁丝加固混凝土制成花盆,并把这种方法应用到工程中,建造了一座蓄水池,这是钢筋混凝土应用的开端,同年他取得了用格子状配筋制作桥面板的专利。1875年,莫尼埃主持建造了第一座长13.8米,宽4.25米的钢筋混凝土桥——沙泽勒人行桥。
1865年的一天,
法国园艺师莫尼埃在观察植物的根系时,发现植物根系在松软的土壤里互相交叉、盘根错节,形成一种网状结构,从而把土壤抱成了团。莫尼埃从植物根系的这个现象中得到启示:如果在做水泥花坛时,在混凝土里面先加上一些网状的铁丝,不就可以使建成的花坛抗拉强度增加、更加结实,于是他马上开始动手试验,效果很好。结果钢筋混凝土就这样被发明了,并且一直到现在还是
建筑业中一种不可缺少的主要建筑材料。
钢筋混凝土是现代常用的建筑结构材料,但最早的发明者和使用者是
法国花匠莫尼埃(Joseph Monier),他于1867年申请了一项在混凝土中预埋铁丝网以加强混凝土薄管的专利,并在1867年
巴黎世博会上展出了钢筋混凝土制作的小船和花盆。
此前,这位普通的花匠每天都要和花盆打交道。花盆都是由普通的泥土和低级
陶土烧制而成的,也就是常见的瓦盆。这些花盆不坚固,一碰就破,因此莫尼埃想用水泥加上沙子制造水泥花盆,按现在的说法就是混凝土花盆。混凝土花盆果然非常坚固,尤其是不怕压,但和瓦盆一样也有缺点,就是经不起拉伸和冲击。莫尼埃决定改善这种花盆。他先用细钢筋编成花盆的形状,然后在钢筋里外两面都涂抹上水泥砂浆,干燥后,花盆果然既不怕拉伸也能经受冲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