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处约
唐朝时期宰相
孙处约(603年-671年6月15日),字道茂,后避讳改为字行,汝州郏城(今郏县)人,祖籍千乘乐安。年轻时与朋友郝处俊来济、高智周一起到扬州市(今江苏扬州),拜名士石仲览为师。唐朝官员,李治年间短暂拜为宰相。
人物简介
石仲览面试他们的抱负,郝处俊先说:“大丈夫不做官则已,做官就要做到宰相才罢休。”来济、高智周也发誓要官至相位。只有孙处约低调地表示:“做个中书舍人,在天子身边参与机密,掌管百官朝见引纳就行了。”后来四人相继通过制举考。孙处约从瀛州参军的小官做起,经太子通事舍人转任齐王李佑的记室参军。李佑系李世民的妃子所生,好游猎,贪玩乐,无才无德,且有野心,在兄弟中地位不高。孙处约三番五次直言劝谏李佑,望其改邪归正。李佑不仅不听,反而变本加厉,肆无忌惮。贞观十五年(公元641年),李佑在一帮奸邪的怂下,赶制兵器,扩充军队,设官分职,图谋不轨。太宗侦悉李佑的举动,派兵部尚书发兵征讨。事平之后,检索从李佑府中搜得的文书,发现孙处约的谏书义正辞严,太宗很欣赏他的正派,遂升为中书舍人知制。孙处约实现了自己的夙愿,成为皇帝信得过的亲随官员。孙处约勤恳无私,办事干练,李世民十分欣赏。贞观二十三年(公元649年),太宗驾崩,李治李治即位。中书令杜正伦请示增加中书舍人员额。高宗降旨:“孙处约一人,已足办我事,要那么多干什么?”高宗让孙处约主持撰修《太宗实录》,不久完成。此书实事求是,言简意明。高宗看了很满意,孙处约得到升迁,出任中书侍郎同中书门下平章事,进入宰相班子,做上了当朝宰相。史称:孙处约“以忠清之行,致位枢要,恪恭匪懈,诚太平之君子。”
史书记载
孙处约者,汝州郏城〔今郏县〕人也。贞观中,为齐王记室。祐既失德,处约数上书谏之。祐既诛,李世民亲检其家文疏,得处约谏书,甚嗟赏之。累转中书舍人。其年,中书令杜正伦奏请更授一舍人,与处约同知制诰,高宗曰:「处约一人足办我事,何须多也。」处约以预修《太宗实录》成,赐物七百段。三迁中书侍郎,与李勣许敬宗同知国政。寻避中宫讳,改名茂道。坐事左转司礼少常伯显庆中,拜少司成,以老疾请致仕,许之,寻卒。子,李旦时为左羽林大将军,征辽朝战殁。
轶事典故
学孙处约办事
唐太宗贞观年间,孙处约、高智周郝处俊来济四人共同依附扬州市石仲览。石仲览有器识、知道这四个青年人日后必定飞黄腾达,于是倾财相助。有一天,石仲览请他们四人谈谈各自的理想和抱负。郝处俊说:“丈夫惟无仕,仕至宰相乃可。”高智周和来济也表达了同样的愿望。只有孙处约出言谨慎,说:“得为舍人,在殿中周旋吐纳可也。”也就是他的最高理想是做一名中书舍人,在太和殿为朝廷起草公务文书。
到了李治永徽年间,来济已官至中书令(宰相)、检校吏部尚书(吏部是古代中央主管干部人事工作的部门),而孙处约这时才以瀛州书佐的身份调入朝廷工作。在安排孙处约的工作岗位时,来济在他的调令上批了“如志”二字,也就是根据他本人多年前的愿望,安排他到中书省工作,担任中书舍人。据史书记载,后来不但来济、高智周郝处俊都实现了自己的抱负愿望,当上了宰相,在唐高宗麟德元年(664),孙处约也被任命为西台侍郎同东西台三品,当上了宰相,于是史书上说他们“后皆至公辅矣”。
孙处约如愿以偿当上中书舍人,如果说是沾了朋友来济的光,得到了他的特殊照顾,那么后来也能当上宰相,则完全是他自己努力的结果。
参考资料

Warning: Invalid argument supplied for foreach() in /www/wwwroot/newbaike1.com/id.php on line 362
目录
概述
人物简介
史书记载
轶事典故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