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是马歇尔》是2006年美国上映的
剧情,由约瑟夫·迈克金提·尼彻执导,由
马修·麦康纳、
马修·福克斯、
伊恩·麦柯肖恩、
安东尼·麦凯、
凯特·玛拉等主演。
该片讲述了橄榄球教练杰克·雷耶尔带领球员和家属走出空难阴影,使得歇尔大学橄榄球队劫后重生的故事。
该片于2006年12月22日在美国上映。
剧情简介
1970年11月14日晚,一架载满
马歇尔大学橄榄球队所有球员、教练和球迷的航班准备降落在三州机场,飞机在着陆过程中意外撞向阿巴拉契亚山,全体机组人员和刚刚在南卡罗莱纳完成艰苦比赛的37名球员、8名教练及学校员工和组成啦啦队的25名亨廷顿市民全部遇难。
在悲剧发生之后,大学校长唐纳德·戴德蒙(
大卫·斯特雷泽恩饰)准备延缓参赛计划,而恰巧错过航班躲过一劫的助理教练瑞德·唐森(
马修·福克斯饰)也因悲恸而不愿返回绿茵场。不过在亨廷顿,马歇尔球队的影响远不止运动那么简单,它还是一种生活方式,亨廷顿将挽救这支球队。
经历了最初的一系列挫折之后,人们在局外人杰克·伦盖尔(
马修·麦康纳饰)的身上找到了希望和力量,作为一名年轻教练,伦盖尔希望重建球队,用重振雄风的战绩治愈人们心底的创伤。
不到一年后,在1971年9月18日,马歇尔大学全新的球队重登赛场,这些初出茅庐毫无经验的年轻人将在伦盖尔和唐森的指导下展开空难之后的第一场搏杀,这场比赛无关成败,它在向世人证明,马歇尔人精神不死。
角色介绍
幕后花絮
• 男主角马修·麦康纳有飞行恐惧症。这也可能是他接拍这部由飞机失事而生的电影的原因之一。
• 显示“我们是马歇尔”口号的会议室场景是分开拍摄的。会议室场景在一天拍摄,而口号是在第二天拍摄的。
• 根据当地人的说法,“我们是马歇尔”(We are Marshall)并不是当时
马歇尔大学橄榄球队的口号。
• 很多马歇尔大学的学生及教职员工都曾出现在影片中。
• (以上内容参考资料来源)
幕后制作
创作背景
制片人巴兹尔·伊旺尼克在查找资料时发现了有关马歇尔空难的报导,意识到这真实故事难能可贵;编剧
杰米·林登看到关于唐森的文章,决定进行深入研究。导演约瑟夫·迈克金提·尼彻第一次听说这个故事就立即被吸引,因为其充满了戏剧性。
开拍前,制片人巴兹尔·伊旺尼克和导演约瑟夫·迈克金提·尼彻走访了很多当地家庭和马歇尔大学的退休职工,还邀请学校代表预审了剧本。校方发现制片方的想法与他们非常一致,剧本严格遵照了事实,欢迎剧组进驻拍摄。
场景搭建
该片在
马歇尔大学和亨廷顿市开拍,为了准确捕捉到亨廷顿的外景,设计制作团队将亨廷顿的第四街区恢复成70年代的样子。在重现空难现场时,转道
亚特兰大的Fulton County Airport/Brown Field机场拍摄。由于真实空难的地点周围有浓密的森林,先让推土机在地面上制造出坠机巨大冲击的效果,运来了被废弃的DC-9型客机机身,移植了100棵50英尺高的大树,再用液压机械模仿出猛烈的坠机对树林的破坏效果。还铺设了3000多英尺长的丙管线,与2500磅的气罐相连,制造出蔓延1000多平米的火势。
片中同泽维尔队的比赛在充满现代气息的莫里斯·布朗学院拍摄,运动场被改扮成马歇尔大学运动场绿白相间的模样。
拍摄过程
为了拍好片中的三场比赛场景,拍摄前,体育动作协调人埃利斯观看了 大量当年马歇尔队的比赛录像,并请教了包括伦盖尔在内的前球队教练。
为了物色片中球员,剧组组织了为期两周的公开选拔,有4000多人前来应征,经过层层测试,最终选定了65人。在两周时间内,这65人经受了地狱般的训练。
制作发行
制作公司
发行公司
上映日期
(以上内容参考资料来源)
影片评价
“改编自振奋人心的真实故事”这样的宣传词对于体育励志片来说不算新鲜,不过号称“大学橄榄球运动史上最惨痛灾难之后续事件”却号召力不凡。在死亡与重生面前,这样一个从悲剧的废墟中重新崛起的故事中,橄榄球不仅仅是一项运动,而成为了一种生活方式,一种挑战。
1970年的那场空难提供了一个又一个制造戏剧的契机,随后发生的一切就像好莱坞编剧能想象的那样:一个像是上帝使者的陌生人用自己的方式拯救一个陷于痛苦的小城,然后是有志之士的共同努力同时还伴随各种客观主观的障碍,最终在无法预知结果的挑战面前创造奇迹;而这过程发生的种种细节也表明故事不只关于灾难或者橄榄球,更关乎一群人如何在遭受巨大损失和心灵创伤后抚平伤痕证明生存尊严。不需要任何修饰,这个故事已经具备搬上银幕感人肺腑的资本。
在导演约瑟夫·迈克金提·尼彻的镜头下,球队的对抗比赛和高强度训练宛如节奏强劲的
动作片,钻石王老五
马修·麦康纳不费吹灰之力地鼓舞着士气。在高呼着球队几十年来的口号“同球敌忾”的阵阵声浪中,一个个年轻的面孔带着希望不灭的信念在球场上冲锋陷阵,那一刻你也许真会相信奇迹
大众评分
该数据截止至2024年1月14日
演职员表
演员表
职员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