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鞍山保卫战
1942年发生于马鞍山的战役
1942年11月9日,日伪军在“扫荡”沂蒙山区撤军途中,突然包围了淄博市东南部的马鞍山市,1000多名敌人在飞机大炮的配合下,向马鞍山发起攻击。敌人凭借百倍于我军的兵力和飞机大炮等优良武器,侵占了马鞍山,但却被击毙师团参谋长以下官兵100余人,伤残更不计其数,而且夺得的也只是一座空山。
简介
该山海拔618公尺,在庞大的山座上矗立着一个巨大的石峰,石峰有东、西两顶,中间有道狭长的山脊相连,呈一凹型,远望形状如马鞍,故名之。石峰四面悬崖峭壁,东南角有条贴壁开凿的石阶,狭长陡立,形似天梯,上达南天门,这是通向峰顶的唯一道路,实有“一夫当关,万夫莫开”之险。马鞍山市周围峰峦起伏,山脚西面淄河蜿蜒北去,大道纵横交汇。谁占据了它,谁就卡住了南北交通要道,控制了淄河流域,掌握了军事上的主动权。
过程
1941年下半年,日伪军对抗日根据地进行空前残酷的大“扫荡”。敌人为了控制淄河流域,从而切断鲁中区与清河区、胶东根据地的联系,派兵占据了马鞍山,同时在周围村庄修了炮楼,设了据点。1942年春末,山东纵队第四旅为拔掉这颗钉子,成立了以特务营长王法山和侦察科长刘锡琨为正副队长的7人精悍突击队,在两个排兵力的配合下,黑夜从山西省北部历尽艰险,攀上绝壁,奇袭了马鞍山市。敌人不甘心失败,立即从外地增兵把山围起来,使用武力威胁和派人劝降的反革命手法,妄图复夺马鞍山。但是守山战士在主力部队的策应和同下群众的支持下,坚持斗争一个多月。敌人阴谋未曾得逞,最后灰溜溜地收了兵,并且把附近不少据点也撤了。由于我军以少数兵力控制着马鞍山,作为战略据点,有力地配合了主力部队的行动,支援了周边地区的斗争。
1942年秋,日伪军纠集5万兵力,对鲁中区实行了更加残酷的“拉网合围”式大“扫荡”。马鞍山市地区的主力部队为粉碎敌之合围暂撤离,致使马鞍山成了暴露在敌人腹地的前哨陈地。由于马鞍山山势险要,易守难攻,仍是我军的小后方,一些重伤员、干部家属陆续被安置在山上。其中有四县联合办事处主任冯毅之的父亲、妻子、妹妹(冯文秀)和三个孩子;八路军第115师教导一旅二团副团长王凤麟,因在茶叶区遭遇战中负伤,锯掉了右腿,在山上休养,并担负守山任务;鲁中区党委组织科长李成式及伤病员40余人也在山上休养。而且山上少粮缺水,弹药不足,战斗力十分薄弱。
11月9日,日伪军“扫荡”沂蒙山区返回时包围了马鞍山市,1000多名敌人在飞机大炮的配合下,向马鞍山发起攻击。王凤麟带领几位负责人作了周密的战斗布置。敌人在孟良台、东坡和后峪岭等山上架起大炮直轰南天门和峰顶,数架敌机配合轮番俯冲轰炸,在飞机、大炮、重机枪的掩护下,大批日伪军向山上不停的冲击。在王凤麟的指挥下,山上的伤病员、家属、小孩、老人都行动起来,用手榴弹、石头和仅有的几枝枪阻击敌人。战斗到傍晚,击退了日伪军无数次进攻,日伪军伤亡惨重。翌日,战斗更加残酷,敌人为了攻下马鞍山市,调用30多辆汽车,从博山区、莱芜、张店区等地运来日伪军3000余人和大量弹药,加强了攻山力量。在附近几个山头上,增加了大炮、重机枪,飞机也增多了,一起向马鞍山狂轰滥炸,日伪军轮番冲锋。在激烈的战斗中,山上大部分人英勇牺牲了。没有打过仗的家属也表现的非常勇敢,自动地投入战斗。冯文秀在阵地上宣传鼓动,传递消息,救护伤员。冯旭臣冒着炮火的袭击搬石头、运弹药,还以“宁可死在炮火中,也不当俘虏”的誓言,鼓舞士气。后来,他在搬石头时,不幸中弹牺牲。战斗到黄昏,山上的弹药、石头已经快用完了,人员伤亡也很严重,已很难挡住敌人的进攻。王凤麟见形势危机,当即命令通讯员从后山下山,向部队首长报告山上的情况。随之,又命令把家属孩子也送下山,逃出一个算一个。
南天门失守,东西两峰顶上的人继续同敌人顽强战斗。这时王凤麟又中一弹,倒在血泊里,见一群敌人向他扑来,他抱着“宁为玉碎,不为瓦全”的信念,对着自己开了枪,为民族解放事业献出了宝贵的生命。腿部已受重伤的冯文秀见此情景,毅然跳崖捐躯。刘厥兰把最后一枚手榴弹投向敌人,也从崖上跳下去,由于树枝的托挂而幸免于难。
敌人调集了百倍于我军的兵力,虽然在众寡悬殊的情况下侵占了马鞍山市,但却被击毙师团参谋长以下官兵100余人,伤残更不计其数,而且夺得的也只是一座空山。但这一气壮山河的战斗,却威振敌胆,打出了中华民族的威风,在淄博市的抗战史上,写下了光辉的篇章。
纪念
为了纪念马鞍山保卫战中为国献身的烈士,1945年7月,中共博山区委、县政府在马鞍山上建立了抗日烈士纪念塔,鲁中专署专员徐化鲁为纪念塔题写了“气壮山河”四个大字,博山县县长毛梓材为纪念塔题了词。解放后,中共淄川区委、区政府投资修建了马鞍山市烈士纪念堂,后被确定为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全市青少年教育基地。2004年6月,淄河镇党委、政府又筹资近200万元,新修建了纪念碑和上、下两层的纪念馆,并请中央军委副主席迟浩田为马鞍山抗战纪念碑和纪念馆题字。同年,被山东理工大学定为对在校学生进行革命传统教育的德育基地。
参考资料

Warning: Invalid argument supplied for foreach() in /www/wwwroot/newbaike1.com/id.php on line 362
目录
概述
简介
过程
纪念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