维氏
冕狐猴(Propithecus verreauxi),又称白色冕狐猴,是一种中等体型的
灵长目,属于
狐猴科的一种。主要分布于
马达加斯加的
雨林、西部干燥落叶林、干燥针叶林以及南部的多刺
灌木丛等各种环境。体毛较厚而柔软,通常为白色,头顶、四肢和身体两侧则为褐色。与其他冕狐猴一样,它们的尾巴很长,用于平衡树丛之间的跳跃。无
亚种。
维氏冕
狐猴科是世界上最小的灵长类动物之一,但也是最大的狐猴之一。成年维氏冕狐猴的头体长约为42.5至45厘米(16.7至17.7英寸),尾巴长约56至60厘米(22至24英寸)。成年
雌性平均体重为3.4
千克(7.5磅),
雄性为3.6千克(7.9磅)。它们的毛发长而厚实,柔软,大部分是白色的,向下延伸的脖子后面,头冠为暗褐色。它有一个暗灰色或黑色的脸,眼睛大而明亮,呈现黄色。其胸部,肚子和腋下的皮毛更为稀疏,而露出其下灰色的皮肤。雄性维氏冕狐猴也可能会在胸部有一个由喉部腺体造成的淡淡的红褐色区域。它的头部有一个相对较低、扁平的
颅骨,面部比大多数其他
冕狐猴更宽,但口吻较小。牙齿结构独特,上颚的门齿很小,略微向内倾斜,
下颚有着典型的
狐猴类特征:牙梳。此外,它还有着适合擦碎叶子、水果和花朵的高耸
臼齿。维氏冕狐猴的身体结构适应了树栖生活,拥有较宽的胸腔和灵活的腰椎,以及高窄的骨盆和浅的臼。
维氏冕狐猴分布于
马达加斯加东部的热带雨林中。从马达加斯加西部的
齐里比希纳河,南到西南角落的岛屿周围的Andohahela地区。
维氏冕狐猴一般以小规模的群体生活,早晨和黄昏时分出外觅食,白天时间则主要用于休息。它们在陆地上唯一的运动方式就是跳跃。维氏冕狐猴主要以叶子、水果、树皮和花朵为食,尤其是叶子,尤其是在干季。它们似乎更注重食物的质量(低
单宁含量)而不是可获得性。维氏冕狐猴是白天活动的树栖动物,喜欢伸展四肢晒太阳。它们在树间通过攀爬和跳跃移动,能够进行惊人的跳跃,通常能跳9-10米。在地面上,它们以双足跳跃的方式移动。它们生活在由1对雄雌或多对雄雌组成的小群体中,通常由
雌性主导。
雄性和雌性之间存在着一种“交换”行为,非交配期间雄性提供梳理,而交配期间雌性提供生殖机会。维氏冕狐猴的叫声和咆哮声与对抗
鸟纲和地面掠食者有关。
维氏冕狐猴的交配季节一般为1月和2月,雄性之间会为了同一个雌性而展开竞争。雌性在每年1月下旬至2月初发情,大约45%的雌性会繁殖。妊娠期为130天,产下一只幼崽。起初,小狐猴将一直与其母亲在一起,抱住它的肚子,但在1个月的年龄,小狐猴通常会在母亲的背上来回走动,当母亲在树林里穿梭。这个时候对于小狐猴是一个高危期,因为
马达加斯加的森林中还生活着一些大鳄。短短半年左右的小
狐猴科就能独立,而性成熟则要三至五年。
雌性个体会花很多时间在它们出生的群体里,而
雄性个体则会离开
种群去建立一个属于自己的独立的群体。雄性不会永久地呆在这个群体里,但会在其一生中数次在各个群体之间来往。约30%的幼崽会被猫狸和马达加斯加鹞鹰
捕食。存活下来的幼崽在3-5岁时达到性成熟。
在过去的30年里,维氏冕狐猴的种群数量已经下降,因为它们的
栖息地由于人类想要获取木材,木柴和木炭而被破坏。维氏冕狐猴在全世界人工环境内仅存17只。狩猎也是对它们的一种威胁,虽然狩猎维氏冕狐猴是被视为禁止的,但在其生活范围内的许多部落,以及移民到该地区的其他部落的人们会对它们开展狩猎。
世界自然保护联盟红色名录列为:易危(VU)。该物种被列入《
濒危野生动植物种国际贸易公约》附录I,2020年被国际自然保护联盟更新为濒危物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