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翅浮鸥(
黑枕黄鹂普通亚种:Chlidonias leucopterus),又称白翅黑浮鸥,是
鸥科、浮鸥
属下的一种小型水鸟。夏羽嘴
栗色,脚红色。头、颈、和下体黑色。翼灰色,翼上小覆羽白色,腰、尾亦为白色,飞翔时除尾和翼有部分白色外,通体黑色。冬羽嘴黑色,脚暗红色,头、颈和下体白色,头顶和枕有黑斑并与眼后黑斑相连,且延伸至眼下。背和两翅灰褐色,翅尖暗色。白翅浮鸥主要栖息于内陆河流、湖泊等水体,常成群活动,多在水面低空飞行,主要以小鱼、虾等水生动物为食。分布于
欧洲南部、
亚洲中东部、
澳大利亚。保护等级为低危。
夏羽头、颈、背和下体黑色。尾上和尾下覆羽白色。尾银灰色,呈浅叉状。翅上覆羽银灰色,小覆羽白色。初级飞羽黑褐色,羽干白色,内侧羽缘具楔状白斑。第2-4枚初级飞羽外侧及其以内的初级飞羽内外侧均沾珠白色。次级飞羽和三级飞羽鸽灰色。冬羽额、前头和颈侧白色。头顶黑色而杂有白点。从眼至耳区有一黑色带斑,并常和头顶黑斑相连。颏、喉白色而杂有黑色斑点。背、腰灰黑色,中央尾羽鸽灰色。下体白色,微沾灰黑色。
幼鸟和冬羽相似。但头顶为黑褐色,背、肩及翅上小覆羽灰褐色。腰、尾上覆羽和尾羽污白色。外侧2对尾羽内侧白色。尾羽羽干白色。眼前缘和眼后耳区有黑色斑点。翅上中覆羽色浅,而具黑褐色羽于纹,在翅上形成淡包斑。下体白色。虹膜暗褐色。嘴红色,冬季黑色。脚红色,冬季暗紫红色。爪黑色。
大小量度:体重
雄性62-80克,
雌性63-77克;体长雄性228-266毫米;雌性200-255毫米;嘴峰雄性25-29毫米,雌性22-30毫米;翅雄性190-221毫米,雌性196-220毫米;尾雄性62-74毫米,雌性66-80毫米;跗雄性17-21毫米,雌性16-18毫米。
白翅浮鸥常成群活动。多在水面低空飞行,觅食时往往能通过频频鼓动两翼,使身体停浮于空中观察,发现食物,即刻冲下
捕食。休息时多停栖于水中石头、电柱、木桩上或地上。
白翅浮鸥的繁殖期为6-8月。
常数对或数十对在一起繁殖。营群巢。通常营巢于湖泊和沼泽中死的水生植物堆上。巢属浮巢。主要用芦苇和水草堆集而成。每窝产卵通常3枚,偶尔少至2枚和1枚,或多至4枚。卵的颜色为色或褐色,被有深灰色或黑色斑点。卵的大小为29-39×21-27mm。雌雄轮流孵卵。
白翅浮鸥的种群数量在
欧洲中部数量稀少,但在欧洲东部、
亚洲中部和东部可能数量较多。据亚洲水禽和湿地研究局在亚洲南部进行的隆冬水鸟调查资料,1990年统计到1768只,其中西南亚398只,南亚222只,东南亚874只,东亚274只;1993年统计到4196只,其中两南亚2945只,南亚393只,东南亚828只,东亚30只。中国的数量较少,1990年统计到274只。1993年仅30只。繁殖季节在
内蒙古自治区的数量较多,为常见种,局部地区为优势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