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脚鹬(
学名:Tringa totanus):体长28厘米,上体褐灰,下体白色,胸具褐色纵纹。飞行时腰部白色明显,次级飞羽具明显白色外缘。尾上具黑白色细斑。虹膜黑褐色,嘴长直而尖,基部橙红色,尖端黑褐色。脚较细长,亮橙红色,繁殖期变为
栗色。幼鸟橙黄色。
常成小群迁徙。生活于草地、湖泊、沿海等地,主要以各种小型动物为食。该物种分布广范,世界均有分布,繁殖于非洲及古北界;冬季南移远及苏拉威西、
东帝汶及
澳大利亚。在中国繁殖于
东北地区,为
夏候鸟和冬候鸟。春季于3-4月迁到东北繁殖地,秋季于9-10月迁离繁殖地。
红脚鹬夏羽头及上体灰褐色,具黑褐色羽干纹。后头沾棕。背和两翅覆羽具黑色斑点和横斑。下背和腰白色。尾上覆羽和尾也是白色,但具窄的黑褐色横斑。初级飞羽黑色,内侧边缘白色,大覆羽羽端白色,次级飞羽白色,第一枚初级飞羽羽轴白色。自上嘴基部至眼上前缘有一白斑。额基、颊、颏、喉、前颈和上胸白色,具细密的黑褐色纵纹,下胸、两胁、腹和尾下覆羽白色。两胁和尾下覆羽具灰褐色横斑。腋羽和翅下覆羽也是白色。冬羽头与上体灰褐色,黑色羽干纹消失,头侧、颈侧与胸侧具淡褐色羽干纹,下体白色,其余似夏羽。
红脚鹬体重
雄性97-157克,
雌性105-145克;体长雄性260-283毫米,雌性250-287毫米;嘴峰雄性38-45毫米;雌性41-46毫米;翅雄性147-160毫米,雌性150-161毫米;尾雄性59-67毫米,雌性58-68毫米;跗雄性45-51毫米,雌性45-50毫米。
红脚鹬栖息于
沼泽、草地、河流、湖泊、水塘、沿海海滨、河口沙洲等水域或水域附近湿地上。无论是平原、
荒漠、半荒漠、高山、
丘陵和高原以及泰加林地带等各类生境中的水域和湿地均有栖息。
红脚鹬非繁殖期则主要在沿海沙滩和附近盐碱沼泽地带活动。少量在内陆湖泊、河流和沼泽与湿草地上活动和觅食。常单独或成小群活动。休息时则成群。性机警,飞翔力强,受惊后立刻冲起,从低至高成弧状飞行,边飞边叫。
主要以螺、
甲壳亚门、
软体动物门、
环节动物门、昆虫和
昆虫幼虫等各种小型陆栖和水生无脊椎动物为食,常在浅水处或水边沙地和泥地上觅食,常分散单独觅食。个体间有占领和保卫觅食领域行为。
红脚鹬的繁殖期为5-7月。到达繁殖地的初期常呈小群活动,以后逐渐分散,成对进入各自的繁殖地,有时也呈数对集中在一处营巢繁殖。雄鸟求偶时两翅上举,在雌鸟周围不断抖动,头上下晃动,且不时细声鸣叫。通常营巢于海岸、湖边、河岸和沼泽地上。巢多置于水边草丛中较为干燥的地上,或
沼泽湿地中地势较高的土丘上。一般较为隐蔽。巢多利用地面凹坑,或在地上扒一圆形浅坑,大小为直径15厘米左右,内再垫以枯草和树叶即成。每窝
产卵3-5枚,通常4枚。卵的形状为梨形,颜色为淡绿色或淡包,被有黑褐色斑点。卵的大小为41-49×28-32毫米。雌雄轮流孵卵,但以雌鸟为主。孵化期23-25天。
该物种分布范围广,不接近物种生存的脆弱濒危临界值标准(分布区域或波动范围小于20000平方公里,
栖息地质量,种群规模,分布区域
碎片化),种群数量趋势稳定,因此被评价为无生存危机的物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