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护林
江苏省“333”高层次人才培养对象
黄护林,教授,博士生导师,1990年获哈尔滨工程大学工学学士;主要从事太阳能利用、磁流体流动与传热、卫星电源与热控制等研究。先后主持和完成了国家“863”、自然科学基金、航空基金、江苏省高技术项目等多项研究课题,发表论文60多篇,出版专著一本。
1990年7月至1992年9月在江洲江南造船工作,任助理工程师; 1996年获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博士学位,1996年12月至1998年6于东南大学从事博士后研究;1998年6月至1999年6月获德国工业协会奖学金在德国埃尔朗根西门子能源股份公司研究所从事博士后研究;1999年6月至2000年4月在慕尼黑工业大学工作并任副研究员;2000年4月至2002年11月在美国加利福尼亚大学工作,任副研究员。2006年入选江苏省“333”高层次人才培养对象。
主要研究方向
(1)太阳能利用;
(2)磁流体流动与传热;
(3)微小卫星的电源与热控制技术;
研究方向介绍
(1) 太阳能利用研究
特点:研究太阳能的各种利用方式,如太阳能与建筑一体、太阳能光伏/光热发电、太阳能空调制冷等。
意义:在当今能源与环境问题日益严重的今天,开发可利用可再生能源已经受到各国的高度重视。太阳能是一种清洁可再生的能源,但其照射到地面上的能量密度低,加上其昼夜和阴晴的不连续性,限制了对其的开发和利用。因此,如何高效、低成本地利用太阳能是解决人类能源问题的必要途径之一。该方向已经获得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创新基金、江苏省高技术计划项目的资助。
(2) 磁流体流动与传热
特点:导电流体磁场中运动时将产生诱导电流,该诱导电流与磁场相互作用在流体内部产生洛仑兹体积力(Lorentz forces),该体积力将对流体的流动和传热特性产生重要影响。
意义:研究导电流体绕钝体流动的尾迹与自由表面相互作用的机理及自由表面的传热强化、磁场对流动的稳定性等问题。该方向获得两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留学回国人员启动基金、ITER合作基金等资助;
研究磁控等离子体的雷达和红外隐身机理、尾喷管壁内流和外流的传热、及高超声速的磁流体隐身和减阻等问题已及对冲压喷气发动机的进气道的设计影响等。该方向获得两项航空基金等资助。
(3) 微小卫星的电源与热控制技术
特点:研究卫星的电源、卫星的热环境等问题。
意义:空间卫星的电源主要来自于太阳能,减少能耗、提高能量效率可以减轻发射重量。同时合理的热控制系统可以不使用电源,及降低表面的光学亮度,达到隐身的目的。目前该方向已经获得军口863-701、702预研项目等的资助。
研究成果介绍
1.透明隔热系统的太阳能热利用
理论和试验调查了透明蜂窝及结构对太阳辐射的透过率、热损系数等,并研究了蜂窝结构的制造方法。对一些太阳能实用装置的应用性能进行了理论和试验研究,如带有透明隔热材料的太阳房的实用设计;大型双积分球的设计和建造。在《太阳能学报》上总计发表论文16篇。
2.超常传热传质机理
激波理论调查核电站事故中高温(3000K)金属液粒与过冷水接触时,多相流体中快速传热传质特性及由此产生的压力波对核反应堆的防护墙的破坏的可能性。通过理论和实验对多孔介质在干燥过程中的快速传热传质的调查,发现湿应力比热应力影响更大,是引起干燥物破裂和变形的原因。在《J. Thermal Science》上发表论文多篇。
3.自由表面液体金属的磁流体流动和传热理论和主动控制
主要应用vof自由表面的跟踪方法和诱导磁场方程模拟聚变核能中液体墙的液体金属自由表面的磁流体流场特性和热传导的机理。在多种国际国内杂志上发表多篇论文。
4.研究太阳能吸附和吸收式空调制冷、聚焦式太阳能分布式热发电系统的冷、热、电三联供、太阳能与建筑的一体化设计等。
5.磁场对高超声速弱电离气体的流动与控制。发现真实气体效应的磁流体流动现象要比假定的均匀等离子体的小。该成果将在《工程热物理学报》等上发表。
参考资料

Warning: Invalid argument supplied for foreach() in /www/wwwroot/newbaike1.com/id.php on line 362
目录
概述
主要研究方向
研究方向介绍
研究成果介绍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