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氏石莲花(Echeveria runyonii Rose ex Walther),别称鲁氏,是隶属于
景天科拟石莲花属的
蓝宝石,原产于
墨西哥的
塔毛利帕斯州。1935年,约瑟夫·尼尔森·罗斯描述了鲁氏石莲花,并以
得克萨斯州的业余植物学家罗伯特·鲁尼昂的名字命名。喜欢充足光照,耐旱性强,除夏季高温以外都应给予充足的光照,以保证颜色艳丽和株型紧实美观。随着植株生长的状态每隔1~3年换盆1次,以促进植株成长。浇水一定要见干见湿,可在生长期施用少量缓效肥2~3次。
形态特征
鲁氏
石莲为中小型品种,植株不大有
矮小症的茎,随着时间的生长而慢慢逐渐伸长形成老桩。叶片莲座型密集排列,株径不会很大,叶片形状和
玉蝶有点像,不过鲁氏石莲的叶片明显比较厚,晒不红。
鲁氏石莲匙型叶片,
叶缘光滑无褶皱,有叶尖。叶色蓝粉至白粉,新叶色浅、老叶色深。强光与昼夜温差大或冬季低温期叶缘会轻微粉红,弱光则叶色浅粉蓝。叶面上覆有微白粉,老叶白粉掉落呈光滑状。
干燥鲁氏石莲花形成直径8-10厘米(3.1-3.9英寸)的莲座。叶子呈匙形楔形至长匙形,端部截平至渐尖,并带有尖刺。它们呈粉白色带有蓝灰色,并且大小为6-8厘米长,2.5-4厘米宽(2.4-3.1英寸长,1.0-1.6英寸宽)。单一茎干长度可达10厘米(3.9英寸)或更长,直径大约1厘米(0.39英寸)。鲁氏
石莲穗状花序,花开倒钟型,黄红色。
栽培
人工繁殖
经过多年生长的多肉经常长得比预期的更加“疯狂”;或者是在缺乏阳光、阴雨连绵的日子里,肉肉开始徒长,失去了以往的紧凑美观株型。这样等过了休眠期,就该着手开始修整多肉了。
在造型的同时别忘了顺便收获小肉肉。有时肉肉会因为主人的管理不善、病虫害侵袭、鸟兽啃食等原因,出现受伤、濒死状态。这时肉友们就可以用枝插的方式拯救心爱的肉肉。对于一些能够长出粗壮茎秆部分的肉肉,或容易形成多头的肉肉(如鲁氏石莲、
玉蝶、
观音坐莲等),可以通过截取茎的一部分控制长势。修剪下来的茎通过插还可形成新的小植株。
经过修剪的母株大约经过10天的恢复期,茎上会慢慢冒出新芽,而且有可能冒出2~3个芽,这时原本只有一个头的小肉肉就变成多头的了。
枝插步骤: 步骤1:用干净的小刀或剪刀将多肉身上健壮的枝条取下,如果枝条足够长可以分成几段。工具在使用前可以喷洒
乙醇消毒,注意避免使用生锈的工具,以免造成感染 步骤2:将接近枝条底部的叶子去掉(不要扔掉,如果叶片健壮可留作叶插),放置于阴凉通风处风干伤口,通常需要3~5天。在这段时间内不要让阳光直晒多肉,否则你看到的就不是萌肉,而是肉干了。 步骤3:待肉肉伤口愈合之时,要为它准备好基质和容器栽种。 步骤4:将枝插好的肉肉和母株放在光线充足的地方,少量浇水,之后可视土壤干湿程度进行多次少量浇水。1~2周后,肉肉们就可以长出新根。
栽培技术
鲁氏石莲需要接受充足日照叶色才会艳丽,株型才会更紧实美观。日照太少则叶色浅,叶片排列松散,拉长。鲁氏
石莲是中小型植株,随着生长的状态可以几年换盆一次,盆径可以比株径大1~2寸,这样可促进植株成长。介质一定要干燥后才浇水,可以施用缓效肥。
鲁氏石莲繁殖采用叶插法与砍头,也可以播种。砍头全年都可以进行,叶片要选择肥厚的叶片
扦插。
繁殖虽然是养在阳光房内,一旦温度高于35度,就会移到明亮的散射光下慢慢断水,整个夏季的休眠期少水或不给水,到了9月中旬温度下来了,就开始慢慢恢复浇水,适应了阳光房的鲁氏石莲夏天是可以正常生长的,休眠不是太明显,但是水分千万不要弄到叶心,不然夏天就会挂了。
冬季如果温度能够保持0度以上,都是可以给水的,0度以下就要断水,否则就容易冻伤了。冬季虽然寒冷,可也不是一个冬季都不给一点水,也会在适当的时候微微给点水在植株的根部,切勿喷雾或给大水,叶心水分停留太久,容易引起腐烂。春季温度上升后就可以慢慢恢复正常给水。
鲁氏石莲还是非常好养的一个品种,四季中除了夏季要注意适当遮阳,其他季节都可以全日照。
土壤繁殖用的是泥炭混合了颗粒的煤渣河沙等,土表铺设干净的颗粒河沙,配土以透气为主。下面是风筝
阳光房内养的鲁氏石莲。
分类历史
鲁尼昂于1922年在
塔毛利帕斯州的
马塔莫罗斯的一个花园中采集了模式标本。直到1990年,Yucca Do Nursery的工作人员才发现了野生
种群。
拟石莲花属的细胞学特征有助于鉴定,因为许多种类在外观上可能变化很大;鲁氏石莲花有14条
染色体。石莲花属的命名是为了纪念墨西哥植物插图画家阿塔纳西奥·埃切维里亚·伊戈多伊,他为《墨西哥植物志》做出了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