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昏鸟属(学名Hesperornis)是一种已经灭绝的鸟类,生活于
白垩纪时期,主要分布在
北半球的海域与近海地区。黄昏鸟属在多部影视作品和游戏中有所出现,如
英国广播公司的电视节目《
海底霸王》、电视剧《重返侏罗纪》以及沙盒动作冒险游戏《方舟:生存进化》。
黄昏鸟属的体型较大,体长可达1.8米。它们的翅膀几乎退化,翼骨仅仅是薄片,无法飞翔。胸腔的特征不同于大多数鸟类,没有固定飞翔肌肉的显著的龙骨突。黄昏鸟属的后肢强壮有力,适应迅速潜水和游泳。颈部细长,头部略小,显然是可以追捕鱼类的游泳鸟。黄昏鸟属的喙具有牙齿,下腭有齿,而上腭齿限于后部。作为鸟类特征的角质喙可能正在腭的前部形成。黄昏鸟的牙齿生长在上、下颌骨的纵向凹槽中,不具有独立的齿槽,和其他所知的鸟类(包含
兽脚类恐龙)的牙齿生长模式不同,但却和
沧龙十分类似,属于趋同进化。
最早的黄昏鸟化石在1871年由
奥塞内尔·马什与十位学生于美国
堪萨斯州发现。当时发现到的化石可以明显看出为一种巨型鸟类,翅膀退化但具有强壮的后脚,却缺乏头颅,马什推断黄昏鸟为一种擅于潜水的鸟类马什将发掘到的新物种命名为“Hesperornis regalis”,意思为“帝王西方鸟”。
在隔了一年后,马什重新组织了考古团队再次回到堪萨斯州,这次由马什的学生Thomas H. Russell发现到了接近完整的黄昏鸟化石。这具样本上完整地保留了黄昏鸟的头部,让马什惊讶的是,黄昏鸟的口中上下均具有牙齿。在1873年,马什表示这些化石的发现,模糊了分隔鸟类与
爬行纲的界线。然而不久之后,部分挖掘到的化石样本却流到了
爱德华·德林克·科普手上,成为引发“
化石战争”的导火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