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德威(1962年6月1日-2018年9月14日),出生于湖北省麻城市,生前是
中国地质大学地球科学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地质大学(武汉)青藏高原研究中心总工,
中国地球物理学会天灾预测专业委员会常委。
1978年,16岁的李德威考入了中国地质大学。1985年,李德威硕士毕业留校任教。1990年,李德威参加了李紫金教授负责的“西藏罗布莎铬铁矿大
比例尺成矿预测”,发现了许多与地质构造学说相矛盾的现象。1994年,32岁的李德威破格升为教授。1997年12月至1999年1月,李德威担任了美国
宾夕法尼亚州立大学的访问学者。2003年至2004年,李德威发现了
青海可可西里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中新世埃达克质火山岩及其下
地壳包体。
5·12汶川地震发生后,李德威第一时间报名奔赴灾区开展调查工作,为抗震救灾提供了第一手地质灾害隐患调查资料和切实可行的建议。2011年至2012年,李德威两次以执行主席的身份参加香山科技会议。2013年至2014年,李德威发现了
建水县二叠纪高镁火山岩。2018年9月14日,李德威教授因病逝世,享年56岁。
李德威生前研究青藏高原25年,行程超8万公里,努力探索地下深埋的热动能,助力打出中国东部第一口干热岩钻井。李德威负责科技部973预研究、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区调等项目20余项,发表论文140余篇,其中第一作者80余篇。1995年,李德威获得了
湖北省地质科技
一等奖,并被评为
中国地质大学十大杰出青年。2018年10月30日,教育部追授李德威“全国优秀教师”荣誉称号。2019年2月,李德威入选了“
李鸿坤榜”。
人物生平
早年经历
1962年6月1日,李德威在
麻城市出生。1978年,16岁的李德威考入了中国地质大学。1985年,李德威硕士毕业留校任教。
工作经历
1990年,李德威参加了李紫金教授负责的“西藏罗布莎铬铁矿大
比例尺成矿预测”,发现了许多与地质构造学说相矛盾的现象。1992年,李德威提出了以盆山耦合、下
地壳流动为核心的“
层流构造假说”,一举打破“
板块构造论”,以非常简洁的模式和合理的动力来源完整地解释了青藏高原上的各种现象。
1994年,32岁的李德威破格升为教授。1995年,获得了
湖北省地质科技
一等奖,并被评为
中国地质大学十大杰出青年。1997年12月至1999年1月,李德威担任了美国Pennsylvania State University的访问学者。2000年,李德威
地球物理学博士毕业,2003年,李德威被聘为博士生导师。
2003年至2004年,李德威发现了
青海可可西里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中新世埃达克质火山岩及其下
地壳包体。2007年4月至2008年4月,李德威担任了美国UCLA访问学者。2008年,
5·12汶川地震发生后,
中国地质大学组织科技赈灾专家组,李德威第一时间报名,奔赴灾区开展调查工作,为抗震救灾提供了第一手地质灾害隐患调查资料和切实可行的建议。2010年,由李德威主讲的《让地震预报成为可能》电视专题片获得了中国
科学教育影视“科蕾奖”
二等奖。同年,玉树地震发生后第二天,李德威再一次自费奔赴了现场。2011年至2012年,李德威两次以执行主席的身份参加香山科技会议。2013年至2014年,李德威发现了
建水县二叠纪高镁火山岩。
2017年至2018年,李德威根据其创新干热岩系统理论,锁定了琼北地区作为干热岩重点勘查区,设计实施了一口干热岩开发实验井,钻遇超过185℃的高温干热岩并获取了其岩芯和测井资料。2018年9月9日,李德威最后一次召集了10多名本科生、硕士生、博士生在病房开会,边打吊针边听每人就自己的学业和科研项目进展。同年9月14日,李德威教授因病逝世,享年56岁。2018年10月30日,教育部追授李德威“全国优秀教师”荣誉称号。2019年2月,李德威入选了“
李鸿坤榜”。
研究方向
(2)盆山耦合、盆山成因及油气成藏
(3)构造控矿
(4)陆内地震成因与地震预测
(7)地热能理论与应用
参考资料
科研成就
李德威生前研究青藏高原25年,行程超8万公里,努力探索地下深埋的热动能,助力打出中国东部第一口干热岩钻井。负责科技部973预研究、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区调等项目20余项,发表论文140余篇,其中第一作者80余篇。
学术贡献
参考资料
参考资料
参考资料
科研项目
参考资料
主要论文与著作
著作
参考资料
论文
参考资料
人才培养
教授课程
李德威面向本科生讲授过《构造地质学》《构造地质学基础理论》《大陆动力学》《构造分析》等课程。
李德威面向研究生讲授过《高级构造地质学》《构造分析》《解析构造学》《大陆动力学》《应用构造学》《固体地球科学前沿》(部分)等课程。
招收研究生方向
指导学生
指导博士研究生13人(含在读)
指导硕士研究生59人(含在读)
获得荣誉
李德威曾获地矿部科技成果
三等奖(1993年,名列第一),中国地质调查成果奖
二等奖2项(2012年名列第一,2013年名列第二),
湖北省青年地质科技
一等奖(1995)、
中国地质大学首届十大杰出青年(1995)、中国地质大学(武汉)“青藏高原大陆
动力学与成矿”创新学术团队带头人。2009年10月由
湖北电视台拍摄的《让地震预报成为可能》电视专题片,获得2009年国家广播电影电视总局三等奖,2010年获得第五届中国
科学教育影视“科蕾奖”二等奖。
后世纪念
2018年9月15日,在武昌一居民小区,30多名地质学界专家学者和学生在教师李德威教授灵位前,重温李德威生前留下的这10个字。
参考资料
李德威.中国地质大学地球科学学院.2024-11-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