踏庄乡,原名塌庄,位于中华人民共和国湖南省衡阳市衡东县,地处衡东县城东北侧,距离城关约6公里。北临甘溪,南滨
洣水,与吴集隔河相望,西邻城关,北接白莲。历史上曾与现今的城关、吴集等地共同组成武阳乡。1961年建立踏庄人民公社,1982年更名为踏庄乡。2015年11月18日,踏庄乡与其他两个乡镇合并,成立了新的
洣水镇。
历史沿革
踏庄乡原名塌庄,据传清时期一位庄园主在收取租金时遗失了一片土地,因此得名塌庄。由于塌与踏发音相似,后来演变为踏庄。自明清以来,踏庄与周边地区统称为武阳乡。1961年,踏庄人民公社成立,1982年更名为踏庄乡。2015年11月18日,踏庄乡与珍珠乡及城关镇合并,组建了新的洣水镇。
地理环境
位置境域
踏庄乡位于
衡东县县城东北,距离城关大约6公里,北依甘溪,南临洣水,与
吴集镇隔河相望,西毗城关,北接白莲。
气候
踏庄乡属于中亚热带气候类型,其特点是春季低温多雨,夏季高温光照充足,秋季温和干燥,冬季寒冷湿润。全年平均气温介于16-17.3摄氏度之间,气温年差约为24.6摄氏度。历史记录显示,最热月份出现在7月中旬,平均气温可达29.8摄氏度,而最冷月份则在一月中旬,平均气温低至4.4摄氏度。极端天气条件下,最高温度可达40.6摄氏度,最低温度则可能降至-11.3摄氏度。无霜期通常持续275天,从2月27日至11月28日。该地区的日照时间在湖南省处于中等偏上的水平,年平均日照时间为1677.1小时,日照率为38%。年平均降雨量在1300-1500毫米之间,具体数值为1389.8毫米,年际变化范围在800-2300毫米。年平均暴雨日数为3.7天,单日最大降雨量可达192.5毫米。此外,该地区年平均相对湿度为80%。冬季常刮偏北风,夏季则吹偏南风。
自然资源
踏庄乡拥有丰富的自然资源,包括耕地、山林和水域。耕地总面积为17,628亩,其中水田占17,090.5亩,旱地占537.5亩。山林覆盖面积为3,744.6亩,水域面积为8,644.2亩。此外,踏庄乡还有大量的石灰石资源储备。
行政区划
踏庄乡在其存在的期间,下辖了以下村庄:踏庄村、大托村、桐宵村、花园村、正坪村、仙南村、大塘村、丰垅村、丰林村、中森村、木林村、荆茗村、茗岗村、上朗村、中朗村和朗山村。
经济
农业
踏庄乡的农业生产以水稻为主,同时也出产油茶、大豆、花生和红薯等多种作物。作为衡东县的主要用材林基地之一,踏庄乡拥有超过2万亩的国外松林,具备开发松节油的巨大潜力。在荆茗村,有一种名为“金竹”的稀有竹种,因其独特的金色外观而具有较高的观赏价值。
工业
踏庄乡的家庭加工业较为发达,尤其以角盒加工和皮碗生产为代表。这些传统产业在当地有着悠久的历史。
商贸
踏庄乡设有集市,年交易额超过1000万元。为了促进商贸活动,当地政府计划投资兴建中心农贸市场,以提高商品流通效率,增加农民收入。
社会事业
踏庄乡重视教育事业发展,投资购置教学设备,确保义务教育得到落实。同时,通过农科教中心组织农民参加实用技术培训,提升农业技术水平。文化设施方面,乡文化站藏书丰富,为群众提供了良好的阅读环境。医疗卫生服务方面,乡中心医院设施齐全,医护人员众多,医疗服务水平位居全县前列。
主要荣誉
踏庄乡在经济发展和社会建设方面取得了显著成就,获得了多项荣誉称号,如“市级文明单位”、“示范性园区”等。2002年被评为“中国乡乡企业科技示范园区”,2004年成为经济社会发展“十强乡乡”。2005年,踏庄乡党委荣获“湖南省优秀基层党委”称号。2006年,踏庄乡工业园升级为省级开发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