格洛托夫斯基(1933~1999)JerzyGrotowski,
波兰导演,戏剧家。曾在
克拉科夫戏剧学院学习,毕业后赴
莫斯科戏剧学院表演系进修。回波兰后曾在克拉科夫老剧院和
波兹南波兰剧院担任导演。
简介
耶日·格洛托夫斯基二十世纪剧场大师,与
斯坦尼斯拉夫斯基(Stanislavsky)、
贝尔托·布莱希特(Brecht)、阿尔托(Artaud)同为影响当代剧场最为深远的导演和理论家。
Grotowski认为大量运用灯光、服装、化妆、布景的演出形态实际上扼杀了剧场最重要的元素:人与人的直接面对。相对于他所称之于「满盈的剧场」(RichTheatre),Grotowski提出"贫穷剧场"的原则,舍弃遮盖演员躯体的装饰,试图透过身体技艺的训练来展现人的本来面目。在他的剧场训练中,运用了各个古老传统文化戏剧的演出技巧,但并非仅止于学习陈套的模式,而是希望藉由演练先人累积传承的世代记忆,用身体知觉来重现表演时的状态。这是一种还原互为主体的过程,透过身体经验,来了解他人的心理状态。Grotowski称这样的方法为「负面之道」(vianegativa),运用削减的方法,剥除行为中虚假的花样和伪装,来实现真正的行动,探讨主体性的本质。
所以Grotowski大量使用身体技术来激发演员的潜能,翻滚、跳跃等运动技巧,声音的灵活运用,身体塑形、节奏韵律、空间感等种种能力都是演员的必要条件。他理想中的演员是一个"行者"(doer),能够展现出真实的行动,触发观众最深层的情感而在当下达到一种神圣的同在感。Grotowski称之为「神圣演员」(HolyActor)。因为Grotowski的启发,许多表演艺术家重新思考身体的可能性,让身体不只是个工具,而成为实践存在的重要凭藉。Grotowski为当代剧场开拓了一条全新的道路。
1959年担任奥波莱十三排剧院经理和导演,开始进行戏剧实验和创新活动。
1964年将“十三排剧院”改为“戏剧实验所”,1965年迁至伏罗兹瓦夫市,改名为“表演艺术研究所”。
成就
格洛托夫斯基打破戏剧演出的传统模式,力图使演员和观众建立更亲密的关系。他取消了舞台和观众座席的界限,使观众置身于整个演出活动中。他还要求演员有高超的表演艺术,因而制订了一套演员的训练方法,使演员在与观众的交流和接触中完成真实的戏剧动作。他的这种实验和革新被称为质朴戏剧(又译为贫穷戏剧)。他的实验活动在60~70年代受到欧美各国戏剧界的推崇,曾风靡一时。
他还应邀到
意大利、
南斯拉夫社会主义联邦共和国和
苏联等许多国家参加学术会议和讲学。国际戏剧协会于1975年在波兰
弗罗茨瓦夫主办的国际戏剧大学由他担任指导职务。意大利戏剧家
尤金尼奥·巴尔巴收集他的论文、访问记以及有关材料,编辑成《迈向贫困戏剧》,于1968年在
丹麦出版,翌年在
英国印行,
中国对外翻译出版有限公司本名《迈向质朴戏剧》。
彼得。布鲁克在为英文版《迈向质朴戏剧》(TowardAPoorTheatre)所作的“序”中,曾这样评价耶日。格洛托夫斯基:“格洛托夫斯基是个超群绝伦的人物。
作品赏析
重要剧场作品有:《卫城》(Akropolis)、《浮世德博士》(TragicalHistoryofDoctorFaustus)、《忠贞王子》(TheConstancePrince)、《启示录变相》(Apocalypsiscumfiguris)。《忠贞王子》的主要演员Cieslak在这出戏中被认为完全体现了「贫穷剧场」理论,散发出某种「精神之光」,他也被誉为最伟大的演员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