扬州城遗址是目前国内保存最为完好的古代城池遗址之一。作为
扬州市的主城门之一,西门遗址是扬州城遗址的重要组成部分。
博物馆陈列展览的布展主题为“走进西门”,展览分扬州城池变迁、千年西门解析、遗址保护利用三个部分,以图片、文字、出土文物、模型、影像等立体展示西门的前世今生,并有电子屏循环播放资料宣传片。
宋大城西门遗址是位于
四望亭路,展示了扬州宋代城池史,为“八五”期间全国考古十大新发现之一。史载扬州宋代有三城:宋大城、(老城区)、宝佑城(蜀冈上),夹城(笔架山),宋大城的形制为:规整的长方形,城内开十字大街,与四面城门相通,南北向大街,西侧平行一河(
大汶河,今填平为汶河路),河与南北水门相通。东西向平行街道三条,分别通过
太平桥、开明桥、小市桥。相距300-500米。遗址
透视宋代
扬州市城池概貌:
五代十国后周柴荣在
唐朝旧城的东南隅改筑了一小城,世称周小城,西城门在五代周小城基础上修筑,并一直沿用到
清代。
附近为五代城墙马面(城墙女墙上的战棚),
北宋、
南宋的瓮城门道,进出城门的砖铺路可以看出宋代时我国已开始使用砖砌券顶式圆形城门洞,替代了在此以前的木构过梁式方形城门洞,这是因为宋代
发射药的发明,对作为战争防御功能的城门也是提出了更为坚固的要求。
现今修缮的五代马面高5.5米,虽为局部,但使人想起宋代
沈括《
梦溪笔谈》中对
统万城遗址马面的记述“极长且密”,“马面皆长四丈,相去六七丈,以为马面密则城不须太厚,人力亦难攻也。”如今有了原始实物佐证修缮的北宋瓮城、
南宋瓮城分别达了4.5米和3.5米,城内空间有400平方米,虽为局部,但如标本范例,毕竟展示了
五代十国、北宋、南宋城池的差异和师承。
北宋、南宋瓮城外砖铺路面倒是历史的原状,都是立砖铺地,不仅路牙严整,路面逞中高边低的弧状,且砖与砖之间排列整齐,错落规矩,北宋路面车辙痕迹深凹,路面损坏严重,证明了北宋社会安宁,经济繁荣。南宋路面辙浅,路面平,分明战乱频仍,经济萧条,人口稀少的原因。
遗址中出土的宋代券顶式城门,是全国城市考古中发现的最早实例,把中国木构过梁式方形城门向砖构券顶式转变的时间提早了100多年。获悉这一重要考古发现后,国家文物局委托著名考古学家徐萍芳、古建筑专家
傅熹年专程来扬指导,后在北京召开专家论证会,确定了西门遗址在全国考古中的重要地位。1995年,西门遗址考古发掘成果被评为“八五”期间全国考古十大新发现之一,“宋代砖砌券顶式城门”对研究古代城市发展史、建筑史和军事史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它既印证了史籍记载,也弥补了历史文献的不足,解决了宋大城与五代周小城的继承关系,为研究扬州城的修建年代、继承和演变问题,提供了重要的实物资料。”
西门遗址博物馆内,有建筑外立面、回廊、道路与遗址本体有机融为一体。在遗址保护展示方面,重点对西门遗址的
五代十国、
北宋、
南宋等时期的城门、瓮城、门道、露道、马面等进行了保护修整。
步入展馆,通过图文并茂的介绍,可欣赏到当年抢救性考古发掘中出土的文物,领略从五代至明清各个时期的历史演变。此外还可欣赏到西门出土的南宋铭文砖,如
镇江市式锋军、藏甲等,以及当年的出土文物宋大泉窑青瓷刻划纹碗、定窑白瓷碗等文物。
宋代的
扬州市有三座城,分别是位于蜀冈的宝佑城、冈下的
宋夹城、南端的宋大城。其中宋大城是在
唐朝罗城仫佬族自治县的基础修建,比罗城面积稍小。始建于
五代十国时期的西门,五代时作为周小城的西门,城门平面形制为“凹”字形,城门南北两侧各有一座马面,几经烽火,几度修筑,防御功能不断加强。西门门洞初为木构过梁式,两侧设有马面,
北宋末年,增筑瓮城,城门改为砖砌券顶式,这是建筑史上城门由木构过梁式向砖砌券顶式转变的最早实例。在新开放的西门遗址博物馆中,通过布展介绍能清楚地看到这一演变。
北宋西门称“通泗门”,分早、晚两期修筑。北宋建立后的150年里,基本沿用五代西门。
南宋时期城门城墙进一步加厚,加固瓮城,缩小城门,提高了西门的防御能力。
明清扬州城主城墙沿用南宋大城西城墙,西门瓮城形制呈
梯形,在瓮城内加设一道城墙,形成类似双瓮城的布局。修城中使用了较多石料,其中发现有元代
阿拉伯语石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