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文淦,1946年6月15日出生于
重庆市,是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近代物理系的教授,同时也是博士生导师和粒子物理与原子核物理专业的主任。他还是少年班管委会的负责人。
马文淦于1968年12月毕业于中国科学技术大学近代物理系原子核物理专业。随后,他在1980年3月前往
维也纳大学理论物理研究所深造,并于1982年4月获得了奥地利自然科学博士学位。
毕业后,马文淦曾在多个单位工作,包括1970年2月至1970年10月在国营成都812厂,以及1970年10月至1978年9月在四川
宜宾市化肥厂。1978年9月,他通过了研究生录取考试和国家出国人员考试,成为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近代物理系原子核物理专业研究生和出国预备生。1982年4月至1983年8月,他在奥地利科学院高能物理研究所担任博士后研究员。自1983年8月起,马文淦在中国科学技术大学近代物理系开始了他的教学生涯,并于1987年晋升为副教授,1992年由
中国科学院破格晋升为教授,1996年起担任博士生导师。
马文淦教授的研究领域集中在粒子物理唯象理论及计算物理在粒子物理理论研究中的应用。他的主要研究方向包括标准模型及其扩展的精确检验,以及高能下的CP破坏
现象学。他曾主持或参与了多项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和其他基金项目的研究工作,并在国内外核心期刊上发表了超过二百篇论文。此外,他还编写了《计算物理学》教材,并因此获得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1989年优秀教材
一等奖,该教材由中科大出版社出版。他的其他教学研究成果还包括《计算物理学的教学创新与实践》,该项目分别获得中国科大1991年优秀教学成果一等奖和1993年安徽省优秀教学成果
二等奖。1995年,《高能物理过程的理论计算及计算机技术的应用》获得安徽省高等学校科学技术进步
三等奖。截至1986年,马文淦已经培养了12名硕士研究生和7名博士研究生。
马文淦教授近期发表了一系列文章,涉及R-奇偶性违反最小
超对称标准模型下顶夸克-魅夸克关联生产探测、单重载荷反常产生等领域的研究。这些文章反映了他对粒子物理前沿问题的持续关注和深入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