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兆锵(1862-1952年),字铿臣,号敬尔,福建
闽侯县螺洲乡(今
福州市仓山区螺洲镇店前村)人。自幼聪颖,6岁开始在陈氏家族的
明伦堂接受传统启蒙教育。
同治十三年(1874年),陈兆锵入
马尾船政学堂管轮班学习,历8年4个月毕业。后在“扬武”练习舰见习。光绪十二年(1886年),以“考列优等”任“定远”舰管轮。光绪二十年,升“定远”总管轮、北洋海军右翼中营游击,参加中日“甲午海战”。光绪二十二年以“战功卓异”受颁一等“
文虎勋章”,并奉命赴
英国留学。光绪二十四年回国,任“海天”巡洋舰总管轮。光绪二十九年“海天”遇难沉没,兆锵降为管轮,在另舰供职。
宣统二年(1910年),为海军部舰政局局长。民国元年(1912年),以
少将衔,首任
江南造船所长,仅3年,制造各类舰船89艘,总排水量达17074吨,月平均收入16866.2
银元,成绩卓著。民国4年,兆锵晋升为轮机
中将,调任
福州船政局局长。民国5年又督办福州制造学校和海军学校。民国6年创设海军飞潜学校,并兼校长。第二年试制成功我国第一架
水上飞机甲型一号。接着又制成教练机、巡逻机等4架及军用飞船2艘。
北洋政府以其“培育英才,创造军器,督察有方”,为他“授勋五位”。民国14年,飞潜、制造、海军3校合并为“福州海军学校”,兆锵仍兼校长,并兼闽海关督办。是年兆锵奉令回
江南造船所为所长,呈请资遣
英国工程师毛根,改用飞潜学校毕业生王荣滨等人,摆脱外国人的控制。兆锵在
福州船政局11年任内制造飞机15架,培养飞潜学生56人,重建“
福州马江海战纪念馆”,并增设发电厂,服务百姓。民国17年因年事已高,呈请退休,但政府仍聘他为海军部高等顾问。
兆锵退休后家居
福州市,同
萨镇冰、陈绍宽一起创办“私立勤工工业职业学校”,为董事,还兼任福州孤儿院董事长。民国30年(1941年),福州沦陷,日军逼他出任福州维持会会长,遭拒绝。民国34年抗战胜利,海军部特颁“凛烈可风”银盾,以嘉其志。1952年,陈兆锵于福州法海寺病逝,年90岁。
陈兆锵的二弟是毕业于
马尾船政学堂后学堂第四届驾驶班的陈兆麟。他的三弟是曾任福建船政书记官的陈兆琛。他的长子是陈大馨。他的次子是曾任中央海军青岛训练团机务课课长的陈大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