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往尊严的公共生活
2009年徐贲所著书籍
《通往尊严的公共生活》是2009年3月中国新星出版社出版的图书,作者是徐贲
内容简介
图书以公共文化为文化批评的具体对象,通过全球化和民族认同的一些议题,关注公共文化的核心问题——社会生活的公共性。不仅涉及直接可见的生活现象,更触及背后的制度分析和批判。在没有尊严的公共生活中,个人不可能受尊重,也不可能有尊严。
全球化的新经验前所未有地向人们提出了群体尊严问题。在全球化进程中出现的弊病无一不与一些群体损害另一些群体的尊严有关。群体在国际间所遭受到的无尊严和蔑视与个人在国家群体内部遭受到的无尊严和蔑视十分相似。反对无尊严和蔑视就是争取承认。争取承认从根本上把全球正义和社会正义联系为一个整体。全球政治和公民政治中,对群体和对个人的基本道德原则都是首先从反面来确立的,那就是不伤害和不羞辱。隐藏在人类“文明进步”中的凶残和野蛮可以多么轻易地把人的无尊严确立为一种当然的生活方式。阶级的、民族的、政治差异的互相敌视和酷烈斗争、暴力残害和制度性压迫、以消除某种人为目的的意识形态法则,都在蔑视和嘲笑人类的完整存在。在人种的、民族的、阶级的或政治集团的强者眼里,自然和历史是不同情弱者的,弱者必须灭亡。结论是,人类不可能以共同的完整存在来判断是非和美丑,人类必须以虚无和绝望来接受道德地狱的未来。全球正义拒绝这样的结论,即使在地狱之门打开之后, 全球正义也还是要坚持重申人类的整体性和人类的共同尊严。
作品评价
徐贲先生客居美国,却以最大的热诚担当起中国公共知识分子的责任,他的兼具思想性和时事评述性的评论文章以极大的频率出现在国内最具影响力的严肃、深度公共媒体上,比如《新京报》、《南方周末》、《读书》等等。2008年出徐贲先生出版的《人以什么理由来记忆》一书,被《南方周末》评为2008年度图书(非虚构类)。本书与《人以什么理由来记忆》可称姐妹篇,继续了对徐贲先生对公共生活的深度关注和深刻分析。
作品目录
绪论:从公共生活看全球正义和公民群体认同
第一部分全球化和全球正义
第一章全球化、现代性和民族国家
第二章从三种公民观看两种全球化
第三章全球化中的市场和民主
第四章全球化中的国家合法性和公民权利
第二部分社会正义和国族认同
第一章正义和社会之善
第二章分配正义和群体认同
第三章从惩罚到权利的法律正义
第四章正义、非正义战争和群体认同分歧
第三部分全球化中的公众和公共生活
第一章传媒公众和公共事件参与
第二章公民新闻、公众和公共政治
第三章承诺、信任和制度秩序
第四章保护弱者、道德习俗和公共生活
第五章正派社会和学习认同
第四部分全球化中的群体生活和公民社会
第一章博物馆和民族国家
第二章物品文化和日常生活秩序
第三章文物收藏和怀旧的大众文化
第四章公民社会和新全球伦理秩序
第五章全球化、公民国家和全球治理
作品影响
2009年,该书入选新浪2009年度中国好书。
作者简介
美国马萨诸塞大学阿默斯特分校英语文学博士,加利福尼亚州圣玛利学院英文系教授、复旦大学社会科学高等研究院兼职教授。著有Situational Tensions of Critic-Intellectuals、Disenchanted Democracy、《走向后现代和后殖民》、《文化批评往何处去?》、《知识分子——我的思想和我们的行为》、《人以什么理由来记忆》。
参考资料
目录
概述
内容简介
作品评价
作品目录
作品影响
作者简介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