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印塘(1797-1854),字雨樵,河北
丰润区(今
唐山市丰润区)齐家佗人。张印塘出生寒门,他虽为官清廉,不畏横暴,也多有惠政,颇得民心,但刚直不谐,在宦海之中定难周全,仕途自然不太顺遂。
张印自幼好学,
清代爱新觉罗·颙琰己卯年(1819年)
举人,
爱新觉罗·旻宁乙未年(1835年)
进士。历任
建德市、
海宁市、
桐庐县知县,
杭州府知府,安徽
按察使等职。
第一次鸦片战争期间,张印塘任桐庐知县。张印塘组织军民修城挖壕,严阵以待,挫败了其登陆企图。道光二十九年,嘉、湖、严、绍地区发生特大洪水。已升任
杭州市知府的张印塘受命督促四府抗洪救灾,计口授粮。1850年末,太平天国兴起。张印塘于1852年调派至安徽,协助安徽巡抚
蒋文庆抵御
太平军。1853年,蒋文庆亡,张印塘虽竭力死守
安庆市城,两失安庆。张印塘遭到清廷革职查办。后因定郡王
爱新觉罗·载铨力荐,清廷准许张印塘戴罪立功,任职安徽按察。在皖北战场,张印塘与
李鸿章多次协同、并肩作战,结下深谊。1854年7月,张印塘病逝于
徽州。
1850年末至1851年初,由
洪秀全、
杨秀清、
萧朝贵、
冯云山、
韦昌辉、
石达开组成的领导集团在广西金田村发动反抗清廷的武装起义,后建立“太平天国”。1853年攻下金陵(今南京),定都于此,号称“天京”。之后,
太平军势如破竹,北伐、西征,先后攻破清廷“江北大营”“
江南大营”。张印塘于
咸丰二年(1852年)被清廷调派至安徽,协助安徽巡抚
蒋文庆专任巡查防堵事宜,抵御太平军。咸丰三年(1853年)正月,太平军攻进安庆城杀蒋文庆。尔后,太平军即拔营东去,进军江宁。待张印塘等率军赶至
安庆市,大势已去。
太平军西征连连告捷,直逼安庆。彼时,张印塘虽竭力死守安庆城,却仍是难改局势,两失安庆。是以张印塘遭到清廷革职查办。蒋文庆死后,新任安徽巡抚李嘉瑞依然是孤军无望,因此,定郡王
爱新觉罗·载铨上奏,赞张印塘“明干有为”,要求清廷准许张印塘戴罪立功,再助安徽巡抚一臂之力。
咸丰三年(1853年),为防止西征军北上庐州,李嘉瑞令张印塘驻守安庆集贤关。清廷又调派
李鸿章率领
淮军(晚清时期,在
曾国藩指示下,由李鸿章招募编练的一支军队,因兵员及将领主要来自安徽江淮一带,故称“淮军”)千人驻防
裕溪河一带(主要集兵于
运漕镇、东关两地)。在皖北战场,张印塘与李鸿章多次协同、并肩作战,结下深谊。此时张、李同遭
巡抚李嘉端之忌。在进援庐州的战役中,张、李又同心主张积极进援。故两人并有知己之感,李鸿章称张为“患难之交”。
张印塘任职
浙江省时,勤于职守,堪称能吏。
第一次鸦片战争期间,张印塘任
桐庐县知县。时英舰在桐庐江面游弋,伺机登陆。张印塘组织军民修城挖壕,严阵以待,挫败了其登陆企图。
张姓还一力维护地方,爱惜民力。
爱新觉罗·旻宁二十九年,嘉、湖、严、绍地区发生特大洪水。已升任
杭州市知府的张印塘受命督促四府抗洪救灾,计口授粮。张印塘在浙江的作为时被后人称誉,其死后名列杭州名宦祠。
李鸿章为张家题写的匾额“明致书屋”。坐落在村头的张佩纶、张人骏墓地,已于2008年公布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