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藏在记忆里的歌》是
庞龙为
微电影《房车》献唱的主题曲,同时是同名EP《藏在记忆里的歌》的第一主打曲。由
蔡龙波填词作曲,
贾轶男编曲,2014年5月30日发行。
《藏在记忆里的歌》,是这场回忆的开篇,一把电箱
民谣吉他用简单的和弦弹拨出的旋律,轻松却有着一点感伤,引出那些住在心底的人和曾经做过的疯狂傻事。那个时候的我们,见山是山——毫无保留的爱,毫无顾忌的恨,尖锐直接畅快淋漓,以为抬手就能碰到梦想,以为俯就就能赢得世界。曾经以为能留住的爱、能留下的故事,和所幻想的未来,都在时间这把锐刀中逐渐淡化,留下的是听到那些旋律时闪过的一幕幕温暖的场景。
2014初夏之际,
庞龙带来了一张EP,其中《藏在记忆里的歌》、《青春告别诗》以及《
70后》三首歌,让怀旧的我们,随着他洗尽铅华的曲风,开启了一场关于爱和青春的怀念之旅。
三首歌曲的风格统一,配器和编曲朴实而精炼,其中,乐曲中运用了口哨、
口琴、
吉他等最简单的音色,勾勒出曾经年少的我们最本真的情感。这三首歌,就像是一个男孩到男人的成长三部曲——一路跌跌撞撞,却始终怀抱梦想,用对青春的怀念,完整了对人生的感悟。
《青春告别诗》,还是简单的吉他,却在慢韵的节拍中多了一份成熟的沉淀和分分合合的纠结。那时候的我们,见山不是山——在成长中遍体鳞伤后,终于明白自己不是Super man,那么多的无能为力让我们变得犹豫、善感、冲动而害怕,尖锐正在磨灭,想了解世界又害怕被拒绝。成长是一场退无可退的战役,我们只能在磕磕绊绊中,一面学着疗伤,一面学着跟世界和好。
而《70后》,却让整个歌曲充满了想象的空间,那是年少时最愉快的回忆,全都是暖暖的怀念。这个时候的我们,终于到了见山还是山的阶段——学会了放手,学会了宽容,学会了释然,更学会了在受伤后,还能记住过去的美好。一改往日的曲风,
庞龙生活化的将从前的甜蜜小事娓娓道来,这或许也是一个歌者对于生活沉淀后的情感表述。而那些当年碎了一地的玻璃渣子,经过时间长河的洗涤,居然,变成了一颗一颗闪烁着温暖光芒的珍珠,
时间不是杀猪刀,而是一记记狠狠的耳光,它扇醒了曾经的迷惘。我们经过白衣飘飘的纯情年代,心中曾充满了骄傲和妄想,却被现实拖沓得一点点疲软下来,消磨了戾气,也消去了光芒。但是,真的是这样吗?一个人,从茫然无知,到脆弱伤感,再到坦然从容。就好像一个贪心的农夫,当初辛苦种下的种子,被风雪摧折还被自己拔苗助长,也曾对着满园荒芜而痛哭失声,也曾怨天尤人,但当他学会了坦然应对,才发现四周已经一片新绿,经过那么多挫折,终于看到了
葡萄成熟。
《藏在记忆里的歌》、《青春告别诗》以及《70后》这三首歌合成的一张EP,不仅仅献给70后,更献给所有心中藏着美好记忆的人们。那个爱哭的同桌女孩,那把在夏夜里拨动的
吉他,那群勾肩搭背走向分离的少年,那个一路跌倒一路爬起学着长大的自己。我们的心中永远住着一些人,在我们的青春之路上,是他们带来了欢笑和泪水,悸动和希望,不管历时多久,他们都像星辰般亘古不变。
回忆不该让人沉溺哀伤,而是应该给予我们向前走的力量。当我们开始收起尖锐,从容背负起家庭的责任、生活的艰难,为了爱我们的人们成为了平凡的英雄,才发现青春并没有逝去——她还存在在那些泛黄的照片里、流转的旋律中,记忆中的笑颜依然灿烂,记忆中的自己,依然豪情万丈。
著名音乐人
庞龙在青春毕业季推出的
民俗音乐风格EP《藏在记忆里的歌》,受到
70后和80后,以及现今正面临毕业的90后的热捧,三首青春作品《藏在记忆里的歌》、《青春告别诗》以及《70后》在发布之初就悄然掀起一股青春感伤的热潮。
这次的新单曲EP中,庞龙不仅出演了《房车》
微电影,为其微电影演唱主题歌《藏在记忆里的歌》,还首次献声音乐
广播剧,以《藏在记忆里的歌》和《青春告别诗》为上下部,讲述“青春时代,每个男人心中都有一个
紫霞仙子的故事”。随着微电影和
音乐剧专业的热播,青春系列主打歌《藏在记忆里的歌》迅速登陆权威榜单前三甲。《藏在记忆里的歌》和《青春告别诗》凭借一把电箱
民谣吉他用简单的和弦弹拨出的旋律,轻松却有着一点感伤。在慢韵的节拍中多了一份成熟的沉淀和分分合合的纠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