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家讲坛
2001年CCTV-10播出的讲座
《百家讲坛》是中央电视台科教频道(CCTV-10)一档讲座式电视栏目,节目先后由聂丛丛万卫、曲志新等担任制片人。
《百家讲坛》追求学术创新,鼓励思想个性,强调雅俗共赏,重视传播互动。坚持“让专家、学者为百姓服务”的栏目宗旨,栏目在专家、学者和百姓之间架起一座桥梁,从而达到普及优秀中国传统文化的目的。《百家讲坛》栏目坚持不断培养专家、学者的公众意识,不断强化媒体为受众着想的服务意识。栏目选材广泛,曾涉及文化、生物、医学、经济、军事等各个方面,现多以文化题材为主,并较多涉及中国历史、中国文化。
节目于2001年7月9日开播,首播节目为《美与物理学》主讲人是杨振宁,每周一至周日中午12:00在中央电视台科教频道播出,截止至2024年1月,已经连出播出23年。播出以来,打造了阎崇年易中天于丹等多位学术明星讲师。《百家讲坛》先后获得中国原创科学教育类栏目、“全国优秀文化栏目”称号(2007年)、第20届电视文艺“星光奖”、十大中国中央电视台栏目等多个奖项,其中“星光奖”是中国电视文艺领域最为权威的政府奖,代表着中国电视文艺领域的最高荣誉。
节目历史
节目背景
《百家讲坛》是与中央电视台科教频道同时诞生的一档栏目,最初是科教频道定位不要和新闻争,不和娱乐争,要面向文化人,搞自己的文化。中央电视台科教频道创办初期有很多这样的栏目,像《子午书简》《当代教育》,都是一些文化和科技栏目,《百家讲坛》也由此应运而生。《百家讲坛》创办初期是没有收视率指标的, 2003年才开始用收视率作为衡量栏目的指标。
发展历程
《百家讲坛》创办于2001年7月9日,起初节目的收视人群定在高端观众,自然科学、人文科学概论,乃至饮食起居、养生保健。请来的专家都以专业性和学术权威性见长,结果收视效果并不理想。随后,第二任制片人对节目形态做了调整,降低了节目的“专业”性,2004年5月由著名清史学者阎崇年主讲的《清十二帝疑案》播出,使本来并不被看好的《百家讲坛》收视率一路飙升,一跃成为中央电视台科教频道收视率最高的栏目之一。
此后万卫作为节目的第3任制片人上任,确定了节目观众群为初中文化水平的受众,相继推出了易中天、于丹为代表的“通俗”派讲解方式,并且把这些学术专家推动成“学术明星”。从2004年开始,《百家讲坛》在荧屏上刮起了一股学术旋风。2005年,刘心武揭秘《红楼梦》,带来第二次飞跃。
2006年,易中天《品三国》,使《百家讲坛》关注度达到高潮,接着推出于丹的《论语心得》再创高峰,直接推动了“国学热”。
2008年11月21日,有媒体发表《清算百家讲坛:死亡倒计时,现在开始》的文章称,从中国中央电视台内部得知的最新消息,9、10月份《百家讲坛》收视率已跌到中央电视台科教频道的十名之外。这个曾经在社会上引发了学习传统文化热潮的电视栏目,再次被推到舆论的风口浪尖上。除了收视率下降,节目也受到越来越多的非议,一些专家学者和网友列举了《百家讲坛》过度娱乐化、独霸话语权、题材太陈旧等五宗罪。为此,《百家讲坛》制片人万卫回应,对于收视率不佳的报道,以央视收视率报告作为证据,斥责不实。但不否认《百家讲坛》确实遇到了“瓶颈期”,观众的审美疲劳、网友对霸道观点的不满,专家的屡屡挑错,《百家讲坛》走到了一条三岔路口前。万卫表示,节目组安排主讲人一直采取新老交替的方式,有学术根基、具备大众传播的表述能力和有亲和力,是百家讲坛选择主讲人的三大基准。
2009年,《百家讲坛》展开关于模式改革的讨论,制片人万卫说:“我们传播的不是学术观点,面对最普通的观众,我们要做的是启蒙和普及。”节目的定位并不是专家学者所期望的“担当国学传承重任”,而是对观众进行启蒙性的教育。
节目内容
节目形式
《百家讲坛》是一档讲座式电视栏目,目前每集时长约38分钟。栏目选择观众最感兴趣的选题,强调雅俗共赏,让专家学者为百姓服务,做学术大师与普通百姓之间的桥梁,打造属于栏目品牌效应的学术主讲人。栏目选材广泛,多以中国历史文化题材为主。节目内容以主讲人为主,以故事化、形象化呈现。在节目的编排上,注重设置悬念,以悬念隔断、牵引,使讲述不再平铺直叙,通俗易懂。
系列内容
节目列表
2013年
2014年
2015年
2016年
2017年
2018年
2019年
2020年
2021年
部分内容,以上参考资料
节目制作
制作团队
注:以上制作团队名单仅列出2023-12-29期片尾字幕
主讲嘉宾
节目部分讲师,排名不分先后。
节目特色
大众传播
《百家讲坛》的价值定位来讲,它是严肃的 学术文化表达平台,然后在收视率等因素的制约下,逐步向市场妥协。最开始,节目严格定位于精英文化,并以“文化品位、科学品质、教育品格”作为宗旨,但这 种高雅的精英文化因受众范围有限而无法取得较好的收 视效果,这是媒体市场化发展所不容许的,结果由于收 视率过低先后进行了三次改版。第一次改版后学术性色 彩变淡,第二次改版后主讲人的娱乐色彩开始变浓,第 三次改版后受众定位更加大众化。三次改版后,《百家 讲坛》开始通过增加趣味性较强的文化内容来迎合受众心理,在进行精心处理后传达给受众,自此便完成了精英文化大众传播的模式构建,为节目的成功奠定了坚实基础。
雅俗共赏
《百家讲坛》看似内容固定,但实际上很灵活,通常邀请学者以演讲、讲座等形式为受众传达精英文化内涵,强调雅俗共赏和理实结合,以扩大受众范围。内容上以历史、文学、人物和礼仪等实用性题材为主,且这些内容不仅是普通受众感兴趣的,而且是精英阶层所关注的,这也从根本确保了精英内涵雅俗共赏定位的实现。在经过一系列有益探索后,《百家讲坛》最终确定了精英内涵与大众需求相结合的价值定位,目标受众确定为具有初中以上学历背景的大众,不管从内容还是形式上看,知识性、趣味性、通俗性都很强的《百家讲坛》无疑充分满足了受众文化心理需求。
品牌延伸
《百家讲坛》 的品牌核心价值就是其节目宗旨,即“让专家学者为百姓服务”。经过长期发展,《百家讲坛》的延伸产品主要包括书籍和音像制品,这些延伸产品都属于参与传统文化传播的重要媒介,在《百家讲坛》品牌效应的支撑下,彰显了节目的核心价值,实现了电视品牌的另类延伸。如,易中天品三国》,于丹《论语》心得等系列书籍。
获奖记录
(资料来源)
播出情况
播出平台
播出平台:中央电视台科教频道 科教,播出时间:每日 12:00
收视情况
2004年5月,由著名清史学家阎崇年主讲的《清十二帝疑案》播出,最高收视率竟达 0.57%,平均收视率也在 0.17%以上,持续在科教频道一周收视排行榜中名列前茅。
据央视资讯统计2005年9月数据,2005年第一季度《百家讲坛》平均收视率一直保持在0.17%以上,在 CCTV-10的综合排名仅次于《周末讲述》,位居第二。中国中央电视台网站上的 300多个栏目中,《百家讲坛》点击率同样排在第二,仅次于《同一首歌》。
节目评价
大众评分
专业评价
《百家讲坛》 不仅是中央电视台科教频道的核心栏 目,也是在文化上起着非常重要作用的标杆性栏目。它对当代人的历史教育、精神文化 传承具有重大意义,成为大多数中国人了解 中国历史文化的重要渠道。(时任中央电视台科教频道总监金越 评价)
《百家讲坛》的影响不仅体现 在实现了精英文化的大众传播,弘扬了中华传统优秀文 化,更为文化创新和形式表现提供了全新范式,是电视媒体参与传统文化传播的典范。(《新闻研究导刊》评价)
衍生作品
易中天《品三国》
这套精装本由原《品三国(上)》《品三国(下)》合并而成。易中天的“品三国”是中国中央电视台“百家讲坛”节目基础上改写而成,用通俗的语言,讲述和评论了三国时期的历史,讲述和评论了曹操刘备孙权周瑜、诸葛亮等一大批人物,因其资料丰富、语言生动、逻辑严谨,引得了观众的好评和欢迎。平装本出版后,一直畅销,现已成为常销书。
于丹《论语》心得
这套书是北京师范大学于丹创作的哲学著作,首次出版于2006年11月,书以白话诠释经典,以经典诠释智慧,以智慧诠释人生,以人生诠释人性,以人性安顿人心,体悟经典的普适智慧。
百家讲坛(第一辑)
《百家讲坛》的精选集,由新世界出版社出版,首次出版于2002年4月,辑入了海内外著名专家、学者、名师的精彩演讲,演讲分为科学、人文、社会等专题。主讲各家选取既有学术价值又为大众关心的题目,形式上不拘一格,内容上学理性与实用性并存,权威性与前卫性并重,追求学术创新,鼓励思想个性,既强调雅俗共赏,又重视传播互动。
《百家讲坛》系列丛书
《百家讲坛》系列丛书(共13册),是由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出版,包括《社会的源动力经济》《与健康拉手》《企业的方向盘管理》《生命的奥秘》《建筑不是房子》《品读水浒传》《面对缪斯女神》《不停息的旋律》《华夏春秋志》《当茶遇到咖啡》《语言的方程》《探寻宇宙》《撼天之旅》共13册。
参考资料
百家讲坛_CCTV节目官网.央视网.2023-12-31
百家讲坛 的全部演职员.豆瓣电影.2024-01-10
CCTV-9 百家讲坛.央视网.2024-01-02
百家讲坛视频.央视网.2024-01-10
百家讲坛首页.央视网.2024-01-10
电视讲座节目.中国大百科全书.2023-12-25
百家讲坛 (2001).豆瓣电影.2023-12-27
易中天品三国 (2006).豆瓣电影.2024-01-10
于丹《论语》心得.豆瓣电影.2024-01-10
百家讲坛历年获奖一览.央视网.2024-01-10
百家讲坛首页.央视网.2024-01-10
于丹《论语》心得.豆瓣读书.2023-12-31
易中天品三国.豆瓣读书.2023-12-30
百家讲坛历年获奖一览.央视网.2024-01-06
百家讲坛(第一辑).豆瓣读书.2023-12-31
《百家讲坛》系列丛书.豆瓣读书.2023-12-31
目录
概述
节目历史
节目背景
发展历程
节目内容
节目形式
系列内容
节目列表
节目制作
制作团队
主讲嘉宾
节目特色
大众传播
雅俗共赏
品牌延伸
获奖记录
播出情况
播出平台
收视情况
节目评价
大众评分
专业评价
衍生作品
易中天《品三国》
于丹《论语》心得
百家讲坛(第一辑)
《百家讲坛》系列丛书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