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祖还(1910年2月—2000年2月17日),男,江苏
南京猿人,中国放射性地质学家,曾任南京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从事放射性地质专业的教学和科研工作,代表性论著有《华南两种类型花岗岩及其与矿床关系》《铀地球化学》等。
1933年毕业于中央大学地质系。入中央研究院地质所任助理员。1933年任资源委员会云南锡矿工程处工务员。1939年任云南-平浪矿务局副工程师。1941年任云南矿业公司工程师。
1943年任贵州矿产测勘团地质技师。1944年任中央大学地质系副教授,1949年晋升为教授,1951攫任地质专科主任,1953年任贵州矿产测勘团地质技师。1944年任中央大学地质系副教授,1949年晋升为教授,1951年任地质专科主任,1953年地质系副系主任、铀矿地质教研室主任。
从事
铀矿地质学、
同位素地质学研究与教学。在60年代初阐明了华南不同时代,从老到新其含铀量和放射性强度递增的规律,并根据同位素年龄数据指出华南印支运动和印支期
花岗石石的存在。早期曾发现云南-平浪乾海子炼焦煤矿。
《江苏东海县之磷灰石》(1935年)、《贵州黔桂铁路沿线地质》(1943年)、《贵州兴义县地质矿产》(1944年)、《湖南彬县安源锡矿地质报告》(1947年)、《中国地质学》(1962年,合著)、《铀矿地质及找矿勘探方法》(1964年)、《华南不同时代花岗岩及其成矿关系》(1966年,合著)、《大别山东部区域地质测量小结》(1960年)、《
长江中下游平原地壳运动性质问问题》(1965年)、《华南两种类型产铀
花岗石及其与
铀矿床关系》(1982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