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福安师范学校于1978年7月16日在福建省宁德地区
福安市工业路181号,主要培养小学教员,员工人数为119人。
学校历史
解放前
民国28年7月,省教育厅决定将三都初级中学附设简易师范科和霞安鼎联立初级中学附设简易师范科合并,成立省立霞浦简易师范学校,适值日军侵扰
宁德市沿海,被迫迁到寿宁斜滩,招收师范本科新生1个班,学生54名,全校共6个班,在校生206名。
民国29年3月,省立霞浦简易师范学校由寿宁斜滩迁至
穆阳镇镇,改名省立福安国民师范学校,借用穆阳
缪姓、王氏宗祠和当地
庙宇为校舍。不久,兴建教学楼两座。招收甲种简易科(初中文化程度,学制半年)5个班,入学学生236名。民国29年秋,学校扩大招生,除简易本科(高小毕业,学制四年)2个班104名外,还招收乙种简易科(学制二年)3个班,新生144名,丙种简易科(学制一年)4个班新生210名,并招收普通师范(初中毕业生,学制3年)新生20名,在校学生数达到545名。民国31年改校名为省立福安师范学校。民国32年丙简、乙简两科停止招生。当年
重阳节(10月7日),
福安市发生大刀会暴动,学校办公楼被焚毁,图书、仪器全部损失,师生7人遇难。事后,学校暂迁县城湖山上课。
民国33年2月,学校迁回穆阳,重建办公楼。
民国36年起实行春秋两季招生。民国38年春,在校学生普师10个班、394人,简师本科4个班,学生201人。解放初民国38年春,在校学生普师10个班、394人,简师本科4个班,学生201人。民国31年改校名为省立福安师范学校。
解放后
1949年12月10日,军管会接管福安师范学校。1950年春,开设小学教师轮训班和进修班。
1951年,开办师资短训班。1952年秋,校址迁到赛岐罗江,当年招收一年制速成班和初师班。1959年秋,学校迁到城关街尾,以原专区展览馆为校址。当时,增设二年制幼儿师范科1个班。
1952年秋,校址迁到赛岐罗江,当年招收一年制速成班和初师班。
1962年9月,在校学生数达900多人。
1964年秋,招收高中毕业生半年制师范1个班。
1966年6月“文化大革命”开始。1967年1月,学校停办。
1978年,福安师范学校复办。在新校舍未建成前,1978年招收的3个班寄在
福建省福安市第一中学和地区
福鼎市民族中学上课;1979年招收的3个班分别在
福安市、
福鼎市、
寿宁县和荣办分班;1980年招收的普师3个班,借用阳头小学上课;1981年秋季,普师科招收民办教师360名,学制2年,安排在古田西山原
宁德师范学院分校址设分校。
1981年秋季,普师科招收民办教师360名,学制2年,安排在古田西山原宁德师专分校址设分校。
1982年起,福安阳尾新校舍投入使用,至1990年先后建成教学楼、学生宿舍、音乐楼、办公楼、综合楼等共8座,建筑面积21000平方米,各类毕业生5197名,其中普师毕业生2787名。
多媒体教学是中师教学的新内容,1998年该校筹资建起多媒体教室。以陈伯清校长以班长的校领导身体力行,使全校上下形成了一股浓厚的抓教学、抓科研的气氛,“以质量求生存,抓教研促发展”,成为全体教师的共同行动。仅1998年,全校教师在各级报刊发表的教学科研论文就有77篇,其中获奖论文达10篇以上。
学校变革
上世纪90年代中期前,福安师范作为当时
宁德市两大教师基地之一,素有“闽东的园丁摇篮”之称。该校毕业生一度出现供不应求的现象。据校方不完全统计,该校培养的毕业生不下3000人,其中95%以上的人长期从事农村基础教学工作,为闽东的九年义务教育挑起大梁。
然而,由于农村人口结构开始发生转变,义务教育的适龄人口一年比一年少,农村师资渐渐出现了过剩。再加上教育部提出对农村基础教育师资结构进行调整,三级师范教育转为二级师范教育,也就是说,中等师范将退出历史舞台。于是,中等师范学校都开始走下坡路。2000年,
福建省各中等师范学校几乎全部停止招生。2001年开始,一批中师学校着手改革:或改制,或兼并,或停办。福安师范被逼到了最后的“十字路口”。
为了“突围”,福安师范在这一年,同永春师范、
仙游师范学校等7所学校,挂靠在
福建教育学院,招收5年制大专生,并试图打出“福建教育学院闽东民族分院”的牌子。但100多名的挂靠招收量,远没能满足福安师范现有教学规模的供给量,招收5年制大专生,也只是“治标未治本的权宜之计”,落实情况并不理想,因为一来没有收到省教育部门下发的相关文件,二来福建教育学院闽东民族分院没有被授牌。
经教育资源整合,福安师范学校在进入新世纪后,最终停办,现在已并入
宁德职业技术学院。福安师范学校最后一任校长
叶木全调任宁德职业技术学院副院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