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庄花猪是一个地方优良小型早熟脂肪型品种猪,该猪抗病力强,饲养粗放,易肥早熟,肉质鲜嫩,香甜可口,深受群众欢迎。官庄花猪是
福建省特有的25个地方畜禽优良品种之一。
简介
名称:官庄花猪
体型外貌特征:官庄花猪体型较小,耳大小中等,嘴较短,额宽,胸深,背宽平,腰微凹,四肢矮短,多为卧系,腹大下垂,躯干呈正方形。头部臀部黑色,余为白色,两色交界处有一灰色晕带,俗称“两头乌”。由于多年来不断杂化,偶尔有些猪背部有一块或多块黑斑,或不规则灰色晕带,嘴较长,额窄等特征出现。成年公猪肩略高于臀部,前躯较为发达,母猪乳头数为5~6.5对。
体尺、体重:官庄花猪是小型早熟脂肪型品种,
母猪3胎以后体型较为稳定。平均成年体重公猪75(65~85)㎏,母猪87.5(65~110)㎏;平均体长公猪98,母猪113(91~120);平均体高公猪45cm,母猪59(48~63)cm;胸围86 cm,母猪105(96~110)cm。注:该数据为2006年6月测定,调查♂3只,♀30只(3胎以上)平均计。
生产性能:8月龄公猪38kg,母猪56kg,成年公猪74kg,3胎以后母猪90kg,60日龄断奶至300日龄日增重300~400g,肥育期日增重可达450g,饲料转化率为4.4~4.8:1,300日龄屠宰测定结果:胴体重45.5kg,平均屠宰率为72.15%,平均瘦肉率37.4%,脂肪占胴体35.9%,6~7肋背部脂肪平均厚度4.4cm,平均背膘厚度3.64 cm,眼肌面积9.1 cm2,皮厚5.8 mm。对3头不满60日龄的乳猪屠宰测定,平均含板油75.83g。注:该数据为2006年6月测定。
繁殖性能:公猪性成熟年龄为3月龄,个别2月龄就出现爬跨,配种年龄7~10月龄,利用年限5~6年,发情周期为常年;本交公母比例以1:30左右为宜;
母猪性成熟年龄为4月龄,配种年龄为6~8月龄,利用年限8~10年,个别可达15年,发情明显,发情周期为19~22天,妊娠期为113~115天,个别118天;受胎率高、窝产仔数10.3头(经产母猪3胎,平均产仔数可达10头以上,最高达21头);初生重0.35~1.1 kg;
仔猪断奶重35~50日龄断奶4.3~7.6 kg/只;仔猪成活数20窝平均9.6头;成活率95.5%;产后疾患少、护仔能力强。注:该数据为2006年6月测定,调查♂3只,♀(3胎以上)20窝平均计。
抗病力与适应性:官庄花猪抗病力强,饲养粗放,通过对饲养区内散养户饲养的官庄花猪
种猪、
肉猪的健康调查和血清学监测,在管理粗放、营养水平较低、只做猪瘟与口蹄疫
新型冠状病毒疫苗的情况下,无一类传染病感染情况,近几十年来也没有发生过重大疫病,常发性的疫病为
仔猪黄
白痢、猪
气喘病。官庄花猪对饲养和环境条件有较好的适应性,在当地夏季最高温度可达35℃,最低温度可达-1℃,大部分采用闭舍圈养,即使部分
母猪通风、光照不够、日粮中
蛋白质水平低,粗纤维较多,不补充精料的情况下,母猪仍能保持发情明显、受胎率、产仔数较高的繁殖性能。在饲养管理上当地群众沿用传统饲养方式,宜粗不宜精,主要是小栏圈养、熟饲,采取吊架子育肥。对仔猪的饲养管理很细心,日喂5餐,饲料以豆浆、皮、粥为主,全价配合料为辅,中猪和大猪饲养较为粗放,只求喂饱,每餐喂料为煮熟的青饲料如野草、
食用野菜和
番薯藤加残羹、米糠、泔水和少许浓缩精饲料,
母猪在分娩前后一般加喂些玉米、大米及少量浓缩精饲料。此次调查与1984年调查相比较,官庄花猪成年公猪平均体重有下降趋势(86.3kg→74 kg),成年
母猪体型变大,体重上升较多(78.3kg→90kg),经产母猪产仔数有明显提高(8.4头→10.26头)。可能与饲养管理水平提高和引进外血杂交有关,因调查数量有限,并不具有全面性,有待于进一步调查研究。
产区自然概况
官庄花猪主产区
官庄畲族乡位于
福建省龙岩市上杭县县西北端,距上杭县城58公里,距龙岩市区123公里,为
长汀县、上杭、
武平县三县七乡交界地。北接
长汀县宣成乡、
羊牯乡,西连
武平县中堡镇,东与上杭县
才溪镇、
通贤乡接壤,南与
珊瑚乡山水相依,是三县交界的枢纽和物资集散中心,为上杭县四大圩场之一,是闽西仅有的两个少数民族乡之一。全乡辖有18个行政村,190个村民小组,7167户,29694人,土地总面积123平方公里,其中山林面积141765亩,耕地17525亩。客家
母亲河——
汀江自北向南贯穿全境,境内为山地、丘陵地形,北高南低,属南亚热带季风气候,温暖湿润,年平均气温16~20.6℃,年均降雨量1600-1900mm,平均相对湿度76%~77%,无霜期长(平均298.2天),海拔220~300m,土质为酸性红壤,有利于农作物大米、
番薯、小麦、大豆、花生、玉米、牧草等的生长,给养猪带来了丰富的饲草饲料及农副产品,是个典型的八山一水一分田布局的山区边界乡、农业乡。
历史和现状
官庄花猪是由
官庄畲族乡群众将广东南口花猪与
上杭县官庄乡土生土长的小型花猪经多年杂交选育而成的一个地方优良小型早熟脂肪型品种猪。一直被上杭县官庄、才溪、通贤、
南阳市、珊瑚、
武平县中堡、武东、
长汀县宣城、羊、涂坊、
连城县新泉等20多个乡镇的农户作为优良猪种广泛饲养。根据1982年调查统计,官庄族乡官庄花猪存栏有5万头以上,可繁
母猪3000头(
上杭县、
武平县、
连城县三县的繁殖母猪达6000头),每年可外销
仔猪7000头以上。但从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以来,特别是九十年代以来,受利益驱动,养猪追求高瘦肉率和生长速度,外国猪种大约克、
长白朝鲜族自治县、
杜洛克猪、汉普夏等受到市场的追捧,各地迅速推广,而瘦肉率低、生长速度慢的官庄花猪巿场空间受到空前压缩。加之外出务工人员的增加以及养殖业的低利润、高风险(巿场与疾病),使众多农民不再从事种养业,导致官庄花猪的饲养数量急剧减少,官庄花猪的发展日益维艰,几乎到其优良基因濒临消亡危险的处境。1982年调查时有繁殖
母猪0.6万头,1995年纯种可繁母猪尚存栏800多头,2001年纯种可繁母猪存栏300多头,到了2004年纯种可繁母猪仅存栏120多头,只是1982年普查时的2/100,可配种公猪仅存2头。2005年8月~2006年6月,根据闽农牧[2005]25号《
福建省农业厅关于开展地方畜禽遗传资源普查工作的通知》要求,在官庄花猪原产地及周边开展了官庄花猪品种资源的调查,存栏能繁母猪167头,
官庄畲族乡仅存栏能繁母猪60多头,公猪3头,至2009年12月纯种可繁母猪仅存栏90多头(主要分布在
上杭县官庄畲族乡各村、上杭县槐猪保种场、上杭县蛟洋乡杨梅坑、秋竹村,官庄畲族乡相邻的乡(镇)尚有少量饲养),只是1982年普查时的1.5/100,存栏
种公猪6头,属于临界家畜(按照
联合国粮农组织的界定:少于1000头能繁母畜或20头繁殖公畜的品种属于濒危家畜;少于10头繁殖母畜或5头繁殖公畜的品种属于临界家畜)。
保种建议
官庄花猪是福建省特有的25个地方畜禽优良品种之一,1985年被列入《福建省家畜家禽品种志和图谱》;1987年,由
福建省标准化计量局颁发为省地方品种标准;2002年10月,福建省农业厅组织专家普查后撰写的《福建省畜禽品种资源及保护规划》,将官庄花猪列为“濒危灭绝的品种”,饲养数量微乎其微,若不采取一系列行之有效的措施加紧抢救,遗传资源很快就会消失尽。近7年多来,同属于“濒危灭绝品种”的
福州黑猪、
平潭黑猪和
福安花猪等昔日
福建省名猪逐一消失,全省仅剩
闽北花猪和官庄花猪。
1、保种的必要性
官庄花猪数量急剧减少,保存数量微乎其微,若不采取一些行之有效的措施加紧抢救,遗传资源很快就会消失殆尽,保护工作迫在眉睫。未来畜牧业的竞争,就是品种资源的竞争,作为一种生物资源,官庄花猪具有不可再生性,它不仅是国家的一种战略性资源,而且是发展县域经济的战略性资源,这是一笔宝贵的财富。为此,必须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搞好资源保护和合理利用,防止基因进一步丢失,为畜牧业持续、稳定、健康发展提供保障。一旦灭绝,再想拿出几百万元乃至几千万元,也无种可保,正所谓“千金易得,一种难求”。对野生动物我们都想方设法保护,何况家养的种质资源。
官庄花猪性情温顺,耐粗易养,抗病力强,可适应粗放管理,可充分利用牧草、野草、
地瓜藤等农业生产下脚料,此外官庄花猪肌内脂肪含量高,肌纤维细,肉香味好,肉质细嫩,外貌特征独特(两头乌)不易被假冒,正如喜好
土鸡家鸭一样,适应了不少顾客消费的需求趋势,其优秀种质特性是经过漫长的风土驯化和产区百姓长期定向选择而形成的,是宝贵的生物资源,是生产绿色、有机食品的优质资源,是培育优良品种的宝贵基因库,是国外优良品种无法与其相比的。当前畜牧业生产已由数量型向质量效益型方向发展,人民生活将由小康向中等发达国家水平迈进,畜产品消费将更加注重质量和口味,而官庄花猪以其特有的味美、质佳符合这一发展趋势,符合消费者的需要,具有巨大的市场潜力。
官庄花猪抗病力、耐粗饲、瘦肉性状的遗传力高,经选育提高的效果显著。近几年来,我们对官庄花猪的杂交利用做了调查,发现用官庄花猪为第一母本,大约克为父本,进行杂交,窝产仔数可达9~13头,商品猪的全期日增重可达450克,饲料转化率达3.5∶1左右,胴体瘦肉率也可达48%左右,肥育性能和胴体瘦肉率良好,且商品猪的肉质好,能满足消费市场的需求。发展这种杂交猪生产既符合市场需求,又适应本地生态,且充分利用了本地资源。因此,官庄花猪作为优良的本地
母猪,在全社会大力推广外来瘦肉型猪,加速品种改良的今天,加强对官庄花猪的保种选育和开发利用工作,对养猪生产的可持续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从挽救、扶持和保护民族(
官庄畲族乡是
福建省为数不多的少数民族乡之一)地方特色产业的角度上来说,官庄花猪的开发利用也具有很大的意义。
2、保种方式
(1)由于官庄花猪处于临界状态,当务之急是增加数量和提纯复壮。因此,采用的技术方案是先兴建保种选育场,力争尽快采取积极措施在
上杭县境内建立一个官庄花猪保种选育场,开展官庄花猪的提纯复壮选育工作,巩固其遗传性能,扩大猪群数量,搞好繁育推广,为社会提供更多的优良
种猪,避免
种群的灭绝。
(2)建立保护区。在官庄
蓝塘猪比较集中、数量较多的区域分别划定保护区,在保护区内严格控制非官庄花猪种猪的流入,避免无计划的杂交、乱配,以保证群体纯洁。在保护区内开展系统选育,侧重体型外貌和繁殖性能,使官庄花猪的种群维持在一定数量和整齐度。
(3)采用闭锁选育与开放育种相结合的方法,在保护区内选择优秀个体充实到保种选育场中去,提高保种选育场种群质量。
(4)除采用传统活体保种外,依靠相关高校及科研院所做好包括精液、胚胎、体细胞以及有关基因的保护,以降低保种成本,提高保种效率。
3、保种措施
(1)做好宣传工作,宣传资源保护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使保护工作得到全社会尤其是各级领导和有关部门的理解、重视和支持,并制定规划,明确目标任务和保种重点,采取有力措施,尽快把这项工作启动起来,深入持久地开展下去。
(2)政策扶持。品种资源保护是一项具有明显社会和生态效益的公益事业,本身不一定有经济效益,应当争取各级财政设立专项保护基金,同时鼓励有实力的社会力量踊跃参与品种资源保护工作。
(3)成立专门的保种领导小组,抽调专业技术人员成立保种专职工作队,全身心负责保种的各项具体事宜,特别是技术与产品销售,解决养殖户的忧虑。
(4)加强消费者的引导。围绕市场需求,努力开拓消费市场,树立官庄花猪品牌,加大官庄花猪猪肉的开发力度,以满足中高端居民消费需求,利用
上杭县资源优势,创造条件,按绿色畜产品标准生产,把官庄花猪猪肉的品牌打响。
(5)动态监测。不定期开展资源动态监测,为科学保护与合理利用提供第一手真实资料。
所获荣誉
2020年5月29日,入选国家畜禽遗传资源品种名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