胸椎
参与支持肋和构成胸廓的作用
胸椎,外文名thoracic vertebra,位于脊柱胸段,共12个。从上向下,椎体逐渐增大,这与负重有关。胸椎参与支持肋和构成胸廓的作用。由椎体、椎弓和突起三个结构组成。
解剖结构
椎体的横切面呈心形,上位胸椎近似颈椎,下位胸椎则近似腰椎。在椎体侧面后份上下缘有上肋凹和下肋凹与肋头相关节,上肋凹一般较下肋凹要大。椎孔为圆形,较颈椎的要小。横突末端前面有圆形的横突肋凹与肋结节相关节。上下关节突的关节面近似冠(额)状位,上关节突关节面平坦,而下关突的则略凹陷。胸椎棘突较长,伸向后下方,彼此叠掩,呈覆瓦状,上下部胸椎的棘突较平,中部最斜。
第1胸椎的椎体的横径较矢状径大二倍,第2胸椎以下椎体横径变小,矢状径增长。横突自上而下逐渐变短。第5至第8胸椎棘突最长。
第1胸椎体侧有一个圆形上肋凹和半圆形下肋凹;第9、10胸椎椎体常只有一个上肋凹;第11、12胸椎椎体只有一个圆形的肋凹,横突短而无横突肋凹。
功能原理
胸椎有12个椎体承受压缩载荷,椎弓主要承受拉伸载荷,椎板短而宽呈迭瓦状,可防止胸椎过伸活动。关节突关节的关节面呈冠状位,因此允许胸椎有一定范围的轴向旋转活动,并对向前的移位有较强的抵抗作用。椎骨、椎间盘及韧带共同维持胸椎的稳定性。胸椎的稳定性明显高于胸腰段等其他脊柱区域,这主要归功于胸廓环的存在。在前方由肋软骨与胸骨构成胸肋关节,在后方则由肋骨头与相应椎体、椎间盘及横突形成关节。
影像学结构
1.正位。从整体看,12块胸椎排列整齐正直或稍向右屈。每个胸椎椎体都呈方形,上位椎体较小,向下体积逐渐加大。椎体上下两缘致密平坦,有时出现双影。双影是椎体前后缘分别显影的结果。椎体两侧缘略凹,使其上、下端各显外突。在每个椎体影内,两侧椭圆形的致密圈是椎弓根断面影。由于胸椎棘突都较细长且倾斜度不同,以致棘突末端位置各异。一般上、下位胸椎之棘突倾斜较小,其末端断面影常重叠于本椎体之下缘;而中位胸椎之棘突倾斜较大,其末端断面影多落于下位椎体之上半。沿各末端断面影向上,可以看出各自棘突的形状。在棘突上端与两侧椎弓根影之间为椎板,椎板大部分与椎体重叠。两侧椎板之上缘共同形成一下凹弧形,此弧形上缘的两端伸至两侧椎弓根影上方,并形成上关节突。在椎体两侧下角附近,椎板影下缘向下突出,形成下关节突。两相邻胸椎之上下关节突重叠构成椎间关节。椎体两侧各有向外突出之横突影。椎体间的椎间盘都不显影,只显示出透明的椎间隙。所有椎间隙都较整齐,其中上位之间隙较窄,向下逐个略有加宽。
2.侧位。整个胸部脊柱略有后突,构成胸曲。各胸椎椎体呈长方形,有时也现双边影,双边影系左右两缘的分别显影。一般椎体之前缘较平直,有的人其中部稍凹陷,使其上、下两端略向前突。随着年龄增长,前突逐渐明显,则称上、下唇。椎体后缘也较平直,其中部可见滋养血管穿通而造成的皮质中断。椎体向后延为椎弓根。椎弓根与肋骨小头重叠,多显影不清,唯其下缘即椎弓根下切迹显影明显。椎弓根上部上缘后端向上延为一尖形突起,即上关节突。椎弓根下缘向后下也延为一尖形突起,即下关节突。两椎相邻的上、下关节突构成椎间关节。上、下关节突之间为椎板,其后方向后下的突起为棘突。棘突也与肋影有重叠,只有根部显影比较清晰。
辅助结构
1、胸脊神经脊髓胸段发出的胸神经共12对,在同序胸椎下缘穿出,都有前支和后支。
2、胸段的交感神经与脊神经同行,可以称为内脏神经,调节指挥内脏的活动,其中胸心神经、内脏大神经、内脏小神经、内脏最下神经等,分别分管心脏、胃、肝、胆、胰、小肠和肾的功能。因此,胸椎的错位,与整个内脏功能及全身健康状况有极密切的关系。
参考资料

Warning: Invalid argument supplied for foreach() in /www/wwwroot/newbaike1.com/id.php on line 362
目录
概述
解剖结构
功能原理
影像学结构
辅助结构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