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视野中的文艺学
科学视野中的文艺学
《科学视野中的文艺学》是从科学文化与人文文化交叉融合的视野,重新解读、阐释文艺学的某些元理论,挖掘科学和文艺学之间潜在的科学与审美的因子及其相互融通的必要性、可能性和可行性,以期打破学科壁垒,更新学术思维,扩大学术视野,促使文艺学走出纯文学的疆域,建构具有综合性、创新性、前沿性和跨学科性的多维、多元的文艺学知识结构。
作者介绍
冯云 1943年7月出生于贵州都匀,原籍广东德庆,1968年武汉大学文学院毕业分配到黑龙江省。现任哈尔滨师范大学中文系教授、博士生导师、省级重点学科(文艺学)带头人、省级审美文化与龙江文学研究基地主任、中外文艺理论学会常务理事、中国文艺理论学会常务理事、中国马列文论研究会理事、黑龙江文艺理论学会名誉主席、省作家协会会员。主要著作有《文艺学与方法论》、《大荒野中的老牛仔—杨利民论》、《边缘文艺学》(合著)。主编《龙江特色作家研究丛书》、《太阳岛文论书系》、《北国文论书系》、《龙江当代文学大系》;在文学评论、文艺理论研究、文艺争鸣、文艺报等报刊上发表论文30余篇。2000年和2004年分获黑龙江省哲学社会科学优秀科研成果第九届、第十一届一等奖;黑龙江六个一批优秀人才、省级名师、享受国务院津贴。刘文波了,男,1935年生,哈尔滨师范大学文学院副教授,主攻文艺心理的生理机制、哲学认识论。发表有《认识论中的天赋形式初探》、《关于意识的物质性问题》、《论直觉》、《文艺创作与掷铜板》》、《物理世界图景与感觉世界图景》等数十篇论文及《文学概论》、《文艺学新论》(合著)、《边缘文艺学》《合著》等著作。
作品目录
本书吸收和借鉴了当代科学,尤其是后现代科学(复杂科学)所提供的新的前沿性学知识观、自然观、科学观、价值观以及方法,试图从科学文化和人文文化分离与融合的历史踪迹中,质询两种文化分离与融合的科学根源,探寻其融合的理论和实践基础;梳理并论证科学世界向生活世界转向的历史踪迹和表征;反思了科学祛魅的历史经验,提出“生活世界是科学文化与人文文化融合的新的价值尺度”,试图从自然和人类的生存论高度提升两种文化融合的历史必然性和迫切性,并为美学的日常生活的转向提供了又一科学理论和实证基础。本书运用当代复杂科学成果、非线性理论研究中国古代文学理论,尝试着揭示它的直觉形态、非线性体系、独特的理论路线和无可替代的精神价值、理论贡献和文化资源。具体到对古代文学发生理论、中国古代文学理论中物、意、言(文)多因、多维、多向的非线性活动过程所呈现出的模糊性,随机性,非因果决定论,从混沌到有序、再向更高有序的演化性,演化的多种可能带来的不可预测性等性质特征进行了阐释与论证。与此同时,还特别注重现代心理学对文艺研究由“形而上”向“形而下”、由“外向内”转向、文艺研究的影响和拓展的研究。
参考资料

Warning: Invalid argument supplied for foreach() in /www/wwwroot/newbaike1.com/id.php on line 362
目录
概述
作者介绍
作品目录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