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光石
具有特殊光学效应的宝石
日光石(Sun 岩石),又称太阳石或金星长石,是一种因其晶体内含有赤铁矿沼铁矿和云母等矿物包裹体而具有特殊光学效应的宝石。这些矿物包裹体在光线照射下会产生金黄色的耀眼闪光,形成所谓的“日光效应”,因此得名。日光石通常呈现无色至透明状态,其透明度是评价其品质的重要标准。透明度越高的日光石,其价值通常也越高。在颜色上,黄色至桔黄色的日光石,尤其是那些半透明且深色包裹体反光效果良好的样品,被认为是日光石中的上乘之选。
物理性质
日光石是呈肉红色并由于含鳞片状镜铁矿细微包裹体而显现金黄色闪光的奥长石,它属于斜长石的一种特殊光性变种,透明至半透明,橙色赤铁矿包体产生辉光。玻璃光泽,{001}及{010}解理完全,硬度6,矿物密度2.65-2.75g/cm3,许多物理性质如相对密度、折射率等都是随着成分的有规律变化而变化的。日光石属于双色性晶体,在不同偏振方向的光线照耀下会呈现不同的颜色。不只是日光石有日光石效应,几乎所有的斜长石都具备日光石效应。
简介
日光石、拉长石
化学分子式:NaAlSiO和CaAlSiO。
折光率:1.555-1.571,一般1.55,
双折射率:0.07
色散:0.12
硬度:6
密度:2.65-2.75g/cm
西方关于太阳石的古代传说,不管太阳在乌云后边或地平线下边,人们都可以使用太阳石来找出太阳的位置。太阳石学名日长石,属于双色性晶体,在不同偏振方向的光线照耀下会呈现不同的颜色。
产地
产地日光石最著名的产地是挪威。其他产地有俄罗斯、加拿大、美国印度墨西哥等。
产出环境
日光石主要产自伟晶岩和一些长英质岩脉中。这些特殊的地质环境为日光石的形成提供了必要的矿物质和适宜的温度压力条件。
名字由来
月光石的得名则是因长石晶莹剔透,由于内部有特殊的结构,而闪出淡淡的蓝色,好似幽静夜幕下的月光。
物品用途
导航定位
日长石在不同偏振方向的光线照耀下会呈现不同的颜色,被举向空中时,可以显出太阳的位置,即使是在阴天或太阳位于地平线以下时。公元980年,维京人的航船就到达了北美洲的沿海地区,在这个高纬度地区,天空总是阴沉沉的,能见度极低。那个年代没有任何能帮助人辩明方向的工具和手段,根据传说,这些北方人在长途旅行中,有一种魔力无穷的神奇工具为他们导航,这就是日长石。
维京人是利用光线偏振原理,从而找到自己的真实方位。他们利用方解石的双折射原理,不断旋转晶体直到重像两侧的亮度平衡。这种导航方式可能开始应用于12世纪,比欧洲人使用指南针的时间要早。
收藏
日长石产出比较少,多用于收藏,偶有做成饰品,多为玻璃仿制品。
参考资料
凝聚日光的宝石——日光石.今日头条.2024-08-08
日光石.科普中国.2024-08-08
目录
概述
物理性质
简介
产地
产出环境
名字由来
物品用途
导航定位
收藏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