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鹦鹉嘴龙
鸟臀目鹦鹉嘴龙科植食性恐龙
中国鹦鹉嘴龙(黑枕黄鹂普通亚种:Psittacosaurus 中华缺翅虫)是一种植食性恐龙,属于鹦鹉嘴龙科。这种恐龙的化石在中国山东半岛的晚白垩纪早期青山组地层中被发现。中国鹦鹉嘴龙是三角龙属的近亲,体型小巧,长约5英尺(约1.52米),头部色彩鲜艳,具有类似于鹦鹉的喙部特征。
形态特征
中国鹦鹉嘴龙是一类小型的鸟脚类恐龙,体长约1.5米。其颅骨短、宽而高,吻部弯曲并包裹着角质喙,因此得名。颧骨发达,外鼻孔小,前额骨位于鼻骨以下,下颞颥孔宽阔,枕骨孔发达,大于枕髁两倍。上颌和下颌分别有7至9个牙齿,齿缘光滑,齿根长,齿冠低。牙齿为三叶状,齿冠中棱前方各有2至4个小脊。颈部较短,颈椎6至9个,脊椎13至16个,荐椎5至7个。乌喙骨较小,乌喙孔未封闭。肠骨细长,肠骨上缘的棱脊粗壮,坐骨发达,略呈弯曲状。前肢比后肢略短,前足有四块腕骨,第四指退化,第五指消失。股骨比胫骨略短,跖骨约等于胫骨的1/2,后足仅第四趾退化。
分布范围
中国鹦鹉嘴龙的化石在中国山东半岛的晚白垩纪早期青山组地层中被发现。
栖息环境
鹦鹉嘴龙大部分时间生活在陆地上,尤其在低洼的湖沼和河流岸边最多,主要以水边的柔嫩多汁的植物为食。它们用坚固的角喙把娇嫩植物割切断,再用单列牙前后咀嚼而吞食。由于特化难于适应生活环境变化,故生存了较短时间,就绝灭了。
生活习性
鹦鹉嘴龙拥有锐利的牙齿,可用来切割、切碎坚硬的植物。然而,不像晚期的角龙下目,鹦鹉嘴龙并没有适合咀嚼或磨碎植物的牙齿。鹦鹉嘴龙吞食胃石来协助磨碎消化系统中的食物。经常在鹦鹉嘴龙的腹部位置发现胃石,有时超过50颗,这些胃石可能储藏于砂囊中,如同现代鸟类。
繁殖方式
一个保存极度良好的标本,发现于中国辽宁省义县组,是提供恐龙亲代抚育的最佳证据之一。这个标本有一个成年鹦鹉嘴龙(没有归类于任何一种),并接近34个天然状态的未成年鹦鹉嘴龙骨骸,这些未成年骨骸有三种尺寸大小。这些年轻个体年龄接近,在成年个体的下方缠绕在一起,但所有34个头颅骨都位于身体上方,可能为他们生前状况。显示这群动物被埋覆时都还存活者,这过程可能非常快速,原因可能是洞穴坍塌。未成年的骨头非常小,但已软骨内骨化。这已被当作亲代抚育的证据,因为这些年轻个体必须待在巢内,直到他们的骨头逐渐硬化。这些巢中的幼体数量,显示他们并不全部属于旁边的成年个体,显示鹦鹉嘴龙可能有某种共同抚育的行为,也许类似非洲鸵鸟。然而,年轻的鹦鹉嘴龙牙齿出现磨损,显示他们已能自己咀嚼食物,可能是早熟性(Precocial),但还是需要持续的亲代抚育。
物种学史
中国鹦鹉嘴龙是在1950到1953年间,于山东半岛白垩纪早期的青山组地层中发掘的。岩层厚达2000公尺,主要由火山碎屑岩夹杂火山岩石组成。在这个地层之中,最早发掘到的一只恐龙是中国地质学者谭氏在1923年采集的。在1989年夏季,当董枝明访问瑞典Uppsala大学时,发现了谭氏于1923年3月24日采自山东昌阳县青山东南区的一件尾椎骨,经鉴定属于蜥脚下目。根据化石的颜色和保存状况,确定其来自青山组地层。
相关物种
鹦鹉嘴龙鹦鹉嘴龙科的模式属,由古生物学家兼美国自然历史博物馆馆长亨利·费尔费尔德·奥斯本(Henry Fairfield Osborn)在1923年命名。鹦鹉嘴龙科目前包含另一属——红山龙。鹦鹉嘴龙科是除隐龙(可能还有朝阳龙)之外的最基础角龙下目恐龙。因为鹦鹉嘴龙科是角龙下目演化树的早期分支,所以鹦鹉嘴龙可能并非其他角龙类的直接祖先。所有其他角龙类的前掌有五个趾骨,而鹦鹉嘴龙的所有种只有四个趾骨。此外,在鹦鹉嘴龙的演化过程中,失去了眼窝与鼻孔间的眶前孔,但其他角龙类(以及大部分主龙类)仍保有眶前孔。第五个趾骨与眶前孔被认为不太可能在演化过程中再度出现。
参考资料
恐龙界的小萌龙鹦鹉嘴龙.陕西自然博物馆.2024-08-19
这样呆萌的鹦鹉嘴龙.搜狐网.2024-08-19
中国罕见化石标本.澎湃新闻.2024-08-19
目录
概述
形态特征
分布范围
栖息环境
生活习性
繁殖方式
物种学史
相关物种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