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暴眼
澳大利亚作家帕特里克·怀特作品
《风暴眼》是澳大利亚作家帕特里克·怀特的代表作品之一,这部长篇小说,通过一个腐朽的资产阶级家庭的崩溃,表现人们的堕落和绝望情绪,通过亨特太太的肉体死亡而灵魂苏醒的人格升华而传达了作者所希冀的“在绝望之后仍有期待”的强烈愿望。帕特里克·怀特,1973年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
内容介绍
《风暴眼》的故事发生在悉尼市郊一座豪华花园别墅里,镶着银太阳,奢侈而昂贵的花犁木床上,躺着年迈、垂暮的亨特太太伊丽莎白。年轻时她美貌绝伦,享尽了荣华富贵、权势和荣耀。两个并不爱她的儿女得知母亲已在弥留之际,冲着那笔不菲的遗产,匆匆从国外赶回来。儿子巴兹尔在挖空心思盘算如何攫取母亲的钱财的同时,也没忘记勾引母亲病榻前的美貌护士;女儿多萝茜为了争夺遗产,竟和男律师鬼混,以实现争取同盟的企图。母子三人间展开了一场激烈斗争。儿女们为了对付不肯轻易死去的母亲,从勾心斗角,同室操戈,到狼狈为奸,沆一气,从精神上、心灵上折磨她,促其早死。
儿女们觊觎财产的情景,亨特太太一目了然,她发誓要更顽强地生存下去,不能让其阴谋得逞。然而,她无法抗拒自然规律,还得听从上帝的召唤。这位曾用美貌和智慧叩开金钱大门、享尽荣华富贵的富孀,只能在荒凉孤寂的墓地里,才得到一角平静之地——风暴眼——大风暴中心的宁静点。亨特太太终于离开了人世,她的儿女心满意足地瓜分了大笔遗产后,立刻以种种借口逃之夭夭,去享受新的生活和乐趣。只有侍候过亨特太太的护士和佣工参加了简单的葬礼。
人物介绍
亨特太太
伊丽莎白·亨特年轻时靠美貌赢得了富有的农场主埃尔弗里德·耶利内克·亨特的爱情,并拥有享之不尽的荣华富贵,但是她对丈夫的一往情深并不以为然,“她不愿永远戴上艾尔弗雷德罩在她头上的温情脉脉的面纱”;但她也不是那种随心所欲甘愿与任何她喜欢的男人交靖的荡妇。有一次她对女儿说,“别以为我一贯淫乱,有一两次我是不忠,那仅仅是一种尝试,我想,对于大多数女人来说,性欲的乐趣的很大程度只不过是一种想象,在听任丈夫摆布时,她们想象着情人,在情人怀中时又惋惜丈夫无聊乏味的德行。”说到底,她是想以自己的花容月貌在爱情上更多地表现其女性美的魅力,而且也尝试去追求一种个人自由、幸福和欢乐的极致,所以她曾倾倒于一夜风流的情人—善变的政治家阿索尔·施里夫;同时,丈夫的朋友兼家庭律师的阿诺德·威勃德也曾令她心驰神往;后来,布龙比岛上邂逅相遇的生物学教授皮尔先生也曾使近70高龄的她心动不巳。
亨特太太的欲望像永远无法填补的黑洞,她在追求财富和权势同时,不断俘获男人来满足内心的虚荣并填补空虚。她的主要手段是美貌,见到她的人都被其美貌击败,对她屈尊俯就,任其摆布。她一直是核心,男人和女人都围绕着她,以种种方式为她效劳。她的子女尽管痛恨她,千方百计想毁灭她,但慑于她的威力,在即将达到目的时,还是成了她的手下败将。她不满足于丈夫的爱情,渴望享受不同的男人以满足自己的性欲。她像包法利夫人爱玛一样不在乎丈夫的感情,多次背叛丈夫对其他男人投怀送抱,情人有政客﹑律师和学者。在丈夫病危时才有点为自己的背叛感到内疚和自责。亨特太太对金钱与性的追求,就像处于饥饿状态的人对食物有强烈的本能欲望。那就是她的“本我”。而她利用美貌和聪明也就是她的“自我”得到了财富和权利,实现了“本我”愿望。
不过,她的放荡更多地表现为精神上的占有,而不是肉体上的被占有。不管怎样,由于她过分重视自己的幸福和追求,所以忽略了对丈夫的爱和对子女的关心,而且由于厌恶平庸的农场生活,她不惜别夫离子,一个人住在丈夫为她建造的莫里顿大道的别墅里。那里有成群的仆人、美丽的别墅、硕大花园里四季常开的玫瑰和经常举行的盛大家宴。相反,丈夫为了经营农场必须常年住在“库杰里”的乡下,在她的心目中,丈夫只是为她提供物质财富的工具。为了实现“爱情、自由、欢乐”的人生目标,她对贤妻良母的责任不屑一顾。不过,她的这种自私自利的欲望得到满足后也常常会不经意地陷人烦恼和自责之中,她有时扣心自问,“该不该抛弃这里(莫里顿)的一切,卖掉房子,把孩子送进寄宿学校,与埃尔弗里德·耶利内克一同回‘库杰里’,但是大城市灯红酒绿的奢侈生活对她这样一个风姿绰约的女人来说有着无法抗拒的诱惑力,她只想为自己活着,不愿为丈夫和孩子们作出牺牲。忠厚善良的艾尔弗雷德理解妻子的要求,曾经提出过离婚的建议,但是她又舍不得放弃丈夫为她提供的物质财富、权势和荣耀。就这样,鱼和熊掌都要兼得的亨特太太置丈夫的痛苦于不顾,年复一年,依然故我;然而,常年的郁郁寡欢终于使丈夫患了绝症,而丈夫竟然把全部财产都留给了不忠的妻子。丈夫的死以及他的宽容和大度使伊丽莎白常常感到罪孽深重,在孤独中度过了漫长的岁月之后她终于认识到自己的罪过,后来她在病入膏肓和弥留病塌的时日里曾反反复复地作了深刻的内省和自责。从威廉·霍尔曼·亨特夫妻的关系中不难看出亨特太太这一主要人物形象的荒诞性,从而也见出小说本身“荒诞”的主题意蕴。
伊丽莎白·亨特倔强的性格,出类拔萃的才能,足以抵消她对人的残酷与冷漠。在《风暴眼》中,她回顾了自己的一生,认识到自己是有瑕碧玉,最终达到了解自身的高度。经历了人世的沧桑之后,在临终前她悟出了人生的真谛。西格蒙德·弗洛伊德曾提出“死亡本能”理论,即死亡是生命的终结,是生命的最后稳定状态,生命只有在这时才不再需要为满足欲望而斗争;也只有在此时,生命不再有焦虑和纷争,所以生命的最终目标是死亡。亨特太太在等待死亡的平静中完全醒悟,在荒凉孤寂的墓地里得到永久宁静。
多萝茜
多萝茜接到母亲病重的消息后,很快飞回到母亲身边,但是当她与阔别多年的母亲重逢时,她并没有为母女间应有的亲情所感动,相反,用她的一句潜台词来说:“让我们来面对事实吧,我回来的目的,是要从一个老太婆手中诱骗一笔数目可观的金钱,她碰巧是我母亲。”作为女儿,有时她也爱母亲,但同时也恨她。原因有两个,其一,母亲的不忠导致了父亲的早亡;其二,母亲总是凭借自己的美貌而卖弄风情。女儿忘不了在布龙比岛上母亲为了取悦生物学教授皮尔先生而大大伤害了她的自尊心。一想起这些,多箩茜就恨得咬牙切齿,所以,在她看来,“万一诱骗不成,勒索就比较情有可原了”。再者,在她的心目中“母亲是一个最大的恶棍”,因此她想,“那就更难怪我了,如果诱骗不成,将一个老太婆或者母亲置于死地又算得了什么呢”,这样看来,由于嫉妒母亲的美貌和记恨母亲与她争风吃醋,女儿多萝茜对母亲的恨达到了无以复加的程度,尤其是每当母亲津津乐道地谈起布龙比岛上懈逅的皮尔教授时,女儿心中的愤恨就难以抑制,就更迫不及待地“要从肉体上消灭眼前这个人”,由此可见,她们母女俩的关系真是糟透了,这简直不是母女间的感情,倒更像情敌间的憎恨。
巴兹尔
实际上,巴兹尔与姐姐一样,对父亲在感情远胜于对母亲,但是父亲过世时,姐弟俩都没有回来为父亲奔丧,而是各自写了一封信表示他们的哀悼之情,仅此而已。其原因是父亲在遗嘱中写明:一切财产继承权归母亲所有,母亲百年后所余财产由姐弟俩均分。所以在儿子的心目中,母亲“仅仅是地球另一端的一个抽象物,一个发号施令者,一个安全的寄托”。因此,一接到母亲病重的消息,巴兹尔就从英国飞回到母亲这里。可是病入膏育的母亲还顽强地活着,竟然使回来“送终”的一双儿女有些急不可耐了,难怪巴兹尔说:“给母亲‘送终’说得过分了,我相信,不到她想死的时候她是不会死的。”亲生儿女急切地盼望母亲早点死去,让人费解。怀着这样的心情,巴兹尔看着病塌上的母亲——“她脱去了绣花长袍,摘下了珠宝,除去了脸上的油彩,两只眼睛像海滩上斑驳的贝壳,不断抖动的被单像似寿衣”,这简直不像是她的母亲,可是他所以来到这儿是“因为他今后的生活将依赖于这个‘老不死的’、讲究物质享受的老太婆的死亡”。正如母亲所预料的,她的儿子同女儿一样,也是来看她死了没有,并不是前来奔丧尽孝的,假若不是有大宗的遗产等待他们继承,这姐弟俩是绝不会亲自前来的。可是由于亨特太太弥留的时日太长,急不可耐的巴兹尔也乐得与姐姐密谋了一个计划——“必要时可以让她早点死”,这样看来,母子或母女关系竟然恶劣到需要谋财害命的地步了。这里作者又一次呈现了母亲与子女的关系极端。
创作背景
怀特的作品大多以澳大利亚为生活背景,反映了澳大利亚的社会风俗、生活方式、民族性格。澳大利亚风情成为作品的总底色。由于他特殊的生活经历,以及与英国的特殊关系,他的作品有着明显的欧洲文化尤其是英国文学的影响。
20世纪70年代澳大利亚后工业化与后现代化社会里普遍存在的“人与社会、人与人、人与自我”的矛盾与冲突。这是荒诞文学的经典主题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后重新崛起的西方资本主义世界的又一次顽强表现。不过,由于时代的不同,怀特所着力表现的不再是下层社会里人们为了衣、食、住、行而苦苦挣扎的“生存危机”,相反,他着力表现的是在物质甚丰而物欲横流的后现代化的资本主义社会里,人所面临的“孤独、痛苦”、“他人是地狱”般的矛盾与冲突,也就是说《风暴眼》展示了20世纪下半叶资本主义世界上流社会普遍存在的精神危机的种种图象。
作品赏析
主题
《风暴眼》突出的主题是“人在世界上是陌生的、痛苦的、孤独的、人生毫无意义、世界的终极是荒诞的”。其主题的深层内涵仍旧是“人与这个世界不协调、有矛盾”。
无疑,小说的中心就是那个病床上的亨特太太。在这里,作者刻意表现的是这么一种思想:心灵上的折磨,就是因为孤独。孤独是不可摆脱的阴影,铜臭窒息了一切,世态炎凉,人情冷漠,自私自利。正如《风暴眼》中的一个非常贴切的比喻:人人都是海岛。尽管与海水、空气相连,但谁也不会向谁靠拢。而且“最冷峻、最褊狭的海岛,莫过于自己的儿女”。具有讽刺意味的是,尽管亨特太太一生中不仅希望成为物质生活上的女皇,而且希望成为精神上的皇后。但结果,她的一生却是庸庸碌碌的一生、贪得无厌的一生,最终只能以便桶当宝座,在便桶上自己统治自己,在充当皇后的梦幻中倒毙在便桶之上。
从亨特太太的家庭关系中,可以看到澳大利亚与其他西方国家中存在着的人与社会、人与人及人与自我之间的种种矛盾和冲突。这种矛盾与冲突的普遍性存在恰好验证了萨特存在主义的三原则之一:即“世界是荒诞的,人生是痛苦的”。
“彻悟”是荒诞文学的社会意义之所在。它通过对现实生活和人生的大彻大悟而达到拍案叫绝般的醒世目的。弗兰兹·卡夫卡的经典著作《城堡》悟出的是人类的“生存危机感,萨特的《恶心》悟出了“社会的荒诞和人类的堕落无不让人感到恶心”;阿尔贝·加缪的《局外人》悟出的是“人在世界上是陌生的,他的所做所为是毫无意义的”;贝克特的《等待戈多》悟出的是“人类的未来是模糊不清的,未来是无法期待的”;而怀特的《风暴眼》所悟出的则是无处不在的人的精神危机感”。怀特认为,“这个浑浊的人类社会只有经过暴风雨的洗涤才能稍微干净一些”;“人只有经历过大苦大难才能在大彻大悟之后达到至福至乐的境地”,这也曾是他其他小说的主题之一。
怀特怀着对整个人类处境的悠远关注,把他的笔触深深触及人物的心灵,他对每个人物都不是做表面的肤浅的描写,而是透过人物偶然的行为,挖掘出埋藏在人们心灵深处的潜意识,从而深刻而真实地刻画出人的存在和本性。正如阿图·伍德维斯特在诺贝尔授奖辞里分析他的《人树》所说的那样:“尽管自然和社会扮演了重要的角色,但他的主要目的仍然是刻画人物的内心世界。小说中的人物,与其说是以典型或不典型的移民生涯,不如说是以独特的个性而跃然纸上。当怀特陪同他的探险家福斯进入澳洲大陆的荒野之后,那荒野就一首先成了演出弗里德里希·尼采式意志并为之自我献身的戏剧的一个舞之城”。当然,怀特的人生理想是有所暗示的,那便是风暴眼。亨特太太在布龙比岛度假的时候,因与女儿争风吃醋,多萝茜愤然离去,所钟爱的皮尔教授也不辞而别,只留下她孤身一人。骤然间,大海象一块黑墙扑面而来,狂风撕碎了她的衣服,她象一只昆虫在风雨中摇晃,不知不觉,她被卷入了风暴眼。天地平静,海鸟飞翔,所有的一切都融化在风暴眼中。她蓦然顿悟,自我是渺小的,占有欲和虚荣是那么卑微,风暴眼才是人生的真正境界,才是生活的真正归宿与本真,才是灵魂的栖息地与幸福归宿。当生命卸下最后的幕布,一切欲望、仇恨、虚伪都象海浪慢慢退出生命的苍海,只留下平淡与宁静。亨特太太终于走到了生命最后的风暴眼里。可是,她周围的一切芸芸众生却纷纷乱乱,处在现实人生的个体也许永远意识不到自身的处境,永远体味不到生命本真的风暴眼,只能在混乱、迷茫、挣扎中苦渡一生。
与一双儿女相比较,亨特太太虽然在痛苦孤独的一生中也没能找到自我,但是在弥留病塌期间,她在回忆和反省的屏幕上发现了自我。她知道自己一生罪孽的深重,由于自己的种种怪癖她曾经伤害了他人,甚至使许多人死于非命,丈夫的早亡常常使她感到自责和苦恼,儿女的叛离也使她痛苦不已。在她最后的日子里,她心中没有仇恨,有的只是反省、自责和赎罪感。不过,她并没有因此而放弃生活。在似梦非梦的回忆中,她试图再次追求人生的真谛。年轻时靠美貌获得的荣华富贵并没有带给她真正的幸福,由于极度的自私和贪婪,她曾为了追求想象中的“极乐境地”而过分地放纵自己,因而深深地伤害了身边的亲人,这使她在精神世界里成了孑然一身的乞丐。尽管如此,她仍旧坚强地活着,认为:“无论生活变得多么死气沉沉她都没有必要去寻死,”她只希望能够再次享受在布龙比岛所遇见的“风暴眼”中的那种摧枯拉朽之后而呈现的“纯洁、真实、安谧的极乐世界”。虽然在审视生活的过程中她发现并否定了自我,但作者通过她对人生真谛的执着追求而使她的人格得到了升华,这是一种否定和批判之后的肯定。《风暴眼》正是通过主要人物的“彻悟”,传达了小说的主题意蕴的。
同时,《风暴眼》比起怀特的其他作品具有更积极的意义,它不像他的其他小说如《幸福谷》中的一群毫无生活情趣、无所适从、麻木不仁的人在绝望之后投向毁灭,相反,通过亨特太太的肉体死亡而灵魂苏醒的人格升华而传达了作者所希冀的“在绝望之后仍有期待”的强烈愿望。
手法
情节极少
《风暴眼》离传统意义的小说最远的是几乎没有情节。怀特用梦贯穿起形形色色的人物,意象的片断、语言的碎片,飘飘忽忽,似梦似真,编织成一种恍惚迷离的感觉,把人带入一个梦吃般的艺术境界。他关心的是人,正如他对英国广播公司记者所说的:“对我来说,人物是至关重要的,情节我不在乎。”所以,《风暴眼》更象一部史书般凝重的散文,它诗意的幽默和深刻的意蕴真是一语难尽。
大框架上的荒诞
小说在大范围内采用了非理性的创作手法,即采用心理描述和精神分析方法以表现人物内心世界的真实,从而表现了大框架上的荒诞。同时作者也不回避对现实主义手法的巧妙运用—即在细节上追求真实。例如,小说中多次提到那场令亨特太太深有感悟的自然界的大风暴,在描写风暴肆虐且摧枯拉朽的过程中作者采用了现实主义的创作手法,通过细节的真实描写而使之具有强烈的感染力。小说特别强调了“风暴眼”的象征意义,使读者在大风暴的疯狂肆虐和风暴眼中的平静安谧的强烈对比中感到了一种震撼灵魂的力量。因此,可以看到作为荒诞文学又一力作《风暴眼》表现出来的该流派文学在大框架上追求荒诞和在细节上追求真实的艺术风格。当然此书的艺术表现手法主要是心理描述技巧,整个小说几乎都以梦幻、回忆、和心理对白贯穿始终。
意识流
小说通过内心独白和潜意识的描述,将主人公一生中不同时期的不同经历以及接触过的不同人物有机地串联起来。其一,通过亨特太太依稀的梦境,串联了她一生的理想、憧憬、情感和际遇,组成她生平经历的画卷;其二,通过亨特太太的某种直觉触发联想或幻觉,纵横交错,伸向四面八方。这种辐射式立体交叉结构的写作技巧,具有多声部、多色调、大容量的特色而别具一格。
在《风暴眼》中,亨特太太肉体是僵死的,可是,她的意识却异乎寻常地活跃。她躺在床上,就犹如躺在绵绵长长的梦境里,她的意识越过腐臭的空气,紧闭的窗户,飞到几十年前,她每一次生活经历,与丈夫貌合神离的关系,与别的男人的肉体关系。断断续续的梦境连续在一起构成她的一生。怀特把这种表现手法用在所有人物身上,从而使人物处于意识的漂流状态,每个人物都在想入非非,纷乱的思续如五颜六色的蝴蝶满天飞舞。多萝茜与母亲的律师交谈时,却想象着怎样与他做爱;德桑蒂护士守护着亨特太太,思续却越走越远。莱斯利·怀特把意识流、梦境、人物内心独白巧妙地融合在一起,深刻地剖析了人物的心理奥秘、人性的弱点和阴暗面,这是怀特最伟大的贡献。因为回忆的梦境与现实交错融合,时间在怀特那里获得了独特的存在方式,现实存在于梦幻里,梦幻显现在现实里,现实与梦幻,过去与现在成为同一平面上的存在,它们相互渗透,互相影响,从而增强了现实的容量。例如,当护士的手触摸亨特太太的手腕时,这只护士的手在亨特太太的脑海里回旋翻腾,幻化出她一生中接触过的父母、子女、丈夫、情人以及各色人物的手,闪现出一幅幅生动的画面,勾起了她对往事喜怒哀乐的种种思绪。可刹那间,亨特太太的意识又回到了现实,这个正在谈情说爱的漂亮女护士的手,又使她产生了新的感觉和联想。
为了适应刻画人物心理的需求,怀特灵活地从各个角度契入人物内心,于是,叙事人称不断转换。例如,第一章一开头是亨特太太与护谈话,全用的是第三人称,读者从正面了解她们的关系、她们的精神面貌、性格特点和心理状态。接着,亨特太太和德桑蒂护士各自陷入自我意识里,亨特太太开始“躺在床上、倾听她的方屋,她的思想和她的生活”。德桑蒂护士因刚才与亨特太太无休止的谈话,开始恼怒:“无论你愿不愿意,这幢房子将再由你掌管一段时间,除非那烫金大镜子一口吞下它那模模糊糊的密友,连同叮叮当当的瓷器和乒乒乓乓的镶嵌细工一并装入腹中。”第二人称的叙述视角,全读者直接走入人物的内心世界,倾听她的内心独白。怀特从作品中各个人物的视角展开叙述,在语域和视点上与人物的内心独白保持一致。这样,作者和人物的观点融为一体,读者也进入了人物的内心世界。
蒙太奇
蒙太奇是电影中用来表现事物多重性的一系列手法,如“多视角”、“慢镜头”、“特写镜头”、“闪回”等等。意识流小说家为了突破时空的限制,表现意识流动的多变性和复杂性,经常采用这类手法。蒙太奇分为时间和空间蒙太奇。时间蒙太奇是指人物在空间上是保持静止的,而意识却可以在不同的时间中穿梭。当亨特夫人的律师特伦特·亚历山大-阿诺德·威勃德来看望她时,她正躺在床上,意识一直处于流动的状态。在接下来的八页中,一直就待在她的意识中。时间忽而转到过去,忽而又转到现在,而亨特夫人一直待在床上,空间上是静止不动的。一开始,亨特夫人想到了阿诺德。“那么律师们呢?阿诺德·威勃德做了些什么呢?”接着,她又想到了以前他们第一次相遇的情景:“他到‘库杰里’来是送艾尔弗雷德为她买下悉尼市那块宅基的契约的吗?———绝不死在疗养院中,肯定不会死在极乐村里。——那次送契约是她第一次见到年轻的阿诺德吗?”她回忆起她买那块土地的目的。接着她又想到了将来,她可不希望死在疗养院。思绪一转,她又想起过去:在她丈夫阿尔弗雷德睡着的那个夜晚,当特伦特·亚历山大-阿诺德将衣服从沙发上拿起来挂到椅背上时,她闻到了一股湿湿的温暖气息。紧接着,她又想起了那些无聊的人开始喋喋不休地谈论她的房子。亨特夫人承认自己不能抵制那些美丽的和奢侈的事物给她带来的诱惑,从这里可以看出她的爱慕虚荣和物质主义。但是镜头很快又切到现在时,亨特夫人因为再也看不到那些豪华的房子而感到非常伤心,接着这个画面淡出,她和阿尔弗雷德又出现了。时间很快地从一个不确定的过去时转到了一个遥远的过去,她想起了当她的房子刚刚在库杰里建好时她对阿尔弗雷德大帝说的话。她说以后阿尔弗雷德可以用书房。接下来她的思绪又飘到了最近的过去时。“当他们又在‘库杰里’最后相处的那几个月痛苦的日子里,她也有同样的发现。”随后她又想起他们曾经一起看电影。在此之后,她还想起了第二次遇见阿诺德,并和他发生了关系。突然她的思绪被一阵响声打断,原来是巴杰里护士过来照看她了。这段回忆足以展示怀特是如何巧妙地采用时间蒙太奇手法来描写亨特夫人的意识的。
另一种就是空间蒙太奇。时间静止不动,而空间不停的变换。在第十章最后部分,巴兹尔和多萝西躺在了亨特夫人在库杰里的床上,在那里,亨特夫人几乎度过了她的一生。就在那个夜晚,他们的母亲死在了便桶上。“亨特太太已经从她的宝座上滑到一边去了,可两只手仍然死死抓住红木扶手。一边屁股,虽然已经干瘪了,在玫瑰锦缎皱缩成一团的地方却像象牙一般地闪耀着。那双眼睛透过面具呆望着。”怀特在这里采用了电影中经常出现的平行空间蒙太奇的手法,将两个场景有意并置在了一起,从而带来了一种强烈的震撼效果。躺在同一张床上的姐弟俩并不是因为爱而躺在一起,而是因为两人共同的金钱利益。当一切结束的时候,亨特夫人选择了死亡,而没有让她那两个一心为了夺取财产的儿女按照他们所想的那样将她搁置在疗养院。最后,姐弟俩瓜分了财产后就永远地分开了。讽刺的效果在空间蒙太奇手法的运用下得到了强化和突出。
象征
首先,小说以风暴眼做标题,正因为它具有独特的象征寓意。亨特夫人在布龙比岛上经历了一次台风,正巧进人了风暴眼一一风暴中平静的中心。她“趟水穿过木棍、稻草、死鱼、塑料娃娃等的残骸......走进这片静谧的世界。有关她女性的神秘已经被暴风雨砸碎了。现在她只是个生物,或者更象位于这块阳光宝石中的一点瑕:这块发射出耀眼光芒而同时又摇摆不定的宝石本身,以及上面的瑕疵什么的,之所以还存在,不过是上苍的恩赐罢了;其余的一切全被融化在风暴眼可以见到的这一光彩夺目的时刻里了,如果让她选择,她倒宁愿永远就这样下去。她宁愿躺下来,听凭自己成为回头看见的那堆废墟的一部分。”这时的亨特太太经过了风暴的洗礼的和人自然融为一体,达到了“她一生都在追求的完善的境界”,“品尝到了一种祛除了—即使十分痛苦地—人类弊病的自我的恬静。”风暴眼中的经历使她的灵魂得到了升华,形成了一种对生命更广泛更深刻的认识,也揭示了怀特的一贯主题:人必先经过地狱,才能上升到天堂。这一主题在他的作品如《沃斯》、《人树》等中多次重现。
此外,风暴眼还具有另一层象征意义。亨特太大行将就木这一事实在莫里顿大道掀起了冲天的风暴,虚伪的假面具被掀开,暴露在读者眼前的是散发着恶臭的蛆虫。儿女的自私卑鄙,律师的邪恶贪婪,护士的自恋,厨子的受虐狂心理等等丑恶现象,比真正的台风所造成的毁灭更加令人触目惊心。而这场台风的中心正是亨特太太,她才是风暴眼的化身。早年对荣华富贵的追求已经成为过眼云烟,精神的升华使她完美恬静如风暴眼,当她完成了精神的追求之后,肉体生命随之完结。风暴眼这一强有力的意象贯穿在小说始终,就是因为它本身所具有的壮观、安谧的特点。
便桶,这一污秽的容器,在小说中多次出现。“那便桶上刻着球形和漩涡状的花纹,扶手柄的末端精心雕刻成天鹅头型。便桶本身,假如你情绪不错,应该说多少有种威严感。”儿子巴兹尔,丈夫埃尔弗里德·耶利内克生病的时候都是用它,对亨特太太来说,便桶已经成了亲情和爱恋的象征。但它的意义还远不止于此,便桶还是她的宝座,她是女王,卧室是王宫,在这里她可以颐指气使,残忍地践踏护士,摆布厨子,嘲笑儿女,指挥律师。坐上便桶,她的精神便“具有足够的力量,以便能站立起来,坚定地朝水里走去,去再经历一次风暴,进人风暴眼。怀特曾经为亨特太太的死亡安排了多个不同的形式,比如吞服大量安眠药等,但最终作者还是让她死在便桶上。因为在这里,她可以更加充分地表现出对自己精神追求的肯定,对物质利益的唾弃,和对周围仆人及儿女的蔑视。
玫瑰因其艳丽和棘刺一向被作家们广泛地运用于文学创作。《风暴眼》也不例外。亨特夫人的屋前“玫瑰如云、轻盈摇曳”,是她奢华放荡生活的见证。“她胸前藏着许多玫瑰花(她的是白色的)。她搭下一大把白色的花瓣,如此慷慨,好像它们是纸或是肉制成的。她把花瓣统统扔在那些只会献殷勤的男人头上,扔在他们那些头发烫得漂漂亮亮、满脸嫉妒的妻子的脑门上”。玫瑰花是她精神上追求完美的象征。尽管她已经半盲,玫瑰花却仍然要摆放在卧室里,对她来说“玫瑰花闪烁、昏睡、沉思、跳跃,显耀着其困于尘世的肌体,在表达生活真谛的尝试中体面地失败了。”她的世俗的肉体无法和超脱凡尘的精神之间获得统一。最终只有肉体生命结束,精神才能象她所希望的那样。
社会影响
《风暴眼》写干1973年。作品淋漓尽致地揭露了金钱社会人际关系的混乱和冲突,并充分展示了人物内心的深刻矛盾,爱与恨、生与死的主题贯穿全篇。在《风暴眼》中,他使用的大量比喻,有的含义深刻,用心良苦(如把人比作海岛,不孝子女比作埋在子宫里的倒钩等等);有的信手拈来,只取其象征意义,未必有深的含义,不必将它们分析得玄而又玄;有的则牵强附会,荒诞不经,让人摸不清头脑,也许作者只想借此表示,这个世界本来也就是这么荒诞不经、无法捉摸的。
纽约时报》评论说:“很难用语言来描绘《风暴眼》的宏伟、睿智,以及对人类迷惘的忠实写照。一部成熟而优美的作品,每一段都值得细细品味。”有的评论家所说:“《风暴眼》是怀特二十五年中全部作品的大规模集中。”怀特的创作主题和表现手法在《风暴眼》中得到了充分的体现。有人说,怀特在《风暴眼》中重复了他前几部小说中的人物,因而毫无价值;但有的评论家却因此而推崇《风暴眼》,认为这部长篇小说是“怀特二十五年中全部作品的大规模集中”。在谈到其表现手法时,有位评论家给了这么一个形象的比喻:如果设情节为横坐标,设人物塑造为纵坐标,那么《风暴眼》就是一条沿纵轴而下的陡峭的抛物线
作者简介
帕特里克·维克托·马丁代尔·怀特(Patrick Victor Martindale White,1912-1990)澳大利亚小说家、剧作家,生于英国。1932年,怀特赴英国剑桥皇家学院研读现代语言,毕业后留英国。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他服役于英国皇家空军情报部门,赴中东工作五年,1948年回澳大利亚定居,先经营农牧场,后专门从事写作。
怀特的第一部小说是《幸福谷》(1939)、成名作是《人树》(也作《人之树》)(1955)。这部长篇巨著获“澳大利亚的创世记”之称,给作家带来国际声誉。
怀特的作品有明显的神秘主义、象征主义和现代心理分析学说的影响。他善于运用意识流的手法,大跨度地将情节与人物内心活动编织在一起,细致深刻地描绘人物的内心世界,给人一种迷离变幻的感觉。他曾对英国广播公司的记者说:“对我来说,人物是至关重要的,情节我不在乎。”他的小说大多篇幅浩瀚,用字冷僻,善于比喻和景色的描写。有人说他的小说是只有他自己才明白的天书,是文学味太重的散文。尽管对怀特的创作有争议,但评论界一致公认他是当今世界上富于才华并卓有成就的作家之一。
1973年获得诺贝尔文学奖
参考资料
风暴眼.豆瓣.
目录
概述
内容介绍
人物介绍
亨特太太
多萝茜
巴兹尔
创作背景
作品赏析
主题
手法
社会影响
作者简介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