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则焰,男,1983年9月生,现为
福建农林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副教授。2006年毕业于
福建农林大学生态学专业,2011年获福建农林大学生态学博士学位,2013-2014年
厦门大学访问学者,2014-2015年
加利福尼亚大学河滨分校访问者。
个人资料
吴则焰,长期从事森林生态学与分子生态学等方面的教学与科研工作,先后主持或参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教育部博士点基金、
福建省自然科学基金等多项课题研究,熟悉
种群生态学、分子生态学和濒危
植物保护方面的理论与方法,在国内外核心期刊发表论文30多篇,副主编国家级教材2部。
工作经历
2011年获福建农林大学生态学博士学位;
2014-2015年
加利福尼亚大学河滨分校访问者。
研究方向
长期从事森林生态学与分子生态学等方面的教学与科研工作,特别在濒危植物保护和植物化感作用领域开展了深入研究。
主要成就
1、近3年主要承担课题:
(1)《杉木根际关键微生物对化感物质的趋化响应介导连栽障碍机理研究》,国家自然科学基金,2016-2019年。
(2)《珍稀濒危植物谁送分子谱系地理学研究》(JA12118),
福建省教育厅资助项目,2012-2014年。
(3)《连栽杉木根系分泌物对根际微生物的定向选择及其介导连载障碍机理研究》,福建省教育厅资助项目,2016-2019。
(4)《基于创新型人才培养的生态学实践教学质量监控体系研究与探索》,
福建农林大学教学改革项目,2015-2016年。
2、近3年主要教学成果:
(1)《强化“四位一体”和教研相长理念培养生态学创新型人才》,2014年
福建省高等教育优秀成果
特等奖(排名第三)。
(2)《强化“四位一体”和教研相长理念培养生态学创新型人才》,2014年福建农林大学教学成果特等奖(排名第三)。
个人作品
1、Wu Z, Lin W, Li B, Wu L, Fang C, Zhang Z (2015) Terminal Restriction Fragment Length Polymorphism Analysis of Soil Bacterial Communities under Different Vegetation Types in Subtropical
面积 PLoS ONE 10(6): e0129397. doi:10.1371/journal.pone.0129397.(SCI3区,第一作者)
2、Wu Z, Haack SE, Lin W, Li B, Wu L, Fang C, Zhang Z (2015) Soil Microbial Community Structure and Metabolic Activity ofPinus elliottiiPlantations across Different Stand Ages in a Subtropical
面积 PLoS ONE 10(6): e0135354. doi:10.1371/journal.pone.0135354.(SCI3区,第一作者)
3、Sun GQ,Wu ZY, Wang Z, Jin Z.Influence of isolation degree of spatial patterns on persistence of populations.Nonlinear
动力学, 2015. doi:10.1007/s11071-015-2369-6. (SCI2区,通讯作者)
4、Wu Z, Lin W, Li JJ,et al. (2016) Effects of seasonal variations on soil microbial community composition of two typical zonal vegetation types in the Wuyi Mountains.Journal of Mountain Science, 13(6), 1056-1065. doi:10.1007/s11629-015-3599-2 .
5、吴则焰,
林文雄,陈志芳,等.
中亚热带森林土壤微生物群落多样性随海拔梯度的变化.植物生态学报,2013,37(5):397-406 .
6、吴则焰,林文雄,陈志芳,等.
武夷山市不同海拔植被带土壤微生物PLFA分析.林业科学,2014,50(7):105-112 .
7、吴则焰,林文雄,陈志芳,等.武夷山国家自然保护区不同植被类型土壤微生物群落特征.应用生态学报,2013,24(8):323-332 .
8、吴则焰,
刘金福,洪伟,等.水松自然
种群和人工种群遗传多样性比较.应用生态学报,2011,23(4):873-879 .
9、吴则焰,刘金福,洪伟,等.
孑遗植物水松不同年龄级种群遗传多样性的ISSR分析.生态学杂志,2012,(8):1911-1916 .
10、吴则焰,刘金福,
魏道智.国家精品课程转型升级为精品资源共享课的探索与实践——以
福建农林大学生态学为例.福建农林大学(哲学社会科学版),2014,17(3):106-109 .
11、吴则焰,
刘金福,洪伟,等.水松插繁殖体系研究.中国农学通报,2012(22):22-26 .
12、吴则焰,刘金福,洪伟,等.
孑遗植物水松种源高径生长的空间变异及其分形特征.东北林业大学学报,2012,40(12):8-10 .
13、吴则焰,刘金福,洪伟,等.孑遗植物水松(Glyptostrobus pensilis)
种群优势度增长规律研究.植物科学研究,2009,27(4):387-390 .
14、吴则焰,
刘金福,洪伟,等.孑遗植物水松(Glyptostrobus pensilis)数量性状间的相关聚类分析.北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9,10(4):358-361 .
15、吴则焰,刘金福,洪伟,等.中生代
孑遗植物水松种群遗传多样性的ISSR分析.中国植物园,2010,13:15-19 .
16、吴则焰,刘金福,洪伟,等.孑遗植物屏南水松
种群空间分布格局.亚热带农业研究,2008,4(1):36-40 .
17、吴则焰,
刘金福,洪伟,等.屏南水松天然林主要种群直径分布规律研究.林业勘察设计,2008,1:4-8 .
人才培养
承担课程教学
截止2016年,吴则焰承担农业生态学,生态学实验,生态学(双语)等5门本科生课程,并承担了高级生态学、现代生态学研究方法与技术等3门硕士、博士生课程。
主持精品课程
截止2016年,吴则焰参与《生态文明—撑起美丽中国梦》《生态学》等国家级精品在线开放课程、国家级精品视频公开课和国家级精品资源共享课3门,并主持《生态学》
福建省精品在线开放课程1门。
主持教改项目
1、《基于生态学国家级精品课程移动教学信息化改革实践》,教育部产学合作协同育人项目,2018-2019年。
2、《基于国家级精品课程的生态学数字化教材建设探索与实践》,福建省中青年教师教育科研项目,2017-2019年。
3、《基于国家级精品课程的生态学数字化教材建设探索与实践》,
福建农林大学重大教学改革项目,2017-2019年。
4、《生态学MOOC建设》,福建农林大学在线开放课程教学改革项目,2016-2017年。
5、《基于创新型人才培养的生态学实践教学质量监控体系研究与探索》,福建农林大学教学改革项目,2015-2016年。
6、《乡村振兴背景下生态学研究生教学培养路径的创新与实践》,
福建省教育厅教改项目,福建农林大学研究生教改项目,2020-2022年。
7、《新时代农林院校劳动教育课程体系的“四层面、四元化”构建研究》,
福建农林大学本科重点教改项目,2020-2022年。
资料来源:
教学成果
1、《农林院校生态类精品课程群建设的研究与实践》,2018年
福建省高等教育教学成果
特等奖(排名第2)。
2、《依托闽台区位优势与农林学科特色,构建创新创业人才“1234”培养模式》,2017年福建省高等教育教学成果
二等奖(排名第2)。
3、《强化“四位一体”和教研相长理念培养生态学创新型人才》,2014年福建省高等教育教学成果特等奖(排名第2)。
4、《强化“四位一体”和教研相长理念培养生态学创新型人才》,2014年
福建农林大学教学成果特等奖(排名第2)。
5、《以“挑战杯”为契机,践行创新创业一体化理念,构建农林类双创型人才“1234”培养体系》,2016年福建农林大学教学成果
特等奖(排名第2)。
6、《农林院校生态类精品课程群建设的研究与实践》,2018福建农林大学教学成果特等奖(排名第2)。
7、《生态文明战略背景下生态学学科“333”一体化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与实践》,2019年福建农林大学研究生教育教学成果
一等奖(排名第4)。
资料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