喙头龙目(Rhynchosauria)是一群生存在
三叠纪的
双孔类爬行纲,与主龙类有接近的亲缘关系。这些动物是植食性的,拥有矮胖结实的身体和强壮的喙状嘴。喙头龙类在三叠纪时期非常兴盛,在有些化石挖掘现场发现了40%~60%的该品种化石。
喙头龙类与当时的其他动物一样,分布于全球,在
盘古大陆各地都有发现化石。然而,这些繁盛的动物在卡尼阶之末忽然消失,可能的原因是它们赖以为食的二叉羊齿(Dicrodium)绝种。
喙头龙目的早期原始物种,如
中鳄和Howesia,体型较小,外形类似蜥蜴。这些物种的
颅骨类似早期
双孔类的杨氏蜥,除了喙状嘴和少数其他特征。较晚的进阶型物种,如
异平齿龙(=舟爪龙Scaphonyx),体型为中到大型,身长可达约2米。这些物种的头骨较短、宽广、呈三角形,头骨的宽度比长度还长,脸颊较深,
前上颌骨往前、往下伸长,形成上喙。宽广的头骨能容纳强壮的下颌肌肉。下颌也很深,当嘴部闭合时,下颌与上颌骨紧紧地闭合,类似小刀折回它的刀柄。这种剪刀状的动作可让
喙头龙切断坚硬的植物。喙头龙类的牙齿也很奇特,上颌的牙齿转变成宽广的齿板。后肢上有巨大的脚爪,被推测是用来挖掘根部与块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