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化古城,位于山西省
忻州市宁武县城西南70公里宁化乡宁化村,与山西
芦芽山风景名胜区相邻,有着“中国最小的宋城”的美称,还是山西省省级文物保护单位、中国AAA级旅游景区。截至2009年,古城内有村民五百余人,是周边人口最多的村落。
据史书记载:宁化古城初建于隋、
唐朝以后,由于地理位置的特殊,开始向军事城堡演变,朝廷不时着重兵守卫,曾为山西“卧牛城”(忻州)的“犄角”之一,乃历代
中国兵家必争之地。宋太平兴国四年(979年),正式置宁化县。金大定二十二年(1182年),宁化县升为
宁化州。古城建于宋太平兴国四年(979年),后历代均有修。宁化古城历史悠久,其文物古迹除了隋“
汾阳宫遗址”宫城遗址之外,还有宋、明、清三代修筑的城池建筑旧址,明清砖砌城墙遗存及关帝庙、宁化万佛洞、明代石窟寺、朝阳洞、旦板洞等古建筑。古城城池依山而建,由东向西倾斜,西城紧邻
汾河,古城
周长约2.5公里,城墙高10.33米,城墙大部分完整。该地保存有古代瓮城两座,一北一南,其平面布局呈正方型,置有二进重门,是明代在宋旧址上修复并加筑而成。
宁化古城在中国历史上,是非常重要的军事关隘,是当地的经济文化中心。古城当地有一种说法:大城有西安,中城有
平遥县,小城有宁化。由此可见,宁化古城在其历史价值方面具有一定的重要性。
据史料记载,
宁化县的建城史可追溯到隋开皇年间。初建时叫"隋阳宫",也称"
汾阳宫遗址",是
隋炀帝为巡猎避暑之便而设立的行宫,而后在此基础上建宫城,称汾阳宫。具体位置在今
宁武县宁化乡宁化村南。
清代《
宁武府志》记载:"隋汾阳宫,在县西南六十里,世传隋炀帝避暑处。"《
光绪山西通志》称隋汾阳宫城六里四十一步。《宁化志》称旧城六里二百九十七步。炀帝奢靡无度好大喜功,因起官而设郡。其与
大业四年(608)隋炀帝在宁武"天池"所建的"汾阳宫"(俗称"天池汾阳宫")并称"上下行宫"。从
唐朝以后,因
宁化县特殊的地理位置,开始由宫城向军事防御性城堡发展,朝廷不时驻重兵于此。清《宁武府志》记载,"宁化城,因隋汾阳宫城之旧城廓而筑之"。曾称"牛角城",为"卧牛城"(今山西忻州)的犄角之一。宋太平兴国四年(979),设立"宁化军口"并置宁化县。明代又在宋城的基础上加筑城墙,周方二里余,城墙高三丈一尺,东南北设壕,西南北置门,共建城楼9座,更铺13座,以及瓮城建筑等。
宁武县宁化古城——全国最小的宋城古宁化城,在宁武县城西南50公里处的
汾河之滨。城顺山势走向而建,居河畔一台地缓坡之上,
周长约2.5公里,依山傍水,风景独秀。宁化古城历史悠久,文物古迹众多。除隋“汾阳宫城”遗址外,还有宋城”旧址、明清砖砌城墙、关帝庙、万佛洞等,保存均比较完整,为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宁化城最早创建据传是在
秦汉年间。
隋朝将城拓展到六里四十一步。宋嘉佑6年,因西夏人侵扰隘口,设立
宁化军,宁化宋城的称谓即源于此。金大宗22年设
宁化州,又升为
刺史州,之后城池又改建、重建,在
清代曾驻旗军3000多名。过
悬索桥,到
汾河对岸,来到宋城,能见到残破的城门、瓮城、城墙、衙门、官道、
关帝庙、教场、
汾阳宫遗址和明代砖窑等古迹。与宋城隔河相望的万佛洞,建在宁城山的半山腰。拾级而上,逐渐看清宁城山巨大峭严流水冲刷的痕迹,门楣上刻着“万佛洞”三个大字,洞口两侧的石柱上刻着石联,两边的大石碣上,分别刻有题诗,记载了当年开凿的过程。明万历19年,建过不少驰名建筑的妙峰法师偕同一舟法师,云游毗卢佛道场芦芽山,途经宁城山,见到石壁峻峭,遂决定凿洞立佛,当年开工,历经5年完成。清同治10年,法号广空的祯秀法师,积资重建佛洞,历经10年,凿成以万佛洞为主的佛洞群。万佛洞里正中的
塑像是佛祖释迦牟尼,左边是弟子
阿难陀。相对而立的石柱上,彩绘着盛气凌人的站殿将,柱顶和四壁,原有密密麻麻的小佛,可惜已毁。回到
宁化县,向西进入管涔山谷,大约一小时车程,就到
芦芽山风景名胜区了。芦芽山海拔2754米,早在
唐朝就是毗卢佛道场,古代文人、僧侣都尊称为芦芽帝山,山顶一带曾有众多寺庙,因此叫“佛顶”。山顶曾有众多寺庙从
山脚到佛顶,先是一段台阶路,随即渐渐走进
原始森林。金黄的
针叶铺成“地毡”,踩上去轻盈松软,每走一步都是好感觉。秋天的气候带着凉意,正好省去大汗淋漓的狼狈。佛顶上3座石峰并肩而立,从第一座石峰到第二座石峰,必经束身峡,往下一看才知,两座石峰从山脚到峰尖相邻而不相连,只有侧身撑住岩壁,小心翼翼地脚踩两根
松属搭的桥,才能从黑幽幽的石缝中“绝外逢生”。小巧玲珑的太子殿,建在第三座石峰舍身崖的裂石上,位置十分险要,从“九桄梯”到太子殿,周围可驻足的空间很小,脚下是令人目眩的天涧,相传古人求雨,铜锣从这里掉下去,次年再来时,才听到落地之声。虽说得夸张,但极言其深!隔涧看,佛顶四周是小芦芽、山卧虎坪、石猴崖、紫峰崖、凤凰岭和看花台等十几座山峰,越过一片漫山的松涛,再看来时的公路,在林海之中细得像游丝……从
芦芽山风景名胜区下来,大约半个小时车程,就到了荷叶坪。荷叶坪海拔2874米,是
华北地区最大的高山草甸,一览无垠,还有池水荡漾,一个绝好的天然牧场,带着浓浓的野趣。宁化古城比较完整地保存着宋代建筑风格,从残存的城墙上可以清晰地看到岁月的痕迹。核心为
隋朝石料砌成,中间是宋代城砖,最外层包裹着明代的城砖。《
宁武府志》中的宁化城宁化城:宋嘉佑六年(1061年),以河西西夏人往来隘口,乃立
宁化军,因隋汾阳宫城之旧址,廓而筑之,金、元因之。明洪武二年(1369年)设宁化巡检司,山西都指挥使常守道帅官军来屯,将旧城六里二百七十步、南边关厢裁去,于城东山坡上,随地形势筑城二里一百九十七步,未完调去。五年(1372年),延安侯唐宗胜、千户唐成继成其功,城高三丈一尺,壕深一丈,城楼六座。十一年(1378年),改巡检为宁化守御千户所,隶山西都司。嘉靖中,改隶宁武。至万(历)十四年(1586年),土城以砖,当改宁化所,时设掌印千户、巡捕、城操
吏目各一。中有静乐仓,今仍为宁化巡检司。
城池依山而建,由东向西倾斜,西城紧邻汾河,古城周长约2.5公里,城墙高10.33米,城墙现存大部分完整。保存有古代瓮城两座,一北一南,其平面布局呈正方型,置有二进重门,是明代在宋旧址上修复并加筑而成。
宁化古城历史悠久,现存文物古迹十分丰富,除了隋“汾阳宫”宫城遗址之外,还有宋、明、清三代修筑的城池建筑旧址,明清砖砌城墙遗存及关帝庙,宁化万佛洞明代石窟寺、朝阳洞、旦板洞等古建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