黎灼灼(1905年5月22日—1990年6月15日),原名黎杏球,出生于
香港特别行政区。她出身于一个富裕家庭,自幼接受良好教育,能够说一口流利的英语,并对音乐、绘画及舞蹈有浓厚兴趣。1932年,黎灼灼前往
上海市并由此进入电影界,开始了她的演艺生涯。她的演艺生涯跨越了四十年,期间参与了多部影片的拍摄,包括默片、有声片、
官话片和
粤语片,以及电视剧。黎灼灼在1990年去世,享年85岁。
黎灼灼是香港电影之父
黎民伟的侄女,电视艺员
黎姿的堂
姑母,电视艺员
黎宣的堂姐。她与一批演员并称为“十二金钗”,这些演员包括
黄曼梨、
马笑英、
陈皮梅、
容玉意、
黎雯、
甘露、
李月清、
李倩颦、高伟兰、徐意、郑雯霞等。
黎灼灼的演艺生涯始于1932年,当时她在导演卜万苍的电影《人道》中扮演了一个反面角色,她的表演自然,准确地表现了人物的内心活动。“联华”与她签订了长期合同。她的第二部影片是《
三个摩登女性》,该片由
阮玲玉、
陈燕燕和她主演,黎灼灼在片中扮演追求物质享受、腐化堕落的有钱女人虞玉,她的表演恰到好处。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此后她主演了《
母性之光》。这三部影片使黎灼灼走红影坛。
1934年她回到
香港特别行政区,主演了
关文清导演的《
破浪》,随后又与
吴楚帆合演了《黑心符》,1935年她回到
上海市,一直在“联华”拍片,主演了《天伦(1935)》、《
迷途的羔羊》、《
慈母曲》、《
人海遗珠》等片以及《
艺海风光一:电影城》、《联华交响曲二:春闺断梦》等片断。1937年她回到香港,主演了
粤语片《
大地晨钟》等,
日寇占领香港时,她息影了。
抗战胜利后,她重返影坛,主演了粤语片《
羊城恨史》以及国语片《
朱门怨》等。1952年到1953年她在
天津市居住,不久又返回
香港特别行政区,在以后饰演的人物中多以老年人为主,如《紫微园的秋天》中的老太太。七十年代她是香港丽的电视台的基本演员,1972年她退出影坛,1979年离开电影界。
黎灼灼是“香港电影之父”黎民伟的侄女、电视艺员黎姿的堂
姑母和电视艺员
黎宣的堂姐。她家庭富裕,从小受过良好教育,能讲一口流利的英语。
黎灼灼活跃于影坛四十年,曾参加拍摄了几十部影片其中有:默片、有声片、
官话片、
粤语片,还有电视剧,她的表演细腻,无论正面人物还是反面人物,演起来都得心应手。她于1990年去世,享年85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