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座楼现为安徽省萧县
圣泉镇管线行政村。面积约4平方公里,居住村庄1平方公里。据说是
淮海战役国统区在此建立一个有三座楼的指挥部。区位优势明显,距淮海中心城市
徐州市仅30KM,距位于东南的县城仅12km,
利民河、新岱河两
淮河支流在村中交织,农业灌溉极为方便。村东有两条宽阔的柏油马路十字交叉,北直达
310国道(徐州-商丘公路)东、南均到圣泉乡中心,并接萧城。西到木集、马井等重要集镇。
以农业为主,主产小麦、玉米、大豆,分布种植有棉花、花生。另外盛产各类水果,以
葡萄、酥梨、水蜜桃为主。地下蕴藏煤炭资源,介于政府限制,暂未开采。
由于近年来打工热潮,改变了原有的单一农业结构,在2000年后,村里大部分青壮劳力都外出打工,主要集中在长三角地区。造就了主要的社会经济来源,村里处处盖起2层洋楼,但出于村委少于规划,村民房屋坐落位置参差不其,甚至出现占道现象。
村内沿袭祖辈流传下的风俗,邻里相亲倍加和谐,主要体现在婚丧嫁娶等重要节日上。以男方家结婚为例,村里亲友邻居提前两天准备酒席所需物品,结婚当日有
唢呐助兴,鞭炮音乐不断,村里大厨师现场开锅炒菜,亲友也是在新人家里集体吃酒席,新人要轮番敬酒,热闹非凡。结婚典礼(俗称拜堂)一般在当日中午12点之前举行,然后“入洞房”。之后女方还要随男方去祖坟祭祖。
村内现在也有了腰鼓队,“杜
嫦娥腰鼓队”比较有规模上档次,丰富了居民业余生活。村里还有许多朴实的村民也接受了广场舞的冲击,敢于融入社会新潮流。
原有三座楼小学在2000进行返修,校舍焕然一新,但教育资源依然匮乏,主要是没有老师继续任教,后来只开设一年级一下班级,最后由于周边小学的广告效应,大部分打工回家的父母希望子女有个好的教育,就陆续将孩子送到周围小学,甚至送到有车接车送的县城学校。现在的小学改成了村委会,经过了几年的发展,如今的村委会办公地点不断的变迁。
村里设正规卫生室一处,地方狭小,但是药价比较便宜,看病比较实惠,最新消息要合并农村医疗。村里十分缺乏村民娱乐设施,少儿无所乐,仅是打闹玩耍,老者无所趣,仅棋牌耗日。村里的土地没有最大化发展,分散进行种植,周边没有厂矿企业带动经济发展。希望政府部门能高度重视农村问题,大力支持发展农村经济,留住更多有才能、有干劲的大学生来补充农村新鲜血液,带动农村经济致富奔小康,实现全民富裕。让老人可以更好的得到照顾,做到真正的“老有所依、老有所养”,创建文明、和谐、干净、富裕新社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