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谷
中国古代所称的五种谷物
五谷原是中原地区古代所称的五种谷物,后也泛指粮食类作物。该词最早出自《论语·微子》,荷蓧丈人说:“四体不勤,五谷不分,孰为夫子。”
夏朝主要有谷、稻、麦、菽和糜等。商周,中国处于奴隶制社会的繁荣时期,人们所种植的农作物种类增多,并且国家大力支持发展农业,“井田制”实行集体劳作,提高了劳动生产率。这一时期还出现了完整的排水灌溉系统,人们开始使用粪肥、绿肥以及草木灰。这些条件使得商周时期的农业发展,逐渐淘汰了一些产量低口感差的植物种类。秦汉麦和稻的种植开始普遍,在北方麦的种植得到大力推广。《齐民要术》对南北朝时期之前形成的粮食栽种局面进行了记录,粟居首位,麦、稻则稍后于粟。而在唐朝的《四时纂要》中,已成为粟、麦、稻并称。在宋代,南方的水稻种类已是早、中、晚皆备,籼、粳、糯俱全。明朝时期,粮食作物基本上还是沿袭前代。但是这个时期,随着中国与海外交往的增多,中国粮食生产中占有重要地位的几种农作物如玉米、番薯以及马铃薯在这个时期从海外引入种植。清代前期(1840年前),在传统粮食作物种植上获得了较大的突破,主要表现在选育出了大量的优良农作物新品种。近代以来,随着杂交育种技术的发展,五谷的品种变得丰富。同时五谷不再是指五种粮食,而指的是谷类粮食的统称,“五”作为虚数,指众多的谷类作物。
五谷古代有多种说法,主要的有两种:一种指稻、黍、稷、麦、菽;另一种指麻、黍、稷、麦、菽。两者的区别是:前者有稻无麻,后者有麻无稻。古代经济文化中心在黄河流域,稻的主要产地在南方,而北方种稻有限,所以“五谷”中最初无稻。
名称由来
五谷一词最早出自《论语·微子》,荷蓧丈人说:“四体不勤,五谷不分,孰为夫子。”五谷古代有多种说法,主要的有两种:一种指稻黍、稷、麦、菽;另一种指麻、黍、稷、麦、菽。两者的区别是:前者有稻无麻,后者有麻无稻。古代经济文化中心在黄河流域,稻的主要产地在南方,而北方种稻有限,所以“五谷”中最初无稻。
历史沿革
传说炎帝梦见一只金丝鸟口中衔着一串金光灿灿的穗子而得到启发,于是叫人们播种,并制作农具教会人们耕作,从此中原地区的农耕文明得以产生。《白虎通·号》曰:“古之人,皆食禽兽肉,至于神农,人民众多,禽兽不足,于是神农因天之时,分地之利,制耒耜,教民农作……”。《新语·道基》曰:“至于神农,以为行虫走兽,难以养民,乃求可食之物,尝百草之实,察酸苦之味,教民食五谷”。依上述记载来看,古人认为农业产生的社会需要是因为“人民众多禽兽不足”而“难以养民”,所以需要寻求新的食物来源,于是就在“尝百草之实,察酸苦之味”等种种实践的基础之上发明了种植业
夏朝主要有谷、稻、麦、菽和糜等,《夏小正》即有关于夏代“祈麦实”“种黍菽糜时也”的记载;商代见于甲骨文的就有黍、稷、稻、麦和米(小米);周代则主要是粟、黍、稷、稻、粱、豆、麦、桑和麻等。周代由于文字系统已经较为完备,所以关于农作物的记述较多。
商周中原地区处于奴隶制社会的繁荣时期,人们所种植的农作物种类增多,并且国家大力支持发展农业,“井田制”实行集体劳作,提高了劳动生产率。这一时期还出现了完整的排水灌溉系统人们开始使用粪肥、绿肥以及草木灰。这些条件使得商周时期的农业发展,逐渐淘汰了一些产量低口感差的植物种类。《尚书·舜典》称当时人们种植的作物为“百谷”,而《周礼·天官·大宰》谓“九谷”,刘协时大司农郑玄注“九谷”为黍、稷、秫、稻、麻、大小豆和大小麦。在同一部书的《周礼·天官·疾医》中则谓“五谷”,郑玄注“五谷”为麻、黍、稷、麦和菽。这个时期种植的作物总的来说是比较多的,但是主要作物还是集中在几种上。
被誉为中国第一部诗集的《诗经》中有许多关于农作物的记载,如《王风·黍离》云:“彼黍离离,彼稷之苗”;《小雅·甫田》云:“黍稷稻梁,农夫之庆”;《小雅·采菽》云:“采菽采菽,之莒之”;《魏风·硕鼠》云:“硕鼠硕鼠,无食我柔。……硕鼠硕鼠,无食我麦。……"。从当时中国大范围来说,北方以种植较耐干早的粟当家,而南方则由于雨量充沛以种植水稻为主。《论语·微子》:“四体不勤,五谷不分。”
黍为先秦佳肴,常出现在古人饷客的宴席上。《礼记·月令》:“天子乃以雏尝黍。”《论语·微子》:“止子路宿,杀鸡为黍而食之。”汉时仍贵黍,《后汉书·逸民列传》注引《襄阳耆旧记》:“司马德超尝诣德公,值其渡沔上先人墓,德超径入其堂,呼德公妻子,使速作黍。”《三国志·魏书·常林传》注引《清介传》称沐并:“有志介,尝过姊,姊为杀鸡炊黍而不留也。”黍在汉代种植极广。
秦汉麦和稻的种植也更为普遍,特别是在北方麦的种植得到大力推广。《汉书·食货志》记载,董仲舒:“圣人于五谷最重麦与禾也。”在西汉时,种植麦子甚至引起了皇帝的重视。《汉书·武帝记》记载西汉元狩三年(公元前120年),刘彻“遣谒者劝有水灾郡种宿麦”;《后汉书·安帝记》曰:东汉永初三年(公元109年),刘祜“诏长吏案行在所,皆令种宿麦蔬食,务尽地力。”
中原地区北方禾类种得最多的是梁和粟。这可能是由于这两种作物谷粒较大,对水分要求不高,适应性强,味道可能也好一些的缘故。在南方则种稻业显得突出,而且已推广到北方的部分地区。《汉书·沟汕志》记:西汉哀帝时,水利家贾让曾向朝廷建议“多穿漕渠于冀州地,使民得以溉田……故种禾麦,更为粳稻”;《后汉书·秦彭传》有:秦彭在山阳郡(今山东省西南部)任知府“兴起稻田数千顷”;《后汉书.张堪传》:东汉时张堪任渔阳太守,“于狐奴(今密云区西南)开稻田八千余顷,劝民耕种,以致殷富”等问。可见在汉朝时期已经基本形成以“五谷”为主要粮食作物的局面。
齐民要术》对南北朝时期之前形成的粮食栽种局面进行了记录,粟居首位,麦、稻则稍后于粟。而在唐朝的《四时纂要》中,已成为粟、麦、稻并称,说明这个时期稻麦的种植比前代更加普遍。据考古发现,唐代洛阳嘉仓里收藏的粮食主要是玉蜀黍属喜米杜牧樊川文集》中,杜甫《忆昔》诗曰:“忆昔开元全盛日,小邑犹藏万家室。稻米流脂粟米白,公私仓廪俱丰实。”中唐以后,中原地区的经济重心向南推移,出现了“今天下以江淮为国命”。水稻在长江以南栽植面积逐步增大。
在宋代,南方的水稻种类已是早、中、晚皆备,籼、粳、糯俱全。宝庆四明志》载曰:“宋之谷,有早禾,有中禾,有晚禾。早禾以立秋成,中禾以处署成。中最富,早次之。晚禾以八月成,视早益罕矣。”南宋时期,江南地区的麦作物就得到充分的开发,南方人制作的面食并不逊色于北方巧厨,只是与喜米相比,江南麦产量相对较少。然而在北方,由于元朝国家机构和驻军的凝聚,大量的南方稻米被输送到大都各地,北方人也把稻米当作不可缺少的主食。这种南北交融的主食结构从元朝开始就被确定下来。
明朝时期,粮食作物基本上还是沿袭前代。但是这个时期,随着中国与海外交往的增多,中国粮食生产中占有重要地位的几种农作物如玉米、番薯以及马铃薯在这个时期从海外引入种植。清代前期(1840年前),在传统粮食作物种植上获得了较大的突破,主要表现在选育出了大量的优良农作物新品种。据乾隆七年(公元1742年)官修《授时统考》载有16省水稻良种3429个,谷子良种251个,小麦良种30余个,大麦良种10余个。此外,这个时期还在中国推广海外引进的一些高产农作物品种,如玉米、番薯、马铃薯、花生等,使之成为当时农民的主要农作物。
近代以来,随着杂交育种技术的发展,五谷的品种变得丰富,产量也取得了重大突破。同时五谷不再是指五种粮食,而指的是谷类粮食的统称,“五”作为虚数,指众多的谷类作物。
谷物介绍
稻,指水稻,稻谷去壳后称糙米,糙米碾去米糠层即可得到大米。大米是全世界一半以上人口的主要食物。水稻是中国产量最大的粮食作物,中国大部分省份都可种植水稻。水稻分为很多类型,按形态特征分为籼稻粳稻,按成熟期可分为早稻、中稻和晚稻,按淀粉结构不同可分为粘稻和糯稻等等。百姓通常以南方米和北方米来做区分,南方米主要是籼稻米,生长周期短,一年多次成熟,煮熟后米饭较干、松,食用时一般磨成粉再制作成米粉、米糕等食物,而北方米主要是粳稻米,生长周期长,一年成熟一次,一般以米饭形式食用。
黍(shǔ),即黄米,又称糜(méi)子、黄小米,颜色和小米相近,但是黍并非是小米,体积上也比小米稍大,将米煮熟后有粘性,可以酿酒、做糕。
稷(jì)又称“粟”“谷子”,生长耐旱,品种繁多,俗称“粟有五彩”,有白、红、黄、黑、橙、紫各种颜色的小米,也有粘性小米。小米原产于中国,小米的祖先是一种狗尾草。稷在的中原地区古代很长一段时间内都是最重要的粮食。古人以稷代表谷神,和社神(土神)合称为社稷,后来以社稷作为国家的代称。
小米性味甘咸,微寒,具有和中健脾除热,益肾气补虚损,利尿消肿的作用,适用于脾胃虚弱、反胃腹泻、体虚等人群。同时小米中的铁、胡萝卜素、维生素B1、B2的含量均高于大米。其所含丰富的色氨酸,可轻松被人吸收,色氨酸会促使分泌五羟色氨酸促睡血清素。
麦,包括大麦、小麦。小麦是五谷中唯一起源地并非中原地区的谷物品种。它是一年生或两年生的草本植物,是中国北方重要的粮食作物,子实可食用,也可酿酒、制糖。麦主要有大麦和小麦两种。大麦古称作辉(mou),也写作牟《孟子·告子篇》云:"今夫麦,播种而耰之。"赵岐注:"辉麦,大麦也。";小麦称作来。《诗·鄘风·桑中》称“爱采麦矣。”《诗·鄘风·载驰》讲:“梵梵其麦。”东汉·许慎说之解字》中记载:“麦,芒谷。”《聊斋志异·狼三则》记:“野有麦场。”明朝袁宏道的《满井游记》有“麦田浅鬣”。小麦去皮磨成面粉可以制作面包、馒头等食物,发酵后可制成啤酒、乙醇、白酒等。
菽先是豆类的总名,后演化而变为大豆的专称。它包含黄豆、绿豆、红豆、黑豆粉青豆等。均是一年生草本植物,其中大豆易于栽种,产量较高,在中国东北、华北和华东地区栽植面积较大,古代常用来救济灾年。按大豆的种皮颜色可以划分为黄大豆、青大豆、青仁黑豆,其它还有褐色、棕色、红色等单一颜色的大豆,但日常以黄大豆和黑大豆最为常见。大豆最常用来做各种豆制品、榨取酱油酿造酱油和提取蛋白质。大豆中含有丰富的优质蛋白质、不饱和脂肪酸、钙、钾、B族维生素、异黄酮等,对降低胆固醇、预防心血管疾病、防治骨质疏松症等都有良好作用。
高粱属于一年生草本植物。它的秆比较粗壮,高2米,横径2-5厘米。叶鞘无毛或稍有白粉;叶片线形至线状披针形,长40-70厘米,宽3-8厘米,表面暗绿色,背面淡绿色或有白粉。果实呈淡红色至红棕色,两面平凸。高粱成熟后,将籽粒脱壳加工后即成为高粱米,可作旱粮食用。高粱米含有蛋白质、脂肪、糖类纤维素烟酸、多种维生素以及钙、磷、铁等多种矿物质,味甘、涩,性温,有益脾温中、涩肠止泻的功效。
薏米,性凉,味甘、淡,归脾、胃、肺经,能健脾渗湿、清热止泻,用于水肿、脚气、小便不利脾虚泄泻等。同时薏米有预防肿瘤、提升免疫力、改善血糖等功效。可将薏米与大米熬粥,能使肿瘤患者食欲增加、减低放化疗的毒副作用。
麻是桑科,一年生草本,雌雄异株。茎部韧皮纤维长坚韧,可供纺织。也有学者指出古代食用之麻为芝麻,而不是蓖麻(即苴麻)。芝麻,又名脂麻、胡麻,是胡麻的籽种,一年生直立草本植物,高60~150cm。它遍布世界上的热带地区以及部分温带地区。芝麻是中原地区主要油料作物之一,具有较高的营养价值和经济效益。
谷物文化
五谷种子粮食画,简称“五谷画”或“粮食画”,也可美其名曰“五谷艺术”,西北部分山区称之为“粮艺”、“谷艺”、“豆塑画”、“百米图”、“米画”等。五谷是中国传统原始的美食,五谷粮食画则是中国一种古老的汉族传统艺术,舌尖上的美画。五谷粮食画是五谷文化的艺术体现,是五谷文化的艺术写照。五谷”在佛教和道教规仪中,地位极高,被视为夺天地之精华的吉祥物,民间则将“五谷”作为玉貔貅之宝,故用之作画。它是以各类植物种子和五谷杂粮为本体,通过粘、贴、拼、雕等手段,利用其它附料粘贴而成的山水、人物、花鸟、卡通、抽象等形象的画面,运用构图、线条、明暗、色彩等造型手法,对其进行特殊处理所形成的图画。每幅五谷粮食画都要经过特殊工艺处理,采用永久保存技术,可将作品长期保存和收藏。五谷粮食画在流传过程中名称众多,依据民间传统,叫五谷粮食画,简称五谷画或粮食画。西北部分山区称之为粮艺、谷艺、豆塑画、百米图、米画等。
北碚区五谷粮食画,初起于唐,盛于清,清朝从乾隆始,曾做一度成为重庆府敬献皇帝之贡品。相传清朝乾隆初年中原地区大旱,粮食生产和国粮储备全面失控。下级官员中饱私囊,朝廷大员、州县衙门与地方势力勾结,欺压百姓。爱新觉罗·弘历十分愤怒,派钦差大臣前去调查。钦差大臣路过四川重庆府,老百姓向钦差申诉官员如何克扣官粮、欺压百姓。钦差听后大怒,便想出一法,为了更加体现粮食的金贵和引起皇帝对粮食的深度重视,钦差让民间艺人用五谷杂粮做成万言书。这份特殊的万言书转呈皇帝后, 乾隆皇帝十分重视这份表文,将其存放。到乾隆执政六十载时,那已是五谷丰登、国泰民安,社会繁荣昌盛。这时重庆府别出心裁地用五谷杂粮做成另一副表文,叙述了乾隆执政六十年的功绩和当时的繁荣景象。以五谷述说着五谷丰登,映射国泰民安。这份特别的贺礼让看烦了奇珍异宝的乾隆大帝喜爱不已。
相关食谱
参考资料
优缺点
五谷维生素B1的含量高。维生素B1是一种水溶性维生素,它的重要作用就是能作为辅酶参加糖类代谢。另外,维生素B1还能增进食欲,促进消化,维护神经系统正常功能。本来水稻、麦子的维生素B1含量并不比粗杂粮少,但是加工成精米后维生素B1就有大量损失。五谷含有较多的粗食纤维。膳食纤维被称为人体的“第七营养素”(前六种营养素是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维生素、矿物质和水)。它的的主要作用有降糖、降脂、减肥、通便、解毒防癌和增强抗病能力。它还可以中和人体酸碱度。杂粮食物偏碱性,可中和人体酸性环境,缓解疲劳,增加体能。
过量食用五谷会影响人体机能对蛋白质、无机盐以及某些微量元素的吸收。过多的纤维可导致肠道阻塞、脱水等急性症状。长期过食五谷,还会影响吸收,使人体缺乏许多基本的营养元素。五谷中的纤维素还具有干扰药物吸收的作用。它可以降低某些降血脂药和抗精神病药的药效。
相关评价
“五谷”的出现标志着人们对农作物已经有了比较清楚的分类,“五谷”的不同解释只是表现了不同时代、不同地区粮食作物构成的差异。(科普三农 评)
目录
概述
名称由来
历史沿革
谷物介绍
谷物文化
相关食谱
优缺点
相关评价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