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洞镇,甘肃省酒泉市肃州区下辖镇,地处肃州城区南端,祁连山北方,东隔洪水河与东洞乡相望,西接嘉峪关市,南接肃南裕固自治县祁丰区,北接酒泉南郊工业园区,总面积224.9平方千米。
明洪武年间在洪水河两岸移民屯田,西岸渠道称西洞子坝,故名西洞。1950年设西洞乡,1958年并入文殊公社。1961年设西洞公社,1983年改乡,1985年置镇。上世纪70年代,西洞人在洪水河峡谷间筑起70级盘山通道,建起引取河水的现代化干渠,西洞成为了
祁连县北坡下的葱茏沃野。
西洞镇积极发展以桃、杏、梨、
苹果为主的特色林果产业,助推精准脱贫步伐,助力乡村旅游业发展。近年来,西洞镇在推进产业富民过程中,积极引导农户调整产业结构,鼓励农户因地制宜发展特色大蒜种植,截至2021年7月,全镇大蒜种植面积已达到5100多亩,西洞镇逐步探索并形成了大蒜种植、储藏、交易等完整的产业链条,有效拓宽了群众的增收途径。
简介
镇域所处西与
嘉峪关市接壤,南与
肃南裕固族自治县祁丰区为邻,
酒泉市高新技术工业园区位于区内,214省道线、312国道线、
兰新铁路贯通全镇;
酒泉站位居镇中,年客运量40万人次,货运吞吐量60万余吨,是酒泉市最重要的客货运输、物资集散地和农副产品运销重要“港口”,同时,也是肃州区乃至酒泉市对外交流的重要窗口。
历史沿革
西洞镇有悠久的历史,是以明代水利设施而得名,其农业灌溉用水全靠
祁连山脉融雪,因洪水河从镇境东南部出山,激流冲刷,使河床陡峭幽深,水流湍急,两岸引水极难。据《肃州新志》记载,在
明朝洪武年间(公元一三六八年)大将
冯胜平定河西,在
酒泉市移民屯田,为了引水灌溉,千户曹斌、集夫匠在洪水河两岸凿壁穿洞,挖天井,使洞串连,井进相通,蜿蜒曲折,引水上岸,称西岸的渠道为西洞子坝,故名“西洞”。西洞由于水利的兴起,大面积开垦种田,使
农业经济学有了较快的发展,改变了昔日衰微破旧、满目疮痕的凄凉景象。1950年建政后,划归酒泉市西店区,1953年划归西南区,1955年撤区后合建为西洞乡。1961年改为西洞人民公社,1966年因“文革”改名为向阳公社,1971年恢复原名西洞公社,1983年因体制改革易名为西洞乡,1985年四月经省政府批准撤乡建镇。
地理环境
西洞镇内地形南高北低,呈倾斜盆地状态,
平均海拔在1465米—1675米之间,坡度为20—100之间,地形平缓,水源均发源于南部
祁连山脉。西洞镇属
温带干旱气候,其气候特点是:温差大、
降水少、蒸发量大、日照长、寒暑变化较大,是典型的大陆型气候。全年平均气温7.9度,昼夜温差13.9度,全年平均降水量85.6毫米,8月份最多为21.2毫米,1月份最低为1.4毫米,年均蒸发2191毫米。平均无霜期135天,日照时数3033小时。镇域内主要河流为洪水河,发源于祁连山,属
内陆河系;此外还有一些时令性的河流,河水受冰雪融化、降水和
基岩裂隙水补给,出山口流向
东北地区;水质好,适用于饮用和农田灌溉及工业用水要求。
基本概况
西洞镇辖7个行政村,58个村民小组,1个街道办事处,中央、省、地、市驻镇单位90多家,总人口12658人,(其中:农业人口7668人,非农业人口4970人),耕地面积24700亩。镇区规划面积4.2平方公里,建成区面积2.32平方公里;基础设施配套完善,交通、电力、通讯条件极为便利;供排水设施配套,电力、通讯、广播电视网络覆盖西洞镇。镇区内建有7000千瓦变电站一所,700门程控电话交换机已投入使用,移动、联通、
中国铁通、
小灵通等通讯设施健全完善。客运
交通管理服务体系健全,社区服务功能完善,农业银行、
中国工商银行、信用联社在镇区均设有分支机构,公安、工商、税务、邮电等机关单位在本镇均设有派出机构;中小学、幼儿园、卫生院、文化中心等机构健全,司法、公证、保险、敬老院、社区服务中心等保障机构一应俱全。
经济发展
西洞镇属
温带干旱气候,温差大、
降水少、蒸发量大、日照长,镇内水系为
祁连山脉雪融水,西洞镇盛产小麦、玉米、洋葱、
阳芋等粮经作物和优质特色林果品,洋葱、
油桃、冰消梨等品质尤为最佳。因镇域地形南高北低,呈倾斜盆地状态,是粮食、蔬菜、花卉制种的理想区域,由于隔离条件好,无污染、病虫少,所制种子品质佳,有很好的自然条件,制种商都愿意在西洞镇联系制种,品种在不断增加,面积在不断扩大。经济作物中洋芋品质好、产量高,红蒜个大、味浓,蒜苔苔鲜、质优,是
酒泉市乃至河西地区蒜苔生产基地。林果生产上,除过去原有较出名的长把梨、软蛋梨外,大面积定植了红、黄油桃、大接杏,
红香酥梨、
红富士等优质果品,不仅市场销售旺盛,而且经济效益相当可观。畜牧业发展上,充分利用本镇地域辽阔,耕地面积大,农副产品多的优势、大力发展以草食畜为主的畜牧业,既调整了农村产业结构,也培育壮大了支柱产业,有效增加了农民的收入。通过长期的不断发展,西洞镇的产业化格局十分明显,制种、林果、畜牧、蔬菜成为农民增收的四大支柱产业,也是农民收入的主渠道。由于西洞镇交通优势明显,高速公路、西油东输、西气东输、铁路电气化改造等国家重点工程均在境内经过,商贸流通为主的二三产业已初具规模,通过大力实施项目带动战略、招商引资工作,正在建设中的工
业小区,占地面积2平方公里,以优惠的扶持吸引外商在小区办厂,先后有泉丰锅炉、康派菜业、振华房产、冠伟锰钢、红宇铁丝、农乐种子、铁艺加工等22家企业在本镇落户,为加快小城镇建设步伐,拉动全镇经济稳步增长注入了新的活力西洞镇辖区已形成以
酒泉站为主的
交通运输业,以水泥生产、
建筑企业为主的建筑建材业,以省粮食储运站为主的仓储业,以洋葱土豆集散中心为主的农副产品运销业,是
酒泉市最大的商品运销、粮食、石油、煤炭储备、蔬菜发运、农副产品加工、工业生产基地之一,产业链条基本形成,产业结构日趋合理,成为了肃州区乃至酒泉市最具发展潜力和前景的经济区。至2006年底,西洞镇实现社会总产值2.32亿元,增长速度12%;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4637元,增幅为7%;财政收入500万元,增幅为10%。2006年完成固定资产投资2970万元,其中非农户投资2170万元,农业产业化格局日趋明显,农民增收渠道不断拓宽,农民人均纯收入中来自支柱产业的部分达到85%,70%以上的农产品全部为订单化生产,年输转劳动力2040人,农民工资性收入逐步成为农民增收的重要渠道。工业强区战略的带动下,已有22家企业入驻镇区,2006年底实现企业产值1.72亿元,完成增加值3225万元,工业增加值1975万元,西洞镇企业个数达到432家,从业人员1991人,完成营业收入1.37亿元,利润总额550万元。
基础设施
西洞镇自2000年被确定为中国小城镇综合改革试点镇以来,先后投资4700多万元,完成7.8公里的镇区主干道路、23.8公里村组道路、沿街6500平方米人行道硬化、镇区9.8公里供水工程、16200平方米火车站广场改造、中学教学楼及新地中心小学建设等重点工程以及主干道路绿化、站前广场绿化等改造工程,栽植各类树木7075棵,种植草坪56000平方米,镇区绿化覆盖率达到26%;实施小康工程,修建小康住宅268户;协调改造了车站周围以酒火路为主线的电缆、光缆,镇区供电能力由2400千伏扩大到了7000伏安,移动、联通、电信、
中国铁通四条光缆全部铺设,通讯网络覆盖西洞镇,80%的家庭拥有电话,广播电视达到“户户通”。镇区有龙源水业向集镇及城区供水。农村保障体系不断健全,科技对国民经济的综合贡献率达到48%,5所中小学全部拥有电教设施。文化设施不断加强,镇区建有标准宣传文化中心一处,村村都建有宣传文化室。镇中心卫生院为一级甲等医院,设备齐全,基本可以解决当地群众医疗需求,村村都有村卫生所,基本实现了人人享受初级卫生保健的目标。全镇人口自然增长率为9%,
计划生育率达到100%。
乡镇荣誉
西洞镇党委、政府按照属地管理的原则,对辖区单位的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精神文明建设、
中华人民共和国人口与计划生育法工作、城市绿化建设进行了统一管理,推行了农村与城市的广泛交流与合作,取得了明显成效。先后被省、地、市命名为
甘肃省财政百强乡镇、无计划外生育乡镇、
酒泉市文明镇、双拥模范镇、卫生镇、无毒乡镇、全区基层组织建设六好乡镇、绿化达标单位。围绕“兴商建镇、强工促农、创建一流文明镇”的总体思路,广泛开展各类群众性精神文明活动。至2006年底,建成省级文明单位1个、地级文明单位2个、市级模范文明单位13个、市级文明单位13个、镇级文明单位13个,25%的家庭建成了十星级文明农户。
当地特产
黄县长把梨属
鸭梨系统,也有人把它归入
新疆梨系统,又名甜梨或长柄梨,柄把长约为果长的五分之四左右。
梨果倒卵形,一般重80克至150克,果皮黄绿,果肉白嫩,质酥软脆,汁多味芳,含糖量在10%以上。长把梨为中熟品种,9月下旬至10月上旬成熟。长把梨树冠高大,树姿开张,象一把撑开的伞。采收前,果满枝头,压弯枝干,用“累累”二字形容,实不过分。采摘时,男欢女笑,歌声盈野,筐满地堆,一片丰收景象。经贮藏后,果色变黄,果肉糖化,溶融变软,胜似蜜糖,脱牙老人或无牙幼儿皆可食。有的梨果贮藏后变为“糖心”,其味更佳。若把长把梨贮于室内,一两天后,满室果香,芳甜芬馥,沁人肺腑,令人心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