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鸿斌(1940.11.11— )1966年毕业于
厦门大学化学化工学院研究生。1982—1984年赴美国LOWA 州立大学研修催化化学。现任化学系教授(1990–),博士生导师(1993–), 兼(或历)任《
厦门大学学报》(
自然科学版)主编(1993-)及《
天然气化工》(1988-)、《
燃料化学学报》(1990–2002)、《J. Nat. Gas Chem.》(1994-2002)、《分子催化》(1997-)等杂志编委,
中国化学会催化专业委员会委员(1985-1992),
中国化工学会煤化工专业委员会委员(1992-),中国化工学会化肥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2004-),
福建省化学会理事长(2006-)。
主要研究固氮成CO加氢制醇,
合成气化学和
甲烷选择
催化转化等反应中
催化剂活性中心本质和作用机理研究等。先后在国内外发表论文120多篇,发明专利10项。其成果曾获国家
自然科学3等奖等,并于1994年荣获福建省优秀专家和国家级有突出贡献青年专家称号。兼任《
厦门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主编,中国化学会催化专业委员会委员,福建省化学会理事长。
毕业于
厦门大学化学化工学院物理化学本科(1962)和催化理论研究生(1966);1982-1984年赴美国Iowa州立大学研修催化化学和应用谱学。
系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七五”、“八五”和“十五”重大项目《C1化学的基础研究》、《煤石油天然气优化利用的催化基础》和《能源发展中的若干关键化学科学基础问题》的课题负责人;
福建省科技重大项目《碳纳米管的合成和应用》(1998-2001) 和《碳纳米管研制、技术放大和应用研究》(2001-2004) 的项目负责人。发表论文300余篇,获授权中国发明专利15项;培养博/硕士研究生40多名。系国家
自然科学三等奖项目《固氮成氨》(1987)的第2完成者以及4个省部级获奖项目共完成者;获政府特殊津贴专家(1991.7-),“福建省优秀专家”(1992)和中央人事部批准“国家级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1994)称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