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冠军
沈冠军
沈冠军,1943年8月出生于海门区。1968年毕业于北京大学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物理系放射化学专业。南京师范大学地理科学学院教授。
人物经历
1978 年通过教育部组织的出国进修生考试,经英、法语集训后,
1981年2 月被派往法国弱放射性中心 (Centre des Faibles Radioactivités) 进修。
1983 年 2 月于巴黎第六大学通过第三阶段博士论文,后受聘为法国原子能委员会外籍研究员 (Chercheur Temporaire Etranger),
1984年4月转受聘于法国自然历史博物院客座讲师 (Maître Assitant Associé),
1985 年 6 月于巴黎第六大学通过国家博士论文。同年9月回国,任教于贵州大学化学系。现为南京师范大学地理科学学院教授。
1993年起享受政府特殊津贴。
1994.8-1995.3、1995.12-1996.3 二度受聘为法国自然历史博物院客座教授;
1993.5-1994.7、1997.3-7 由美中学术交流委员会和美国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先后到南加州大学地球科学系顾德隆教授主持的地球化学研究室、俄勒岗州立大学海洋学院扈治安教授主持的海洋化学研究室、明尼苏达大学地质系 L. Edwards 教授主持的同位素地球化学实验室和加拿大魁北克大学蒙特利尔分校 C. Hillaire-Marcel 教授主持的同位素地球化学和地质年代研究中心作科研合作访问。
2007 年 4-6 月,受聘为欧盟 Erasmus Mendus 计划客座教授。曾多次出席在法国意大利比利时南非以色列印度尼西亚和中国举行的国际学术会议。
研究方向
长期从事旧石器时代人类遗址年代研究。
研究成果
在法国进修和工作期间,曾在系年代方法学上取得进展,并首次将 227Th/230Th 法应用于铀含量不特别高的普通次生碳酸岩样。
通过国际合作,在国内同行中率先引入热电离质谱铀系法,近年来在国内同行中较早引入 26Al/10Be 埋藏测年法。
研究了法国的 Arago、Lazaret、Orgnac、意大利的 Prince cave 和希腊的 Petralona 等欧洲重要人类遗址的年代。
回国后在研究周口店镇第 1 地点和新洞、贵州黔西观音洞、桐梓岩灰洞、水城硝灰洞、盘县大洞古文化遗址、安徽巢湖银山、广西柳州通天岩和白莲洞、柳江土博咁前洞、云南宜良张口洞等我国南北方重要人类遗址的年代方面取得成果。
上述欧洲和中国重要人类遗址年代位置的新证据,对人类演化史的研究有重要意义。
近年来提出了:
1.中国中、晚更新世人类遗址的原有年代框架被整体压缩;
2. 中国现代人类的起源很可能不晚于西亚和南非,在国内外地质年代和史前学界有一定影响,有可能在相关学科引起重要调整。
已在国内外学术刊物上发表论文 60 余篇,其中 13 篇发表于“Journal of Human Evolution” 、“Quaternary Research”、“Quaternary Science Reviews”、“Journal of Archaeological Science” 、“L’Anthropologie”等为 SCI 或 SSCI 收录的国际重要期刊。
参考资料
目录
概述
人物经历
研究方向
研究成果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