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振宇,1952年3月25日出生,
福建省福州市人,现任中科院植物研究所研究员,研究方向为植物分类学、
生物多样性及其保护。
个人简历
《
植物分类学报》副主编;《生物多样性》常务编委;《
中国植物志》编委会特邀编审;国家濒危物种科学委员会委员。"六×五"计划以来参加多项国家及中科院基金项目。目前参加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规划项目《长江流域生物多样性变化、可持续利用与区域生态安全》、中科院重大项目《外来入侵种的生态学效应和综合防治措施研究》及一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课题的工作。曾38次(其中9次带队)到国内20多个省区进行野外科学考察,个人累计采集11300余号植物标本(主要存PE),90号昆虫标本(存
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和26号昆虫化石标本(存
国家自然博物馆)。主要从事:
苦苣苔科、
狸藻科、
仙人掌科、车前科等类群的分类;植物资源研究及其保护;
被子植物门与昆虫的协同进化;外来入侵物种的研究。发表新属2个,新种及新组合60余个,发现中国植物分布新记录10余个,发现"中国
岩荠"等新的资源植物。在国内外核心刊物发表论文50余篇(其中SCI刊13篇),参与30多部著作的编写。先后获北京青年科技奖、
中国科学院先进工作者、中国科学院青年科学家
一等奖以及6项省(部)级
科技成果奖。
2021年9月,担任总主审的《
中国外来入侵植物志》于2021年9月出版发行。
研究方向
围绕国家对植物资源的战略需求, 以濒危植物、特有植物以及具有重要经济价值的野生植物为重点, 针对重要区域和功能群植物资源迁地保育和可持续利用中的理论和实践问题, 开展迁地保育、植物适应机制和植物资源可持续利用的研究, 为野生及濒危植物的物种保育提供理论基础和技术保障, 为植物资源在生态环境建设和绿色高效农业中的应用提供支撑。主要方向: 1、区域植物资源调查与重要资源的收集; 2、植物资源迁地保育及适应机制研究; 3、资源植物新品种培育和可持续利用。
主要承担项目
1、"六×五"期间,参加中科院重大项目横断山地区综考项目中《横断山地区维管植物》上、下册的编写。1986-1987年参加华西野生植物保护实验中心(现改称为
华西亚高山植物园)的筹建工作。
2、"七×五"期间,参加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项目《
中国植物志》69卷工作。1987年参加中科院"七×五"重大项目"中国野生生物资源调查与评价",为三级课题"重点地区全面调查"负责人,任野生植物资源调查队副总队长,负责
武陵山和
红水河上游地区植物资源调查,并出版考察丛书。
3、"八×五"期间承担的主要项目:
参加路安民教授主持的国家自然基金重大项目《中国种子植物区系中重要科、属的起源、分化和地理分布的研究》的研究工作和《中国植物志》中英文版6个科的编研工作,主持
中国科学院院长基金项目"
苦苣苔科的系统与进化"研究工作。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原始
被子植物门的结构、分化和演化》二级课题:原始被子植物与昆虫的协同进化(1997-2000)专题负责人
成果获奖
1989年获第二届北京青年科技奖;1989年被评为中国科学院先进工作者;1991年获中国科学院青年科学家
一等奖;1993年获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
二等奖(第3名);其他获5项省(部)级
科技成果奖。
论文目录
1、李振宇,1981:
半蒴苣苔属新分类群。植物分类学报 21(2):194-203。
2、李振宇,1985:半苣苔属的研究。植物分类学报 25(2):81-92;25(3):220-230。
3、李振宇,1988:中国
狸藻属校订。植物研究 8(2):25-42。
4、
王文采、李振宇,1992:
越南苦苣苔科一新属。植物分类学报 30(4):356-361
5、李振宇,1996:苦苣苔亚科的地理分布。植物分类学报 34(4):341-360。
主要著作目录
1、李振宇,1990:
狸藻科。中国植物志 69:582-605。科学出版社。
2、李振宇、邱小敏(主编),1993:广西九万山植物资源考察报告 1-280。
中国林业出版社。
3、李振宇(主编),1994:
龙栖山植物 1-620。
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
4、
王文采(主编)、李振宇(副主编),1995:
武陵山地区
维管植物检索表,1-626。科学出版社。
7、李振宇,1999:
仙人掌科。中国植物志 52(1): 272-285。科学出版社。
8、李振宇,2002:车前科。中国植物志 70:318-345。科学出版社。
10、李振宇、
解焱(主编),2002:中国外来入侵种。
中国林业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