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山镇
贵州省黔西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普安县下辖镇
青山镇位于贵州省黔西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普安县南部,距普安县城约47公里,东南与金塘乡交界,西与雪浦乡相邻,北和新田乡接壤。总面积约11平方千米,下辖有3个社区、10个自然村。
2021年,普安县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公报,青山镇人口为40896人,其中汉族为主,还有回族黎族布依族苗族白族等15个少数民族。
青山镇是普安县的经济重镇,2005年,全镇工农业生产总值从2000年的3070万元增加到2005年的5106万元,净增2036万元,年均递增13.3%,财政总收入和地方财政总收入分别由206万元和154万元增加到628.4万元和454.1万元,均比2000年增长了三倍以上;农民人均纯收入达1780元,较2000年增长692元,年均递增12.7%。青山是黔西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的历史名镇、商贸名镇、军事名镇、文化名镇、教育名镇。
青山镇东北部有宣统元年(1919年)建的清真寺一座,是黔西南州规模较大的清真寺。青山镇还有着历史悠久的古茶树群。这些茶树是世界上已发现的最古老最大的普安四球茶树,也是目前最大的四球茶野生古茶树居群,是珍稀古茶树资源。
乡镇概况
青山镇是贵州省黔西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布依族苗族自治州普安县所辖的一个镇,位于普安县南部,距县城45km,历史悠久,文化丰富,是黔西南的历史名镇,商贸名镇,军事名镇,文化名镇,教育名镇。
青山镇历史上商业发达,曾誉为“头青山,二者相,三龙广”,名列“南盘江八属”三大集镇之首。现是贵州省30个重点在建小城镇之一。
政区概况
名称来历
早年为林深箐大之地,故名箐山,洪武十五年(1382年)改名青山。
地理位置
位于东经104°49′~105°1′,北纬25°31′~25°32′。地处县境南部,东与兴仁市潘家庄镇、新龙场两镇毗连,南接楼下镇,西抵雪浦乡,北邻新店乡。人民政府驻下街社区,电话区号0859,邮政编码561503,北距县城47千米。
政区沿革
清康熙二十二年(1684年)为普安县忠顺里。民国三年(1914年)为普安县南一区,二十六年改为二区青山镇。1950年1月设二区青山镇人民解放委员会,5月改为二区人民政府;1953年3月设青山镇人民政府属第二区;1958年9月为红旗人民公社;1959年1月为青山人民管理委员会;1961年8月为青山区公所,1962年6月撤销后于1963年2月恢复,期间1961年9月下设青山人民公社;1968年3月设立青山区革命委员会及青山公社革命委员会;1979年4月复为青山区公所;1984年7月改设青山区青山镇;1992年1月撤销青山区公所设青山镇;下设青山、金塘、新田县3个管理区,辖13村;2007年9月撤销3个管理区,原13村合并成2个社区和5个村。
政区划分
2011年末辖青山、下街2个社区和营山县、范家寨、下节河、歹苏、黄家坝5个村;下设27个居民小组,70个村民小组。
人口面积
2011年末,辖区总人口29190人,其中城镇常住人口10990人,城镇化率37.65%。另有流动人口130人。总人口中,男性15014人,占51.44;女性14176人,占48.56%;18岁以下9430人,占32.31%;18~35岁8277人,占28.35%;35~60岁8605人,占29.48%;60岁以上2878人,占9.86%。总人口中以汉族为主,达21609人,占74.03%;有回族黎族布依族苗族白族等15个少数民族,共7581人,占25.97%;超过1000人的有回族、黎族2个少数民族,其中回族4133人,占少数民族人口的54.52%;黎族1813人,占23.92%。2011年人口出生率12‰,人口死亡率4‰,人口自然增长率8‰。
辖区东西最大距离9千米,南北最大距离13.9千米,总面积112平方千米。其中陆地11134平方千米,占99.41%;水域0.46平方千米,占0.41%。人口密度为每平方千米260人。
2021年,普安县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公报,青山镇人口为40896人。
自然条件
地形地貌
地处云贵高原向黔中过渡的梯级状斜坡地带,境内有地势相对平坦的山地大坝子。主要山脉有西南向东北走向的卡子坡山,最高峰旧城市位于东南部,海拔1888.8米,最低点位于下节河村海马,海拔1506.6米。
水文
境内河流属珠江南盘江水系,主要河道有下节河,总长3.5千米。有21个水库和水塘,其中幸福水库储量860万立方米,居全县第一。
矿藏及其他自然资源
境内矿产资源主要为煤炭,仅幸福煤田储量就为3.5亿吨。
经济概况
农业
耕地面积23880亩,人均0.82亩。可利用草地面积22971.5亩,林地面积51897亩。2011年农业总产10018万元,比上年增加8.5%。
粮食作物以水稻、玉米为主,生产粮食3807吨,人均130.42千克,其中水稻953吨,玉米1322吨。主要经济作物烤烟、茶叶,2011年烤烟种植面积24600亩,产量3.9万担,产值3800万元,茶叶种植10000亩。油料作物种植面积27300亩,产量4350吨,产值9000万元;蔬菜种植面积1000亩,产量800吨,产值160万元。
畜牧业以猪、牛、羊为主,2011年生猪饲养量1.8万头,年末存栏0.9万头;牛饲养量0.9万头,年末存栏0.4万头;羊饲养量0.3万只,年末存栏0.1万只;家禽年饲养量15.2万羽,上市家禽8.6万羽。2011年生产肉类1486吨。农民人均纯收入5504.39元。
工业
境内有砂石场9个,免烧砖厂6家。2011年,完成工业总产值8302万元,同比增长25%。
商业贸易
2011年末有商业网点791个,从业人员2910人。2011年社会商品零售总额9542万元,比上年增长30%。城乡集贸市场1个,年成交额7563万元。
财政金融
2011年财政总收入1156.12万元,比上年增加1.68%。有金融机构1家,年末各类存款余额1.6亿元,比上年增加31%。
社会发展
文化艺术
2011年末,有文化站1个,村级文化活动中心7处,各类图书室1个,藏书2000册。
教育
2011年末有幼儿园(所)2所,在园幼儿90人,专任教师6人;小学6所,在校生3500人,专任教师260人,小学适龄儿童入学率100%;中学1 所(含高中),在校生1800人,专任教师126人。初中适龄人口入学率131.4%,小升初升学率100%,九年义务教育覆盖率达100%。2011年财政预算内教育经费28.26万元,比上年增长11.4%。
医疗卫生
2011年末有卫生院 1个,卫生室9个,专业卫生人员45人。
2011年农村安全饮用水普及率73%,农村卫生厕所普及率35%,新农村合作医疗参保人数2.66万人,参保率达到96%。
体育
2011年末有学校操场6个。30%的村安装了 健身器材 ,经常参加体育活动的人员占常住人口的15%。
广播电视
1999年5月建成青山广播电视站,2011年末有线电视用户1600户,安装地面卫星接收器用户4370户,电视综合覆盖率98%。
社会保障
2011年城镇最低生活保障户数80户,人数122人,支出26.87万元,比上年增长27.86%,月人均183.53元,比上年增长15.25%。
农村最低生活保障户数2219户,人数4531人,支出403.77万元,比上年增长67.10%,月人均74.26元,比上年增长21.11%;农村五保供养139人,支出14.78万元,比上年增长4.38%;城市医疗救助75人次,共支出1.7万元;农村医疗救助416人次,支出15万元。
民政部门资助参加农村医疗保险122人次,共支出23.78万元;农村临时救济439人次,支出6万元,粮食2.6吨。自然灾害受灾人口2.5万人,农作物受灾面积16500亩,直接经济损失850万元。
国家抚恤、补助各类优抚对象62人,抚恤事业费支出25.84万元,比上年增长8.14%。
基础设施
交通运输
境内有313省道过境,长12千米,双向2车道;有县镇公路2条,总长2千米。2011年客运总量47万人次,日均发送68辆客车,日客运量1192人次。
邮政电信
2011年末有邮政网点1个,投递路线单程总长度35千米,乡村通邮率100%。
电信服务网点3个,电话交换机总容量4000门,固定电话用户636户,电话用户普及率7.5%;移动电话用户9610户,移动电话普及率89%;宽带接入用户816户。全年电信业务收入63.5万元。
镇区市政建设
城镇道路
2011年末城镇道路总长度12.42千米,人均拥有道路长度1.13米;道路铺装面积15.57万平方米,人均拥有道路面积14.16平方米。
公共交通
1999年建成青山客运站,日发客运汽车68班次,日均量约1192人次。
给排水
2011年末有自来水厂1座,铺设干线水管6.5千米,生产能力300吨/日,年生活用水10.44万吨,居民自来水普及率100%,年人均生活用水12吨。
供电
2012年末已建成220千伏、110千伏、35千伏电站各一座,全镇通电率达100%。
目录
概述
乡镇概况
政区概况
名称来历
地理位置
政区沿革
政区划分
人口面积
自然条件
地形地貌
水文
经济概况
农业
工业
商业贸易
财政金融
社会发展
文化艺术
教育
医疗卫生
体育
广播电视
社会保障
基础设施
交通运输
邮政电信
镇区市政建设
城镇道路
公共交通
给排水
供电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