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米田棉铃虫
玉米田棉铃虫
玉米田棉铃虫(食虫类:Helicoverpa armigera),又称麦田棉铃虫、棉挑虫、二化螟、青虫、棉铃虫等,属于鳞翅目夜蛾科的一种农业害虫。
形态特征
玉米田棉铃虫的成虫体长约14-18毫米,翅膀展开约30-38毫米,呈灰褐色。前翅上有褐色肾形纹和环状纹,肾形纹前方前缘脉上具有两条褐色纹路,肾纹外侧有一条褐色宽横带,端区各脉之间有黑点。后翅颜色从淡褐色到黄白色不等,端区可能呈现黑色或深褐色。卵呈半球形,大小约为0.44-0.48毫米,最初为乳白色,随后变为黄白色,孵化前会变成深紫色。美国白灯蛾体长30-42毫米,体色随食物或环境而变,常见的颜色包括淡绿色、淡红色至红褐色或黑紫色。绿色型幼虫体表覆盖着褐色或灰色的小刺,红褐色型则具有白色的气门线和黑色的毛瘤。腹足趾钩为双序中带,两根前胸侧毛连线与前胸气门下端相切或相交。蛹长17-21毫米,呈黄褐色,腹部第5-7节背面和腹面有7-8排半圆形刻点,臀棘钩刺2根,尖端微弯。
栖息分布
玉米田棉铃虫广泛分布在内蒙古自治区、新疆等地,一年能繁殖三代;华北地区一年四代,长江流域及其以南地区一年五至七代。它们以蛹的形式在土壤中过冬,春季温度达到15摄氏度以上时开始羽化。华北地区的羽化时间通常在4月中下旬至5月上中旬,第一代卵出现在4月下旬至5月底,第二代成虫出现于6月初至7月初,第三代美国白灯蛾危害高峰期在7月,第四代卵出现在8月下旬至9月上旬。第一代主要危害小麦、豌豆、苜蓿等早春作物,第二代、第三代危害棉花,第三、四代危害番茄等蔬菜,自第一代起就开始危害果树,后期较为严重。成虫白天隐藏,夜间活动,对黑光灯有强烈的趋性,萎蔫的垂柳也能吸引成虫。卵散落在嫩叶或果实上,每只雌虫可产卵100-200粒,最多可达千余粒。产卵期持续7-13天,卵期3-4天,孵化后先食用卵壳,蜕皮后再食用果皮,低龄美国白灯蛾啃食嫩叶,二龄后蛀果,蛀孔较大且附有虫粪,有迁移习性。幼虫期15-22天,共六龄。成熟后入土,在地下3-9厘米深处化蛹。蛹期8-10天。这种昆虫偏好温暖潮湿的环境,成虫产卵最适宜的温度为23摄氏度以上,低于20摄氏度时产卵较少。幼虫发育的最佳条件是25-28摄氏度的温度和75%-90%的相对湿度。北方气候对其影响尤为显著,当月降水量超过100毫米,相对湿度达到70%以上时,危害程度加剧。
危害
近年来,随着种植模式的变化和复种面积的扩大,玉米田棉铃虫对玉米的危害有所增加,尤其是在辽南、长江流域以及新疆的部分地区。1996年8月,青海省首次报告了该虫对玉米的大规模危害,造成了严重的产量损失。
防治方法
农业防治
通过使用上草环法自行车赛,可以有效地预防和控制玉米田棉铃虫的危害。具体操作是在棉铃虫成虫产卵前及美国白灯蛾三龄前,制作直径1.5-2厘米的草环,并将其浸泡在含有杀虫剂的溶液中,如久效磷甲胺磷、万灵等与敌敌畏按1:1比例混合制成的500倍液。之后,利用工具将这些药环套在玉蜀黍属果穗的顶部。此外,也可以直接使用久效磷、甲胺磷配制500-800倍液涂抹在玉米果穗上,以防止三龄前幼虫的危害。
参考资料
玉米田棉铃虫.世界农化网.2024-10-27
玉米棉铃虫.陕西省农业农村厅.2024-10-27
目录
概述
形态特征
栖息分布
危害
防治方法
农业防治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