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兴寺
福建省龙海市福兴寺
福兴寺位于福建省漳州市龙海区隆教乡南太武山。南太武山雄踞漳州市东部,濒临东海,海拔567米,有“闽南第一峰”之美称。山阳之巅有一座福兴寺(在今龙海市隆教族乡黄坑村内),乘车沿南太武山盘山公路而上,可直抵该寺。
历史沿革
福兴寺虽不大,但据说和宋朝末代皇帝赵昺有关,一段渊源流传许久,因而名闻遐迩。据重修该寺院碑文记载,该寺始建于唐朝年间,宋朝重修。寺前有一石臼,隐约可见刻着“景定癸亥吴十四娘舍垂”。据查,“景定癸亥”是1263年,这是该寺修建于宋朝的左证。南宋后期,苟延残喘于临安区(即现在杭州市)的南宋王朝已面临分崩离析的局面,因而在东部、南部沿海地区为皇室修建一些“行宫”,以备皇室逃难时暂住,也就是顺理成章的事。据史载,宋德佑二年(1276年),孛儿只斤·忽必烈大军攻下临安,南宋灭亡,流亡皇族先立赵昰,后又于1278年再立赵昺,据说也就是在这一年(即祥兴元年),帝曾避难于南太武,亲往参南太武佛祖庵,祈求重振复兴宋室江山,并赐封南太武佛祖庵为“福兴禅寺”。从此“福兴寺”声名大振。
其后,由于社会变迁,自然风蚀,福兴寺虽经几次修缮,乃日见衰败。“文革”中几乎毁没。
重修
上世纪九十年代初,黄坑村信众牵头发起集资,并组织管理机构,负责重修“福兴寺”。重修后的福兴寺座东北向西南,为二进一天井结构(原寺正殿易至新建寺的后殿位置),面积380平方米,为原寺的一倍多。寺门前有蟠龙石柱四根,前殿增祀石雕四大金刚分列两旁;后殿主祀三宝佛。在正殿左侧还配建一观音殿,面积200平方米。寺前有一宽阔平地,平地前有一半月形放生池。一座金碧辉煌的福兴寺已成为南太武旅游风景区二十四景中一个引人瞩目的景点。1982年6月海澄县人民政府公布太武山为第一批县级文物保护单位,福兴寺亦被列入文物保护范围。2001年5月经市人民政府登记为宗教活动场所。
参考资料

Warning: Invalid argument supplied for foreach() in /www/wwwroot/newbaike1.com/id.php on line 362
目录
概述
历史沿革
重修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