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巍,
丹阳市人,毕业于
清华大学,现为清华大学科技与社会研究所。
人物经历
1997年1月至2001年1月
香港中文大学哲学系,
哲学博士1993年9月至1996年7月 清华大学科技与社会研究所,哲学硕士
1988年9月至1993年7月 清华大学现代应用物理系,理学学士
工作履历
1996年7月至今 清华大学科技与社会研究所,助教(1996年7月)、讲师(2001年1月)、副教授(2003年12月)、教授(2012年2年)
2005年9月至2006年7月
匹兹堡大学科学哲学研究中心,访问学者
研究课题:自然定律
2004年8月至2005年7月
哈佛大学哈佛—
北京燕京啤酒股份有限公司学社,访问学者
研究课题:科学说明
1997年1月至2001年1月
香港中文大学哲学系,助教
研究项目:“中国学术典范转移”
社会兼职
2004年8月至2007年8月 第13届国际逻辑学、方法论与科学哲学大会组委会秘书长;
2006年5月至今 中国自然辩证法协会国际学术交流委员会副主任;
2001年5月至2006年5月 中国自然辩证法协会青年委员会常务理事;
2001年4月至今“
清华大学科学哲学与技术哲学沙龙”发起人、主持人之一。
主讲课程
普通逻辑、符号逻辑、科学哲学、伦理学、哲学概论、知识论。
现代西方科学哲学、自然辩证法、科学哲学原著研读、现代科技革命与
马克思主义。
研究方向
一般科学哲学(主要关注科学说明、自然定律、因果性等),也开始涉及特殊科学哲学(如生物学哲学、社会科学哲学、认知科学哲学等)。
主要贡献
课题
1. 2008年至今:“科学说明与科学解释学”,亚洲研究中心一般项目;
2. 2004年至今:“科学说明与自然定律”,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
3. 2003年至2006年:“科学哲学原著研读”系级精品课程,
清华大学人文社科学院;
4. 2002年至2003年:“科学哲学前沿问题研究”,清华大学人文社科学院学科发展基金项目;
5. 2002年至2003年:“相对主义研究”,教育部留学归国人员科研启动计划。
学术成果
刊物论文:
1. “第13届国际逻辑学、方法论与科学哲学大会评述”,《自然辩证法研究》,2007(12);
2. “结构实在论评析”,《自然辩证法研究》,2006(11);
3. “PSA2004年会述要”,《哲学动态》,2005(3);
4. “认知意义的判断标准”,见:
蒋劲松编《科学技术的哲学反思》,
清华大学出版社,2005年;
5. “科学划界的标准”,《科学学研究》,2004(2);
6. “真理论的新进展”,《自然辩证法研究》,2004(2);
7. “科学合理性的哲学分析”,《自然辩证法通讯》,2004(2);
8. “第12届国际逻辑学、方法论与科学哲学大会纪实”,《哲学动态》,2003(11);
9. “从语言的观点看
相对主义”,《自然辩证法通讯》2003(3);
10.“科学说明与历史解释”,《
中国社会科学》2002(5);
11. “西方科学哲学的新进展”,见:
万俊人编《清华哲学年鉴2001》,
河北大学出版社,2002年;
12. “港台科技哲学现状”,见:中国社科院哲学所编《中国哲学年鉴2001》,哲学研究杂志社,2001年“追寻人类语言的来源”,《自然辩证法通讯》,1998(2);
13. “
诺姆·乔姆斯基与人工智能”,《自然辩证法研究》,1996(10);
14. “乔姆斯基唯理论哲学评析”,《自然辩证法研究》,1995(8)。
专著:
2.《相对主义:从典范、语言与理性的观点看》,清华大学出版社,2003年。
译著:
1.《
心灵的再发现》(John Searle: The Rediscovery of Mind,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年);
2.《斑杂的世界》(Nancy Cartwright: The Dappled World,
上海科技教育出版社,2006年);
3.《
剑桥哲学词典》翻译14条辞目,
台湾省:
猫头鹰出版社,2001年。
会议论文:
1. “Is There Such Thing as a Ceteris Paribus?” Center for
哲学 of Science at the University of
匹兹堡, March, 2006;
2. “Scientific Explanation and Laws of Nature”, Univsidad Nacional Autonoma de Mexico, November, 2005;
3. “Scientific Explanation and Historical Interpretation”, 12th International Congress of Logic, Methodology, and
哲学 of Science, August 2003;
4. “Physicalism in China”, Beijing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Vienna Circle, 1994。
获奖记录
清华大学青年教师优秀教学奖,2004年;
清华大学人文社科学院优秀党员、工会积极分子,2002-2003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