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个体(
英语:superorganism,又称超有机体)是指由多个有机体组成的有机体系。在某些情况下,这些有机体的共存可能等同于其他动物个体的地位,此时形成的集群被称为超个体。这一概念最初由今西锦司在1951年提出,指的是复合型生物。在社会性昆虫中,单独一个等级往往不足以维持个体乃至整个种族的生存,因此每个不同等级的共存者都可以与其他动物的个体形成同等地位,这种集群就被称作超个体。
超个体的生活习性表现为各组成单元之间的高度协作和专业化的社会分工。在超个体中,各个组成部分虽然具备一定的独立生存能力,但它们的长期生存往往依赖于彼此间的紧密联系和分工合作。例如,蚂蚁就是一个典型的超个体,而在哺乳动物中,
裸鼹鼠也是超个体的一个显著例子。
超个体的研究在控制论尤其是生物控制论领域具有重要意义。它们展示了分布式智能的一种形式,即个体虽具有限制的智能和信息处理能力,但可以通过集约资源的方式,达成超越个体能力的目标。这种行为模式在军事和管理等领域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并且正被积极研究。
19世纪的思想家
赫伯特·斯宾塞提出了关注社会组织的术语超机体现象。他在著作《
社会学原理》中探讨了社会的整体性和社会有机体的区别。斯宾塞认为,超机体现象是相互作用的生物体涌现出来的属性,而非社会目的论的产物。经济学家
卡尔·门格尔也详细阐述了社会发展的演化特性,但他并未放弃方法论的个人主义。斯宾塞和门格尔都认为,社会整体不应被视为有机体,尽管斯宾塞在其分析中使用了机体思想的类比。
关于什么是个体的问题依然存在争议。一些生物学家如
理查德·道金斯主张,被选择作用的单位是基因。而
爱德华·威尔逊则认为,对于蚁群等社会型昆虫,被选择的是作为繁殖实体的群体,而非个体成员。此外,盖亚理论家如琳·马古利斯认为,地球上细菌基础的共生发源也可适用此理论。一些科学家提出,人类个体也可能被视为超个体,因为人体消化系统包含了庞大的微生物群落,其宏
基因组的基因数量远超过人类基因。
- Jürgen Tautz, Helga R. Heilmann: 《蜜蜂的神奇世界》(The Buzz about Bees - Biology of a Superorganism), 284 pages : Springer-Verlag 2008. ISBN 978-3-540-78727-3
- Bert Hölldobler,
爱德华·威尔逊: 《超个体——昆虫社会的美丽、优雅和不可思议》(The Superorganism: The Beauty, Elegance, and Strangeness of
昆虫纲 Societies), 576 pages : W.W. Norton, 2008. ISBN 978-03930670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