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民解放军国防大学
中国最高军事学府
中国人民解放军国防大学(National Defence University of People's Liberation Army,缩写:NDU、PLA),副战区级别,是中国最高军事学府,是中国人民解放军唯一的一所高级军官指挥院校,直属中央军事委员会领导。国防大学是培养联合作战人才和高中级领导干部的重要基地,是全军“2110工程”重点建设院校。
国防大学起源于1927年毛泽东在井冈山创建的红军教导队,1930年改称红军学校。1931年11月25日,红军学校正式命名为中央军事政治学校。1932年,中央军事政治学校改称为中国工农红军学校。1933年9月,中国工农红军学校改称为中国工农红军大学校。1936年6月1日,中国人民抗日红军大学成立。1969年2月19日,组建中国人民解放军军政大学。1985年12月由军事学院、政治学院、后勤学院合并成立国防大学,张震为国防大学首任校长、李德生担任政治委员。2017年7月,根据中央军委命令,以原国防大学、南京政治学院、西安政治学院、艺术学院、后勤学院、石家庄陆军指挥学院、武警政治学院,以及装备学院部分专业培训任务和相关机构为基础,调整组建新的国防大学。2017年7月19日,习近平主席为国防大学授军旗、致训词。
截至2023年10月,学校驻地分布京冀沪苏陕五省市,均为省会城市,多数单位部署在北京市,学校本部地址位于北京市海淀区红山口甲3号。学校下设7个学院、1个研究生院、5个机关部门和4个直属中心,总占地面积2482.5亩。学校设有军事学、哲学、经济学、法学、文学、管理学、艺术学、交叉学科等学科门类,拥有17个博士学位授权点、21个硕士学位授权点、5个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点。学校拥有教授、研究员、副教授、副研究员280余名,其中博士生、硕士生导师150余名。
历史沿革
创办初期
万事皆有源头,井冈山教导队就是国防大学的根。1927年11月下旬,毛泽东在井冈山龙江书院创办了工农革命军第一军第一师第一团军官教导队,史称井冈山教导队。教导队下设四个区队。每个区队下设三个班,招生能力150人左右,学制为三个月。毛泽东给教导队规定了3项任务:为部队和地方输送干部;改造俘虏;调查研究敌军情况。教导队的教学内容主要是军事课和政治课。其中军事课有队列、射击、刺杀、投弹、游击战术、夜间战斗、敌情侦探等课目;政治课有部队建设、群众工作、政治纪律等内容。此外还设有识字课。
1928年4月,朱德领导的南昌起义部队与毛泽东会师井冈山,部队改编为工农革命军第四军。随后成立工农革命军第四军教导大队(后改称红四军教导大队)。1929年3月,以其为基础,成立了随营学校。1930年,改称红军学校。1931年,党中央特意抽调红三军团参谋长兼随营学校校长邓萍和原红八军军长何长工等红军著名将领筹建中央军事政治学校。即由后来发展为的中国工农红军学校,校址设在中央苏区首府瑞金。1931年11月25日将红军学校正式命名为中央军事政治学校。1932年将中央军事政治学校改称为中国工农红军学校。在短短两年时间共办6期,培训军政干部和技术人员1万多人,其中不少人成为人民军队著名将领,为红军军事斗争胜利做出了巨大贡献。1933年9月,中国工农红军学校改称为中国工农红军大学校。党中央和毛泽东明确规定了“红大”办学方针和教学原则,精心组织挑选教员、设计课程、编写材料,启动了我军历史上第一次重大教育转变。“红大”设有高级军事科、上级军事科、上级政治科、上级参谋科,后又增设防空科,还有一个测验队,学制6个月。1934年10月,中央红军开始长征,中央苏区各红军学校进行整编后组成干部团,紧随党中央和军委机关行动。干部团团长由陈赓担任,宋任穷任政委。其下辖3个步兵营、1个特种兵营、1个上级干部队,共1480人。
抗战时期
1936年6月1日,中国人民抗日红军大学成立。毛泽东亲自参加了在陕北瓦窑堡举行的开学典礼。1937年1月20日,“中国人民抗日红军大学”改称为“中国人民抗日军事政治大学”,简称“抗大”。毛泽东兼任抗大教育委员会主席,亲自为抗大制定了“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艰苦朴素的工作作风,灵活机动的战略战术”的教育方针和“团结、紧张、严肃、活泼”的校训。从1936年6月抗大成立到1945年9月抗日战争结束,在极其困难的条件下,抗大坚持办学,并不断发展壮大,相继创办了14所抗大分校,培养出10多万名优秀的军政干部。所以,时任“抗大”副校长罗瑞卿在一次开学典礼上曾兴奋地说:“抗大抗大,越抗越大!”
解放战争期间,1946年11月成立的华东军事政治大学、1948年5月成立的华北军政大学、1949年7月成立的华东军区军事政治大学继承和发扬了抗大的教育方针和校风校训,先后为部队培养输送了6万余名军政人才。
建国时期
新中国成立后,为建设现代化、正规化的革命军队,培养中高级指挥员,中央军委决定,加速院校建设,以战争年代创办的学校为基础,改建新建适应现代战争需要的各类军事院校。以华东军区军事政治大学、华北军事政治大学为基础,1951年1月在南京组建了军事学院,又在北京先后组建了政治学院和高等军事学院。
1950年3月10日,代总参谋长聂荣臻向毛主席呈送了《关于军委机关及军事院校建设问题》,以便“储备与深造高级干部”。同年7月,政务院总理、军委副主席周恩来主持军委会议,专题研究军队院校的建设问题,进一步明确了在改建院校的同时,全军首先创办一所中高级干部的综合性陆军大学。11月21日,刘伯承抵达南京,迅速投入紧张的建校和教学任务工作。30日,中央军委正式任命时年59岁的刘伯承为军事学院院长。1951年1月15日,军事学院隆重举行成立大会暨开学典礼。毛泽东亲笔题词:“努力学习,保卫国防。”
1954年7月1日,军事学院向军委请示开办战役系,经党中央批准,战役系招收52名兵团以上高级将领入学,时间为3年,这在我军指挥院校史上是首次。年龄最大者50岁,最小者40岁,1955年被授予上将军衔5人、中将军衔22人、少将军衔25人。1957年7月全部通过毕业考试,获得毕业文凭。学院从首期开学到1956年春,退回不符合条件的学生328名,占招生总数的8.7%。到1969年的18年的历程中,共培养干部10000多名,为我军建设做出了重要贡献。
1969年2月19日,中央军委批准《军队院校调整方案》,决定撤销中国人民解放军高等军事学院、军事学院、政治学院,以三大学院部分人员为基础,在位于北京的高等军事学院原址组建“中国人民解放军军政大学”。1977年11月,中央军委在批转军委教育训练委员会《关于调整和增建军队院校的报告》中重新确定了院校体制,决定按照“分校建院”的原则以军政大学军事系、政治系和后勤系为基础,恢复组建军事学院、政治学院和后勤学院。1978年1月5日,军事学院在总参三部礼堂召开成立大会,萧克出任军事学院院长兼第一政治委员。同一天,以军政大学政治系为基础组建的“中国人民解放军政治学院”在北京玉泉路挂牌成立。
成立以来
1985年11月30日,军委主席邓小平签署命令,任命张震为国防大学校长、李德生为政委。1985年12月24日,军委签署《成立中国人民解放军国防大学》的命令,新组建的国防大学机关设“四部(训练部、政治部、科研部、校务部)一办(校办公室)”,教学机构由战略、战役、军队指挥、军兵种、外军、马克思主义理论、中共党史党建政治工作、世界经济政治、后勤、外训、科技、外语教研室和电化教学中心共13个单位组成。国防研究系、基本一系、基本二系、进修系、外训系和研究生院构成了学员的管理机构。邓小平亲自题写了“中国人民解放军国防大学”校名,后又为研究生院题写了院名。1986年1月15日,国防大学召开成立大会。1986年9月1日,国防大学举行首期开学典礼。该期共招收492名学员。
1988年4月30日,国防大学研究生院成立。2003年9月,中央军委决定裁减员额20万人。受此影响,国防大学在保留了机关原有的“四部制”的基础上,根据教学科研的实际需要,将原先设立的13个教研部门(中心)整合为战略、战役、马克思主义、信息作战与指挥训练、军队建设与军队政治工作、军事后勤与军事科技装备共6个教研部。2004年5月,国防大学编制调整撤系建院,以外训系为基础成立国防大学防务学院。2012年,国防大学再次实施编制体制调整,主要是对下辖5所学院管理机构全面实施院校体制。原国防研究系更名为国防大学国防安全学院,由副军级升格为正军级,主要培养部队军职以上和地方省部级领导干部。原基本系成为国防大学联合指挥与参谋学院,主要承担指挥员班、参谋班、师团职领导干部班、中青年领导干部班和高级领率机关工作培训班、全军联合参谋超前培养班的培训任务。原进修系更名为国防大学进修学院,仍为副军级编制。主要担负着中国军队和武警部队中高级军官在职继续进修培训任务,以及中央国家机关司局级以上领导干部和地方省市区干部等关于国家安全和军队建设方面的教育培训任务。2015年11月,国防大学被列入首批高端智库建设试点,成为国家重点建设的10家综合性智库之一。
2017年7月,按照习近平主席和中央军委深化国防和军队改革决策部署,军队院校调整改革,原国防大学、石家庄陆军指挥学院、南京政治学院、西安政治学院、解放军艺术学院、后勤学院、武警政治学院和装备学院部分单位合并,组建成新的国防大学。2017年7月19日,习主席为国防大学授军旗、致训词。
2017年8月26日,国防大学政治学院正式成立,由原南京政治学院、西安政治学院和武警政治学院合并组建,分为上海松江教学区、杨浦教学区,南京教学区和西安校区,机关设在上海松江。2017年12月,经党中央批准,中国人民解放军国防大学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中心(院)成立。2022年7月6日,国防大学首期中青年教研骨干清华研修班在京开班。
办学条件
院系设置
学校下设7个学院、1个研究生院、5个机关部门和4个直属中心。
专业设置
军事文化学院设有11个本科专业(方向)和1个舞蹈中专专业,3个士官职业技术教育专业。
学科建设
国防大学设有军事学、哲学、经济学、法学、文学、管理学、艺术学、交叉学科等学科门类,拥有17个博士学位授权点、21个硕士学位授权点、5个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点。
军事管理学院有军事管理学、军事训练学、军队政治工作学、军事后勤学、军事装备学、国防经济、中共党史7个特色学科,还涉及军事法学、军事战略学、军事运筹学等多个学科门类。设有3个博士后流动站,5个博士研究生招生专业,7个硕士研究生招生专业。
国家安全学院拥有马克思主义哲学、马克思主义理论、战略学、军事思想与军事历史4个学科,建有3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各学科专业都有博士、硕士培养资格。政治理论、国家安全战略、军事战略、军事思想与军事历史是全军重点建设学科
联合作战学院有12个学科专业42个研究方向,其中战术学被列为国家级重点学科,并获得一级学科博士授予权;合同战术学、军队指挥学、军事教育训练学3个学科进入全军"2110工程"首批重点建设行列。
政治学院有军事思想与军事历史、军队党的建设、军队思想政治教育、军事人才学、军人心理学、军队图书档案、军事安全保卫等特色学科。军队政工信息化、军队网络舆论、军队纪检监察、军事司法等拓展的学科专业。
研究生院的军事学专业硕士生、博士生、统招硕士生已成为研究生学员主体,有13个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3个二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18个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9个二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构建了综合性联合指挥大学学科学位雄厚的基础。
硕士研究生专业
师资力量
学院拥有教授、研究员、副教授、副研究员280余名,其中博士生、硕士生导师150余名 。有金一南、徐焰、张彬、国家安全战略专家王宝付、国防经济专家姜鲁鸣等“名师工作室”。先后涌现出许志功、金一南、徐焰、张彬、乔良、孙科佳、王宝付等“国防大学杰出教授”和“国防大学名师”。
国家安全学院先后涌现出许志功、金一南、徐焰、张彬、乔良、孙科佳、王宝付等“国防大学杰出教授”和“国防大学名师”。先后培塑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中心、许志功、金一南、徐焰、张彬、孟祥青、赵周贤等全国全军重大典型。现有郭若冰、唐永胜、楼耀亮、王宝付、孟祥青、赵周贤、郭凤海、马刚、贤峰礼、李海涛、张玉坤、赵子聿、李银祥、杨胜利、綦大鹏等一批军内外知名专家学者和学科学术带头人。李海涛、张啸天、牛明明、吴琼等中青年教员骨干在全国全军教学比武中获得一等奖。
军事管理学院现有教授近40人、副教授60余人、特聘教授和部队导师数十人,先后涌现出路文、姜鲁鸣、陈军生等一批名师名家和杰出教授。政治学院一线教员中,正高职称150名、副高职称243名,3人入选国家万人计划和百千万人才工程,7人获评军队科技领军人才、军队学科拔尖人才及培养对象,3人获评全国优秀教师,10人享受政府特殊津贴。
联合勤务学院教师团队中,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6人,“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1人,全国优秀教师1人,全军优秀教师4人,军队院校育才金奖获得者13人,军队高层次科技创新人才工程科技领军人才1人,学科拔尖人才1人,博士生导师31人,硕士生导师105人。
教学情况
教学模式
国防大学在重塑教学体系与理论创新中努力实现课堂与战场的对接,结合所属各院校特点开展教学设计、课程试讲、备课试教等活动,把战斗力标准作为课程体系建设的唯一标准。着眼培养能打仗打胜仗人才,构建起以联合作战能力生成为核心的人才素质模型和教学体系,新增与联合作战密切相关的6个新兴学科;以指挥员班为突破口,设置军事主干课程,每个领域教学都大幅度创新,形成了全新的课程体系。与此同时,该校加大高中级干部学员的实训实习实践,区分层次全程嵌入战区联指中心等平台。紧盯“能指挥部队打仗,能领导部队建设”这个培养目标,国防大学邀请军委机关职能部门领导,各战区、军兵种部队的作战和训练部门领导,与指挥员班学员一起,聚智联合设计,使学校教学与部队备战打仗实践贴得更紧,一些重点班次课程更新率超过80%。还创建“学、讲、研、练、考”新型教学模式,对接一线部队,增加实践性教学比重,着力教练学员指挥打仗的方法要领。
人才培养
截至2018年,国防大学研究生院共培养了100多个班次、5844名研究生,其中博士794人、师团级硕士651人、外军研究生236人。有1000多名担任了军师团指挥员,200多人成长为将军,战区级高级将领20余人。
教学设施
国防大学为实现教学科研手段现代化,先后建成了现代化的语言实验室、计算机作战模拟教研楼、卫星地面接收站、校史馆和新型综合教学大楼等教学、科研和生活设施。同时,研制开发了一系列作战模拟训练系统,以适应学员练谋略、练决策、练指挥的需要。此外,投影幻灯、电视、电影等形象化教学手段也得到了更新和改造。
合作交流
国防大学牢固树立开放办学理念,主动与世界军事名校加强战略合作,通过走出去、请进来,先后与100多个国家的军队、军事院校建立了广泛联系,在专业化人才培养、军事职业教育等方面开展深入务实合作,为开阔学员国际战略视野、培养打造联合作战指挥人才奠定基础。该校已与美国、日本、澳大利亚、莫桑比克等14个国家的高等军事学院建立正式校际交流合作关系,培训100多个国家的学员500多名,数十名教研干部参加国际维和任务、担任军事观察员等。2018年与埃及、老挝、秘鲁等国家的多所院校签订校际交流合作备忘录。截至2018年7月,国防大学60余名联合作战指挥培训班学员分赴日本、菲律宾与乌兹别克斯坦、土耳其考察见学。与此同时,韩国国防大学代表团来到该校访问,与该校教研人员就“国防安全政策”等议题进行座谈交流。2018年上半年,该校有6个批次战略班、指挥员班学员出国考察见学,42批次外国军事代表团来校访问和开展学术交流。
学术研究
科研成果
兵棋系统,又称战争模拟系统,就是运用计算机模拟实战环境和作战进程,用于军队演习训练和作战方案评估。计算机兵棋始于20世纪80年代,被各国广泛应用于军事演习训练和作战方案评估。2007年,在军委总部领导下,解放军首个计算机兵棋系统在国防大学启动研发,胡晓峰担任总设计师。在2010年11月,战略战役兵棋系统的基本版问世。 兵棋系统研发团队通过与多个集团军、训练基地、军事院校及地方科研单位广泛协作,研制出中国第一个兵棋想定推演系统,第一套联合作战推演模型系统;建成解放军首个战略战役兵棋演习公共基础数据库,兵棋想定数据库和“全军兵棋研发运用中心”。截至2014年,中国人民解放军首个实战化大型计算机兵棋系统有效应用于20余次重大演习,获得20多项国家和军队科技进步奖。兵棋演习系统先后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军队科技进步奖一等奖3项,兵棋研发团队被四总部授予“全军科技创新群体奖”。
国防大学的科研工作,着眼建设信息化军队、打赢信息化战争,创新和发展军事与政治理论,同时紧密跟踪研究世界军事、政治热点问题和重大事件,为培养高素质新型高级军事人才服务,为中央、国家和军委、总部决策提供咨询,为部队建设和军事斗争准备提供理论支持。2015年11月,国防大学被列入国家首批高端智库建设试点,成为国家重点建设的10家综合性智库之一。
国防大学研究中心从1994年成立至2011年,先后在中央的重要报刊和全国的核心期刊上发表理论文章1500多篇,在中央重要报刊发表重头理论文章是200多篇。编写出版了理论著作180余部,编纂了各种论文集35部。
学术交流
从2002年开始,国防大学连续举办16届的国际安全研讨会,加强和国际军事界的学术研究交流。国防大学重新调整组建后,着眼建设世界级综合性联合指挥大学的要求,将国际安全研讨会升级为国际防务论坛,旨在更好地为加强与世界各国军事交流合作,共同研讨国际或地区重大安全问题。2018年,国际安全研讨会升级为国际防务论坛,旨在为各国军官构建起一个广泛交流的平台,共同探讨国际安全方面面临的重大现实问题。首届国防大学国际防务论坛在北京召开,为期两天,有来自军委机关、有关战区和军种、国防大学的代表,军内外学术机构专家,相关领域外籍专家,以及在国防大学国际防务学院学习的外国高级军官共约400人参加论坛。至2020年已成功举报三届。
学术资源
图书馆
国防大学图书馆始建于1985年11月15日,建筑面积1万平方米,截至2011年,图书馆收藏有纸质文献资源130万余册(份),并以每年约为5000余种、2万余册的进书量递增,馆藏文献资源的主要特点:古、近代军事图书资料、国民党时期的军事资料有较多的收藏;历史资料收藏比较完整,覆盖了宋朝以后的各个历史时期;中国人民解放军战史资料比较齐全;党内军内党史、政工资料的收藏比较完整。军事理论科学数字图书馆已收录电子图书145万种,军事期刊110万篇,声像资料1万余部,自建数据库12个,引进全文数据库100余个,数据总量达50TB,存储容量90TB。军事理论科学数字图书馆项目2005年获得军队科技进步一等奖。
2023年11月8日,国家图书馆国防大学分馆揭牌成立,图书信息领域的军地合作更加密切。
学术期刊
《思想理论战线》是国防大学主管、国防大学政治学院主办的政治类学术期刊,创刊于1979年,为双月刊。主要报道政治行业相关领域研究成果与实践。主要设有马克思主义与当代、传统文化与国家认同研究、传播政治经济学研究、国际问题研究等栏目。
《军事历史研究》杂志创办于1986年,由国防大学主管, 国防大学国家安全学院主办,军事历史研究杂志专业唯一的中文核心期刊。内容涉及广泛,从古代到现代、从中国到外国、从理论到实践,从战略到战术,从军事文化到军事人物均涵盖其中。
《国防大学学报》(月刊)创刊于1986年,由国防大学主办。主要栏目有:军事理论及军事史、战略问题研究、战役学、马克思主义理论学习与研究、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与改革探索、党史党建、军队建设研究、军队政治。
《解放军理论学习》创刊于2001年,是全军党委中心组理论学习期刊,由国防大学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中心主办。本刊坚持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强军思想,坚持为全军官兵学习和研究党的创新理论服务,富于军队特色,注重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的研究,突出对全军理论学习特别是党委中心组理论学习的指导,集理论性、知识性、权威性和服务性于一体。主要栏目有:专稿、理论前沿、理论探讨、治军研究、书记笔谈、学习园地、读书札记、基层之声、专家解读、报告厅、调查研究、知与行、心得悟语等。
《国家安全论坛》创刊于2022年,是由中国人民解放军国防大学主管、国防大学国家安全学院主办的国家安全研究综合性学术双月刊。本刊贯彻落实总体国家安全观,研究探讨国家安全领域重大理论和现实问题,为推动国家安全理论创新发展、促进学科建设及人才培养服务。
校园文化
校徽
国防大学校徽图案,由中国人民解放军八一军徽、五角星、麦穗、齿轮和绿叶组成,象征中国工农红军的历史底蕴和永葆长青的理念,邓小平题写的校名缎带标明国防大学的全称。
校训
团结、紧张、严肃、活泼
校歌
《抗日军政大学校歌》 歌词:
黄河之滨,集合着一群中华民族优秀的子孙。
人类解放,救国的责任,全靠我们自己来担承。
同学们,努力学习!
团结紧张,严肃活泼,我们的作风。
同学们,积极工作!
艰苦奋斗,英勇牺牲,我们的传统。
像黄河之水,汹涌澎湃,把日寇驱逐于国土之东!
向着新社会前进!前进!
我们是劳动者的先锋!
学校领导
现任领导
历任领导
杰出校友
截至2005年,国防大学已经为世界117个国家培养高级军官和政府官员2873名。其中有六位国家总统,还有100多人出任政府部长、武装部队总司令、三军参谋长等要职。
所获荣誉
2020年12月25日,被国家卫生健康委等授予“无偿献血先进部队奖”。
参考资料
中国人民解放军国防大学成立.中国大百科全书.2024-06-19
国防大学是一所什么样的大学.中国青年报.2024-06-19
“物畅其流”为强军.微信公众平台.2024-07-01
国防大学.中国研究生招生信息网.2024-06-19
八院同辉之国家安全学院.微信公众平台.2024-06-20
八院同辉之军事管理学院.微信公众平台.2024-06-20
八院同辉之政治学院.微信公众平台.2024-06-20
八院同辉之联合勤务学院.微信公众平台.2024-06-20
八院同辉之军事文化学院.微信公众平台.2024-06-20
八院同辉之国际防务学院.微信公众平台.2024-07-02
八院同辉之研究生院.微信公众平台.2024-06-20
2020年国防大学硕士研究生招生简章.中国研究生招生信息网.2024-06-20
导演战争的“魔术师”.科学网.2024-07-13
530 Origin DNS Error.中华人民共和国国防部.2024-07-13
首届国防大学国际防务论坛举行.中华人民共和国国防部.2024-06-20
第三届国防大学国际防务论坛举行.微信公众平台.2024-06-20
国家图书馆国防大学分馆揭牌成立.微信公众平台.2024-06-20
思想理论战线杂志.润墨.2024-07-02
军事历史研究杂志.好期刊.2024-07-02
国防大学学报.中讯万向.2024-07-02
《解放军理论学习》.人民网.2024-07-02
国家安全论坛.国家哲学社会科学文献中心.2024-07-02
加快推进军事教育高质量发展.微信公众平台.2024-07-02
国防大学开学啦!.微信公众平台.2024-06-20
张震和他的四个将军儿子.中国文明网.2024-07-02
10名军官警官晋升上将.今日头条.2024-07-02
李文卿逝世.凤凰网.2024-07-02
刘亚洲.党建网.2024-07-02
达娃拉姆.中国大百科全书.2024-06-20
刘青弋.中国大百科全书.2024-06-20
目录
概述
历史沿革
创办初期
抗战时期
建国时期
成立以来
办学条件
院系设置
专业设置
学科建设
师资力量
教学情况
教学模式
人才培养
教学设施
合作交流
学术研究
科研成果
学术交流
学术资源
图书馆
学术期刊
校园文化
校徽
校训
校歌
学校领导
现任领导
历任领导
杰出校友
所获荣誉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