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哲学家。
京都大学哲学科毕业。曾留学德、法等国。1927年起任法政大学教授。1929年参与创立无产阶级科学研究所。1930年被捕。出狱专心研究历史哲学,建立“三木哲学”体系。1937年参与筹划
昭和研究会。
太平洋战争中曾去
马尼拉。1945年3月又被捕,后死于监狱。其哲学思想从新
伊曼努尔·康德派的认识论转到
唯物主义哲学。主要著作有《历史哲学》、《构想力的论理》等。后刊有
全集19卷。
三木清(Mikikiyoshi,1897-1945)
日本明治、大正、昭 和时期哲学家。生于
兵库县揖保郡平井村(今
龙野市揖西町)。 1914年入东京第一高等学校。1917年该校毕业后为了向
西田几多郎学习入
京都大学哲学科学习,1920年毕业,又入该校大学院继续研究历史哲学。同时任大谷大学、
龙谷大学讲师。1922年起留学德、法等国,接触
马克思主义和
海德格尔的
存在主义。1925年回国,1926年任第三高等学校讲师。1927年任东京
法政大学哲学科主任教授。1928年与
羽仁五郎等出版《在新兴学科的旗帜下》杂志,1929年参加无产者科学研究所哲学部的创建工作,以马克思主义哲学而引人注目。1930年因同情和支援日本共产党被检举、起诉、拘留,并因而失去教职。出狱后从事历史哲学的研究,并离开了马克思主义轨道,与西田哲学接近。1942年作为陆军报道员去
马尼拉。1945年3月因留反对战争的共产党员朋友住宿而被检举、逮捕,于同年9月29日死于战败后
日本的监狱中。时年49岁。
三木长期把人作为哲学研究的主题,认为人是世界和历史的主体。他早年曾从西田哲学(见
西田几多郎和新康德主义西南学派的立场出发研究历史哲学,留欧期间接受
存在主义的许多观点;回国后,在日本工人运动高涨和
马克思主义广泛传播的影响下研究唯物史观,他从存在主义人学的立场解释马克思主义,对马克思主义进行了修正,企图用存在主义人学思想“补充”马克思主义,又把人和历史等同起来,并认为自然界也离不开人和历史。要说明“人学的马克思主义形态”,提出了一个基本概念──“基础经验”。他认为,“基础经验”是现实存在的整个结构,自然界的存在只有在人的存在同它发生关系时才有意义。
三木还从上述理论导引出:"无产者的基础经验"这一概念。他认为,“无产者的基础经验”必然产生“无产者的人学”即“
马克思主义的人学”,唯物史观是建立在这种“无产者的人学”的基础之上的。事实上,三木单纯把无产阶级的感性实践看作是产生唯物史观的基础,没有真正理解“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这一唯物史观的基本原理,因而始终没有能够摆脱唯心史观。最后又回到西田的“无”的哲学和亲鸾的净土真宗,企图靠信仰来解决问题。三木说:“人依照与他存在相交涉的方法而直接把握自己的存在。在他谈到存在时,也就在那里谈到了自己。”三木宣扬“不安的哲学”,认为
存在主义就是不安的哲学,只有按照存在主义的说教去做,才能摆脱不安。他说:“‘不安的哲学’这句话表现着现代哲学的重要性格之一。那是和世界战争之后知识分子的精神状况相适应的东西,是其精神危机的表现。正如那个所谓战后文学被称为‘不安的文学’那样,战后哲学可以说是‘不安的哲学’。”三木散布惶恐不安、悲观苦闷思想,他说,“生同时意味着死。人是必死的存在。”“死不是个人的消灭性,是关于我们的存在的全体。死是生的终局,然而它不是我的生的过程中的一点上开始的,我们的生在其每一瞬间就是死。……人是走向死亡的存在。”三木认为,要克服不安情绪和摆脱不可免的死亡、痛苦和奋斗这样的处境,就必须返依宗教,把希望寄托在天国信仰上,他指出:“神是人的最后目的,这是因为神充满了他的整个存在,为他的不安带来最终的和平。”
三木曾经使
日本的讲坛哲学和
马克思主义接触,促进许多青年哲学家研究马克思主义,这是他的功绩。他晚年专心研究西田哲学和净土真宗鼻祖亲鸾的思想,试图把
存在主义和日本的佛教结合起来。
对三木的哲学长期以来有不同的评价:许多哲学史家说他曲解、篡改了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他的哲学在本质上并非
唯物主义;也有人认为他的哲学包含了一些马克思主义的内容。
三木的主要哲学著作有:《人学的马克思主义形态》、《马克思主义与唯物史观》(1927)、《唯物史观与现代意识》(1928)、《新的人的哲学》(1934)、《人本主义的展开》、《人本主义的哲学基础》(1936)、《构想力的逻辑》(1943)和遗稿《亲鸾》等。。后刊有《三木清全集》十九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