填鸭式教育,是一种教育方式。比喻灌输式教育。是由
苏联教育家伊·安·凯洛夫发明的。填鸭的意思是指鸭子在饲养的过程中养鸭人用含糖量高的柱状饲料塞进鸭子嘴里使其快速增肥。填鸭式教育,顾名思义,就是把知识一味灌输给学生,纯靠死记硬背,完全不考虑学生是否能够明白其中的意思。
由来
填鸭式教育是苏联一位教育家
伊万·凯洛夫发明的,他发明这种教育后就被苏联人民唾弃,当时中国没有完善的教育体系,结果捡了人家失败的发明(中国人当时比较保守)。在中国全部都是这种教育。顾名思义,就是把知识一味灌输给学生,给了文章,就死背,全都不明白意思。“反正完成任务就得了”学生如实说。
与之相对的是启发式教育。相对于学生的年龄特点和成长方式当然是启发的好。在教育界有一句话:“我听,我忘记;我看,有印象;我做,我记住。”填鸭式教育前两项都占全了,就是没有“做”这一环节。而启发式教育就充分考虑到了做的重要性。
利弊
从局限性上来讲,填鸭式教育之弊明显更多。它只是充分把老师和书本的思想一股脑地灌输给学生,毫无创造性可言。长此以往,这种教育会很大程度上阻碍社会发展的速度。说的严重点,填鸭式教育的人类文明进步可能就到此为止。当然,这也不是绝对的。
至于填鸭式教育之利,仅限于使学生在最短的时间内了解到最多的知识。
填鸭式教育极大扼杀了学生的创造力,无法充分开发学生的想象功能。在增加学生知识的同时,有意无意地也减少创造力必要的其他元素。消磨孩子的个性和独立人格。扭曲学生的心理,也扭曲家长的心理——学生在考试重压下得不到任何途径的心理宣泄,家长在一考定终生、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心理压迫下,渴望子女成才的希望越发狂热;应试教育所突出的分数至上,让学生本应享有的道德教育、
心理教育、法制教育退居其次,甚至在课程表中毫无立足之地、毫无踪迹可寻。事实上,教育远非考试那么简单。然而,只要有考试就会有应试教育。因为学习的功利化,在很多学生和家长的潜意识里,无助于考试学习加分的知识都不是好知识,而填鸭式教育培养出来的人才,并不是因为填鸭填出来的,而在于他们能够在填鸭的教育方式下,努力保持自己的思想。
有些人在此种教育下取得成功,原因很多:
1、有些人属于比较有悟性、好奇心强且肯用心钻研,对于问题会一直追究下去,结果又成功得到结果,从而在此教育下因主动探索而成功,这正是填鸭式缺少或没触及的。他们在一定条件下将对问题的兴趣转成为对知识根由的兴趣。这样的人之所以少,主要是
高中教育并没有能激发好奇心的东西。
2、有些则可能是好胜心强。这种在一些好学生中非常常见,他们不是对知识感兴趣,而是对名次的前后和别人的目光感兴趣。这种学生在进入大学后,因失去继续追求上述目标的环境而失挫。比如那位屡次考上
北京大学又退学的学生,他学习的目的很浅,就是为了一种状元身份,对以后的工作目标没兴趣,提不上劲,但对考大学却乐此不疲。
所以,好的教育,就是要学以致用,让学生看到这些知识的光明前途或者对这些知识的好奇,而产生动力。前途与好奇应该都具备,才是好的教育。再加上一点好胜心,就很完美了。三者都不可少。
3.应试教育在一定程度上促进社会的发展及公平,为优秀的学生提供发展空间。
填鸭式
填鸭式,就是只告诉“是什么”,不告诉你或没说清楚“为什么”,让你去死记硬背,这样你所知道的“怎么做”也就不牢固,完全靠记忆。所以说考完试,就忘光了。
像《数据结构》严蔚敏,第一章是这样安排的。
1、数据和数据结构
2、数据类型
3、抽象数据类型
为什么要这样安排?不知道,没怎么说,就是说学XXX,然后又是来看XXX。
为什么要看这个?为什么要接下来是那个?都不知道。
你只知道,这个要考,那个要考,这个重要,那个重要,为什么会重要?你不知道,你只知道这是指令,是书上说的它重要,而不是你觉得它确实重要。
前因后果
我就纳闷,于是死劲地去想它们之间的关系,终于感觉看出点名堂来了:
这是下定义,告诉我们它们是什么样的特征,是概念,是叫我们辨识的方法。
数据是信息的载体,数据结构是数据的在
计算机中的表达和组织,不关心数据元素的具体内容。结构这一词就是抽象出本质形式。(参见“
代数结构”、“拓扑结构”,抽象出结构是数学上很常见的思想)
2、数据类型:强调了一个值的集合的操作集。
3、抽象数据类型:强调了一个
数学模型的操作集。也就是指出操作的用途,而不去具体实现它。方便我们不拘泥于具体实现而在抽象层面研究问题。意义:ADT层面研究问题才叫计算机科学家嘛,不然只能叫码农。
从接触到具体认识再到抽象提炼,就是学习新事物的方法。遵守这个过程,我们才从不熟悉到熟悉,跟着科学家研究问题的思绪走。这样才对知识掌握了来龙去脉,而不是机械填鸭最终留下很多知识体系里的“坑”。
讲清楚这样一个过程,才能摆脱填鸭式教育,走向启发式教育。
国内的应试教育导致,也是家长及至整个社会急功近利似的追逐那些短暂的、虚荣的、见效快的短期利益有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