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潭中学
1945年建于安徽的公立中学
铜陵市周潭中学(Tongling Zhoutan Middle School),系铜陵市第一中学江北分校的前身,是铜陵市教育和体育局直属中学,铜陵市江北地区唯一一所公办市级示范性高中,坐落于郊区周潭镇周潭街,背靠鹞石山,东依枫沙湖,毗邻铜陵市澄英高科技园区,与铜陵市第二十中学隔湖相望。
学校初建于1945年,初名“鹞石中学”,1958年易名“枞阳县周潭初级中学”,1971年增设高中部,时名“安徽省枞阳县周潭中学”,2018年10月区划调整,从枞阳县属中学划归铜陵市教体局直属中学,正式更名为“铜陵市周潭中学”。
2021年6月,铜陵市教体局将市二十中、市二十一中、市周潭中学三校的高中部整合重组为铜陵一中江北分校,校区设在周潭中学校址,周潭中学初中部移至鹞石初中合并办学。
截止2020年11月,学校占地240亩,有18个教学班,在校学生755人,在岗教职工98人,其中高级教师43人。
历史沿革
1945年,学校始建,由东乡名士周邦彦创办,初名“鹞石中学”,实招小学。
战乱时期,白崇禧将军曾特意书写“保护鹞中”的匾额。
1958年经省政府批准更名创办,开设初中,成为枞阳县第四所中学,易名“枞阳县周潭初级中学”。
1963年,大文豪郭沫若先生欣然挥笔题写校名“周潭中学”。
1971年增设高中部,学校为完全中学,时名“安徽省枞阳县周潭中学”。
2006年初中部脱钩,学校为独立高中
2009年升格为“安庆市示范高中”。
2011年枞阳县中学布局调整接收吴桥、施湾两初中并入,设立初中部,学校为完全中学。
2018年10月行政区划调整,从枞阳县属中学划归铜陵市教体局直属中学,正式更名为"铜陵市周潭中学"。
2021年6月,为进一步推进基础教育优质均衡,铜陵市教体局将市二十中、市二十一中、市周潭中学三校的高中部整合重组为市一中江北分校,校区设在周潭中学校址,周潭中学初中部移至鹞石初中合并办学。
文化传统
理念
学校倡导以人为本理念,高举素质教育大旗,注重人文精神培养,坚持“以教为先,以人为本,尊重个性,综合发展”的办学思想,秉承“喻情、启智、明理、笃行”的校训,遵循“教学立校,管理强校”的方针,追求“教学有特点,管理有特色”的办学目标。几十年求实创新,我们形成了“教学质量全面抓,教学管理全程抓,教学对象全体抓”的有效机制,走出了一条独具特色的发展之路。
办学条件
人才培养
截止2020年11月,学校有18个教学班,在校学生755人。
教学上,推行“分层教学,分类辅导,分段要求”的教育模式。对学有困难的学生,因人施教,将治跛工作细化到高一至高三的每一个学段,每一个学生,每一个学科及所对应的每一位教师;对学有余力的学生,因材施教,将教学资源优化到合理的配置上,最大限度地满足他们学习的需要;对不同年级提出具体的阶段目标——重抓高一夯基础,优化高二准分科,确保高三出成果。
管理上,走内涵发展之路。对老师,我们追求的目标是“难求人人出色,但要人人认真”;我们的口号是“班主任是父母,教师是班主任”。学校已拥有一支爱岗敬业、埋头苦干、教学和管理水平居全县上游的教师队伍。对学生,我们的指导思想是“力求人人升学,更求个个成才”,确保每位学生都拥有一个生存、求学、发展、成才的空间。常规管理中,实行全封闭式,推行出入登记制度,校警协助行政值班人员全天候服务,确保校园安定,教学安稳,师生安全。具体管理中,我们着重治理三个环境:“大环境”校风建设,真正实现“教书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小环境”班风建设,营造一个积极向上的和谐融洽的集体;“内环境”注重学生的心理指导和德育教育,使其健康成长。
如今,在独具特色的教学和管理下,学校办学环境不断优化,教学质量逐年稳步提升,成为枞阳县教育的一个新亮点,为学生的成才提供了优质的学习和生活条件,为学生的成长营造了优良的校园文化氛围。05年高考录取生本科达线率突破67%,在全县教育表彰大会上一次获得了六个奖项。学校因此得到了上级部门的充分认可,受到了社会的广泛好评。
师资队伍
截止2020年11月,学校在岗教职工98人,其中高级教师43人,多名教师获市县级“骨干教师”、“学科带头人”、“铜陵市名师”、“铜陵市名班主任”、“铜都青年英才教师”等荣誉称号。
一.“为学”贵在研究作为一名优秀的教师,不仅要有渊博的知识,更要有科学研究的意识,在学习中研究,在学习中做学问,要有意识地从日常工作中研修问题,提升学习和研究能力,并主动学习和运用科学的方法投入课题研究,从表面深入事物的本质,使自己的学习和研究能力上升到理性。作为优秀教师为学员必须以严谨的工作作风,认真谦虚的态度,遵循领导的工作要求,经常请教同事,相互交流、相互切磋,提高自己学习和科研水平。改变以往经验型的“教书匠”教师向“研究型、学者型”的教师发展。
二.“为师”贵在修身
只有善于修身养性的教师,他才会勤奋地工作,广育桃李,像甘霖一样,滋润着大地万物,且润物细无声。为师修身在于睿智。充满睿智的教师,是在修身养性达到“身正为范、学高为师”。教师修身要以学识水平和人格风范为核心,为师修身养性要在终身的学习中,更新自己的知识结构,掌握更多的文化资源,更新教育观念,提升教育理念,在内修自身中完善自我。
教师修身养性是自我的尊道崇德,向心至爱中,因此,为师修身要具备“博爱之心、坦荡之怀”。就是广博之爱,社会的爱,对人民的爱,对事业的爱,对岗位的爱,对工作对象的爱,对家庭的爱,对环境的爱,对生活的爱,对天地万物的爱。让自己成为一个充满爱心的人,施人以爱,满腔热血地投入到自己的工作之中。让自己更加成熟,更臻美。才会淡泊明志,自强不息,厚德载物。提炼自身修养,对工作勤勤恳恳,保持谦虚谨慎,以亲和力、向心力、凝聚起学员学习氛围。
三.“为人”贵在奉献
人们把教师比喻成“园丁、红烛、绿荫、人梯、铺路石”歌颂的就是教师的献身精神。教师为人以德为本,立德的关键,就在于全心全意的服务思想和无私奉献的精神。这是党和人民赋予教师神圣的责任感。自古以来,唯有有德者方可为人师。教师的价值体现于奉献之中,在奉献中确立自我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在服务中体现“为人之师”。为此,奉献是教师的天职,教师为人要把奉献放在首位。教师不只是为了传授知识而存在的“教书匠”,而是教育者、服务者、奉献者,当代的人类灵魂的工程师,要树立事业心,增强责任感,提升热爱教育事业,忠诚教育事业,献身教育事业思想。人民满意的教育,教师是动力之源,是关键所在。我区教师队伍的师德素质不断提高,涌现出许多优秀教师、模范教师,她们的生动事迹感我至深。我曾亲眼目睹了我们学院优秀老师爱岗敬业,无私奉献的作为,也曾亲耳聆听了我们学院优秀老师牧牧不倦,潜心奋斗在教育教学和科研研究之中,我要在广泛学习模范教师“学为人师、行为世范”中,提升自身学识水平和能力,提高自我师德风范,遵照学院“适合需求服务发展”理念,以奉献精神为基层学校服务,为干部培训班学员服务,努力成为新时期优秀的教师。
校园环境
学校地处鹞石山下、枫沙湖畔,山水相依,风景秀丽。校内四季鲜花绽放,绿树荫荫,溪流涓涓,清幽雅致。校园规划起点高,布局合理,基本建设投入超前。现有教学大楼3幢,68个标准教室,科学教育艺术楼1幢,标准配备了8个理化生实验室,1个通用技术教室,2个学生计算机房,1个教师计算机房(电子备课室),1个音乐教室,1个美术教室,4个小型多媒体教室和1个多功能学术报告厅;教师办公设备完备,建立了校园光纤、互联网络系统,实现了校园互联网的全覆盖。图书馆藏书30000多册,有阅览室5间,常年订有报刊100多种。学校建有400m跑道的标准运动场,球类运动场等体育教育设施。学生餐厅面积2000多平方米,拥有座位近1000个。学生公寓5幢,可安排1800名学生住宿。
学校地址:郊区周潭镇周潭街028号。
乘车路线:从江北换乘中心可乘36路、51路、52路至周潭中学站下。
获得荣誉
六十年薪火相传,周中人百折不挠,一直坚守“教学立校、管理强校”的方针,逐步形成了符合校情、符合时代发展、符合现代教育理念的“面向全体学生,让学生全面发展,使学生终身受益”的办学思想。高中在校生最多年份2000多人,高考本科达线最多达140人。学校多次获得枞阳县高考单科等级奖和集体优秀奖,获得县级“平安校园”、“文明单位”、“绿色校园”、“优秀党支部”、省“五四红旗团委”等荣誉称号。
知名校友
王俊:1977届高中校友,1984年本科毕业于哈尔滨工程大学(原哈尔滨工程大学船舶工程学院核动力装置专业,1986年硕士毕业于清华大学反应堆工程与安全专业,历任国家核安全局核应急处副处长、核电处副处长、处长、高级工程师、国家核安全局副局长,2007年11月至2015年5月,任国家核电技术公司总工程师,现任“国家电投”总工程师。
周国理:1981届高中校友,密歇根州立大学医学博士,教授。
目录
概述
历史沿革
文化传统
办学条件
人才培养
师资队伍
校园环境
获得荣誉
知名校友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