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清酒
以小米、酒曲为主材酿造的酒饮
日本清酒色泽呈淡黄色或无色,清亮透明,芳香宜人,口味纯正,绵柔爽口,其酸、甜、苦、涩、辣诸味谐调,乙醇含量在12%-16%以上,含多种氨基酸、维生素,是营养丰富的饮料酒。清酒最早起源于中原地区,后经江浙传入日本,在日韩发扬光大,中国清酒发展至今已经有了2000多年的发展历史。
饮料简介
清酒色泽呈淡黄色或无色,清亮透明,芳香宜人,口味纯正,绵柔爽口,其酸、甜、苦、涩、辣诸味谐调,乙醇含量在12%-16%之间,含多种氨基酸、维生素,是营养丰富的酿造酒
饮料起源
日本清酒的名称最早见于3000 多年前我国的古代文献《周官》。《周礼·天官·酒正》记载:“辩三酒之物,一曰事酒,二曰昔酒,三曰清酒。”关于清酒的记载也见于《诗经》中。在浩瀚的历史长河中,清酒在中国兴盛千年之久,其崇高的地位和独特风格不仅被载入各种典籍文献,而且对周边邻国的饮食文化和酿酒产生了重大影响。大约在公元400 年左右,日本清酒酿造技术传入日本,使之成为日本的白酒,从日本文献《播磨国风土记》载日本清酒出现的年代算起,比中国清酒相比至少晚了千年以上。毋庸置疑,中原地区日本清酒的故乡,清酒源于古老的中国。
饮料分类
中国清酒主要分为米酒和黄粱酒两大类,米酒由大米经过发酵酿造而成,黄粱酒由小米经过发酵而成,清酒就是米酒中的一个分支,清酒是以小米(粟)、酒曲、水等原料,后续低温深度发酵而成,酒度在12-16度之间,发酵完成后不勾兑,不添加任何添加剂,口感清爽清纯,是不想喝白酒或者不能喝白酒人士的最佳选择,尤其适合女士饮用。
日本的造酒文化源于中国大陆
大约在公元7世纪中叶之后,江浙一带的大米种植技术和以大米为原料的酿酒技术较为成熟,朝鲜古国百济中原地区常有来往,并成为中国文化传入日本的桥梁。中国用“曲种”酿酒的技术也是就由百济人传播到日本,使日本的酿酒业得到了很大的进步和发展。到了公元14世纪,日本的酿酒技术已日臻成熟,人们用传统的日本清酒酿造法生产出质量上乘的产品,形成了现有的日本清酒。因此,日本清酒在很大程度上与中国唐宋绍兴酒酿造技术有所相似,实则是在借鉴了中国黄酒的酿造技术的基础上演变而来。
而日本清酒则是以“稻”去皮后的大米、水酿制而成。由于生产原料的最大差异,其终端产品在色、香、味、风格上也形成了不同的两款饮品。
二级字幕:生产工艺方面有着较大区别
中国清酒与日本清酒,根据所用原料的物理特性,在酿制过程中所使用的工艺最主要的区别,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酿酒用粮加工、净化工序的差异
中国清酒用料为草谷子,粟米在脱壳前首先要去除谷子内含的杂质和夹杂物,尔后再进行谷子的脱壳,加工为我们大家所较熟悉的“小米”;脱壳后的小米再进行水清洗,以除去小米表面的附着物,即可作为生产原料使用。以上工序的进行,主要是为了保留原料固有的营养成份与小米本身的香气,并去除不洁物的混入,避免给产品带来不应有的异香与异味。
日本清酒用粮为大米。在稻谷除杂、加工成大米后,还要用机械法磨去大米表面的糊粉层。一般精米率都要达到65-75%,这种刻意的要求原料“精”“纯”是为了去除大米对以后酿造不利的因素,但同时也失去了大米表层所含丰富的矿物质、维生素以及微量元素
清酒生产糖化、发酵工序的差异
中国清酒与日本清酒都需要对原料进行糖化与发酵。两种清酒生产除了在原料糖化、发酵过程中使用糖化剂发酵剂不同外,同样也存在糖化、发酵工序多项技术控制参数不同的差异。如温度、时间、酸度、中间品质量控制指标等。但在糖化、发酵工序其最大的差异是:中国清酒糖化、发酵执行的是液态糖化与发酵的生产工艺;而日本清酒糖化、发酵执行的是半固态糖化、发酵、多次投料的生产工艺。
酿造酒液后加工处理工序的差异
中国清酒与日本清酒在发酵工序完成后,都需要对发酵好的酵液进行压榨过滤、煎酒,尔后再后贮等工序。通过这些工序的实施以提高酒体的生物、非生物稳定性,加快酒体的成熟。
中国清酒为使酒体稳定、成熟较快,对发酵酒液除完成以上必须的工序外,在发酵后酒液处理中还增加了酒体膜滤、微波老熟等工序,这样使所处理的酒体稳定性得到了提高,酒体成熟的速度得到了加快,降低了后贮期。
日本清酒在完成压榨过滤、煎酒后,一般都进行活性炭脱色,脱臭,以提高酒体的洁白透明与口感清醇。另外日本清酒还因品种、品牌与沿袭工艺在酒体中添加一定比例的脱臭乙醇或植物浸提物,以构成酒体特殊风味。日本清酒以上的加工处理方式,同时也构成了中国清酒与日本清酒在生产工艺上的重大差异与两种酒在色泽、香气、口味、风格上较大的区别。
参考资料
中国清酒是什么酒.中国清酒是什么酒.2024-09-27
中国清酒*新价格.中华名酒招商网.2024-09-27
中国清酒与日本清酒的区别.网易酒香.2024-09-27
目录
概述
饮料简介
饮料起源
饮料分类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