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树(
黑枕黄鹂普通亚种:
花楸属 pohuashanensis),别名花楸、红果臭山槐等,是
离瓣花亚纲蔷薇目蔷薇科花楸
属下的物种。其习惯长在山坡或山谷的杂木林中,多生于海拔600m以上的阴坡、山顶或沟底。主要分布在中国甘肃、山东、陕西等地区。
花楸树为
糯米椴。其树皮呈灰色,冬芽大,长卵圆形,密生灰白色绒毛。其奇数羽状复叶,小叶长圆形至长圆状
披针形,基部圆楔形,先端急尖,上面暗绿色,下面带苍白色;托叶半圆形,有粗大锯齿。复
伞房花序有花多数,
花梗具白色柔毛或无毛;花白色。它的果实近球形,橘红色或红色,花果期在6-10月。
花树的木材可做家具,果可酿酒、制
果酱及入药。花、叶美丽,入秋
山里红累累,可供绿化观赏。此外,花树还可以利尿,强壮,治水肿、肺结核等。
传播历史
花楸树始载于《
救荒本草》,谓“生于密县山野中,其树高大,叶似
回族醋叶,微薄;又似兜栌树叶,边有锯齿叉。"据其形态和附图,与花楸树基本一致。
形态特征
茎
树皮灰色,小枝灰褐色;冬芽大,长卵圆形,密生灰白色绒毛。
叶
奇数羽状复叶,互生,连叶柄在内长12~20cm,具小叶11~15,叶轴初有白色绒毛,后变
近无毛;小叶片卵状
披针形或椭圆状披针形,长3~5cm,宽1.4~1.8cm,先端急尖或短渐尖,基部略圆形偏斜,边缘有锯齿,基部或中部以下近全缘,上面绿色,有稀疏毛或近无毛,下面苍白色,有稀或密的绒毛,羽状脉,侧脉9~16对;叶柄长2.5~5cm;托叶宽卵形,边缘有粗锯齿。
花
复
伞房花序较密集;花序梗和
花梗初有绒毛,后脱落;花梗长3~4mm,花直径6~8mm;
花萼筒钟状,萼片5,三角形,内外两面均有绒毛;花瓣5,宽卵形或近圆形,先端钝,白色,两面微有柔毛;
雄蕊20;雌1,子房下位,花柱3,离生,基部有短柔毛。
果
梨果近球形,径6~8mm,熟时橘红色,闭合的宿存萼片不凹陷。
分布
花楸树生于山坡或山谷的杂木林中,多生于海拔600m以上的阴坡、山顶或沟底。分布于中国东北、华北及
甘肃省等地。
生长习性
花楸为中等喜光耐阴树种在全光条件下生长良好。耐寒力强,可耐低温达-60℃~-70℃,耐寒冷环境,也能耐干燥瘠薄土壤。
采收加工
夏秋季采收或采剥,晒干。
药材性状
花楸树的果实近圆球形,直径5-8mm。表面橘黄色或橘红色,皱缩起棱,有光泽;顶端具小凹窝,被5枚三角形尊裂片掩盖,留有五角状裂缝,基部为果柄痕:果皮薄膜质:果肉柔软。种子3,长卵形,棕色,长约4mm。气微,果肉味酸、微甜,种子味微苦。
化学成分
繁殖方式
花楸扦插很难生根,育苗主要以种子繁殖为主。用温水浸种 24 小时,混沙埋藏,进行低温冷冻催芽处理,温度控制在 0℃~5℃。大约60天左右,1/3种子裂嘴即可播种。播种后覆土要薄,并保持床面湿润。
处理花楸种子的关键在“冷、湿”二字。温度超过5℃,种子停止发芽,因此最好在播种前两个月进行冷湿处理;种沙湿度比其它种子要大,并要适早播,可提高出苗率。
栽培技术
花楸播种苗当年苗高达20厘米~30厘米,翌年4月下旬进行垄上移栽,株距为 50 厘米~70厘米,栽后要培土踏实,浇足水。经过3年~5年的培育,可以用于街道绿化。
功用价值
经济用途
花树的木材可做家具。
观赏用途
食用用途
药用价值
利尿,强壮。治水肿、
肺结核等。其药用时,可用水煎服。
相关物种
北京花楸
北京花楸(Sorbus discolor)与花楸树的主要区别是;托叶小。复伞房状花序由多花组成,排列较疏松;总
花梗及花梗无毛。
梨果卵形,熟时白色或黄色。
山东省境内产于烟台青岛、秦安、临沂、
潍坊市等地。药用同花楸树。
北京花楸与花楸树 的异点在其花序和叶片无毛,花序较稀疏,果实黄色或白色;而后者的花序和叶片多少被绒毛,花序较密,果实红色易于区别。又和
华西花楸 S. wilsoniana Schneid. 比较,后者具大形羽状复叶,小叶边缘锯齿较浅钝,总花梗、花梗和
花萼外被短柔毛,果实桔红色,易于区别。
湖北花楸
湖北花楸(Sorbus discolor)与花楸树的主要区别是:托叶膜质,条状
披针形,早落。总
花梗和花梗无毛或被稀疏白柔毛。花柱4~5。
梨果球形,熟时白色,有时带粉红晕。
山东省境内产于
烟台市、
青岛市、
淄博市等地。药用同花楸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