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染型病毒
采纳木马程序编写手段等的病毒
感染型病毒是一种能够自我复制并在计算机系统中传播的恶意软件。此类病毒通过将自己嵌入到其他程序或动态链接库(DLL)中,以实现与被感染程序同步运行的目标,从而导致对受感染计算机的破坏和病毒本身的扩散。
特性
感染型病毒具有独特的性质,它们需要依附于其他宿主程序才能运行。为了避免被反病毒软件检测到,这些病毒通常会将自己的代码分割、变形或加密后再将其一部分或全部嵌入到宿主程序中。一旦病毒被执行,它可能会将大多数系统程序文件注入病毒代码,从而向其他计算机传播。
危害
感染型病毒已经采用了特洛伊木马程序的技术和功能,使其更擅长潜伏并执行预设的任务。在功能方面,它们结合了更多后门和特洛伊木马的特点,包括下载和运行程序、显示广告、窃取私人信息以及远程控制等。这种多功能集成使得感染型病毒具备了对被感染计算机的强大控制力和极高的隐藏能力。例如,Virut变种病毒包含了小型后门客户端,可用于收集用户操作系统信息、监控系统状态以及下载和运行指定的应用程序。在感染了这种病毒的计算机上,病毒的操作者可以远程连接到受害者的计算机,获取计算机配置信息,然后指定一个网络路径,指示受害者下载并运行攻击特定目标的程序。此外,他们还可以监视受害者计算机的运行状况,并在必要时删除已下载的程序以掩盖踪迹。
发展历史
感染型病毒不仅旨在广泛传播,而且有时也服务于特定目的。纵观病毒的历史,最初是为了展示编程技能,后来发展到追求政治目标,直到最近出现了针对伊朗核电站的国家级别病毒。病毒一直都有明确的目的,而感染型病毒利用其传染特性,能够将具有特殊功能的病毒植入系统的各个角落,并等待合适的时间发动攻击。
发展趋势
感染型病毒的开发方法正从纯汇编语言转向混合使用低级和高级语言。高级语言编写的主体部分更容易添加多种功能,而简化后的汇编部分则专注于单一功能。这降低了编写难度,预计未来会出现更多功能强大的新型感染型病毒。
目录
概述
特性
危害
发展历史
发展趋势
参考资料